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生石膏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生石膏即天然二水石膏(CaSO4·2H2O),CAS号 10101-41-4,又称细理石,又名“寒水石”,主治中风寒热,有解肌发汗,除口干舌焦,头痛牙疼等功能。

定义指天然的二水硫酸钙(含两个水分子)。

主要化学成分:CaSO4·2H2O1

生石膏:(清热泻火药 )辛、甘,微寒。归肺、胃经。

性质石膏一般呈白色或无色透明,当含有杂质时,呈灰褐、黄等色,比重介予2.31~2.33, 摩氏硬度为1.5~2, 在水中的溶解度比较小,在20℃时,换算为CaO的二水石膏的溶解度为每升2.05 克。石膏硬化后,内部具有大量的孔隙,孔隙率可达50%~60%, 故其密度小,强度也较低。建筑石膏硬化后具有较强的吸湿性,吸湿后,晶体间粘结力减弱,强度显着下降,遇水则晶体溶解引起破坏,吸水后受冻,更易崩裂。所以,单纯建筑石膏的耐水性和抗冻性均较差。建筑石膏凝固时,不像石灰和水泥那样出现收缩,而是略有膨胀(约为1%),硬化时不会出现裂缝。所以,石膏浆可以浇注成尺寸准确,表面光滑细致的构件。石膏是热的不良导体,其导热率16℃~46℃,为0.259 千卡/米·度·时。当石膏遇火时,由于二水石膏中的结晶水蒸发,吸收热量,表面生成的无水物又是良好的热绝缘体,故石膏的防火性好。2

应用1、用于温热病气分实热的证候。常与知母相须为用,如白虎汤。对于温热病气血两燔,高热发斑,则常与犀角、玄参等凉血解毒药配伍,以清热消斑,如化斑汤。

2、用于肺热喘咳,心烦口渴。常与杏仁、麻黄配用,以清宣肺热、止咳平喘,如麻杏石甘汤。

3、 用于胃火亢 盛,头痛,齿 痛,牙龈肿痛。常与知母、牛膝等配伍,以泻火而缓痛,如玉女煎。

4、用于湿疹,疮疡溃后不敛,水火烫伤。常与黄柏、青黛等配伍,外用以清热敛疮、生肌。

5、

[用量、使用 注意、禁 忌]

15—30 克(据病情不限此量)。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不能久煎,久煎药效丧失。

研究:

生石膏主要成分为含水硫酸钙。此外,尚有少量硅酸、氢氧化铝、硫化物及微量的铁、镁等。煅石膏的主要成分为脱水硫酸钙。

内服经胃酸作用,一部分变成可溶性钙盐,至肠吸收入血后能增加血清内钙离子的浓度,可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减轻骨骼肌的 兴奋性、减少血管通透性, 故有解热、镇痉、消炎等作用。煅石膏外用,能减少粘膜的分泌。3

【石膏解】:近代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第一卷

石膏之质,中含硫氧,是以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外感有实热者,放胆用之直胜金丹。《神农本经》谓其微寒,则性非大 寒可知;且谓其宜于产乳,其性尤纯良可知。医者多误认为大寒而煅用之,则宣散之性变为收敛(点豆腐必煅用,取其能收敛也),以治外感有实 热者,竟将其痰火敛住,凝结不散,用至一两即足伤人,是变金丹为鸠毒也。迨至误用石膏偾事,流俗之见,不知其咎在煅不在石膏,转谓石膏用之其猛烈犹足伤人,而不煅者更可知矣。 于是一倡百和,遂视用石膏为畏途,即有放胆用者,亦不过七八钱而止。夫石膏之质甚重,七八钱不过一大撮耳。以微寒之药,欲用一大撮扑灭寒温燎原之热,又何能有大效。是以愚用生石膏以治外感实热,轻证亦必 至两许;若实热炽盛,又恒重用至四五两,或七八两,或单用,或与他药同用,必煎汤三四茶杯,分四五次徐徐温饮下,热退不必尽剂。如此多煎徐服者,欲以免病家之疑惧,且欲其药力常在上焦、中焦,而寒凉不至下侵致滑泻 也。盖石膏生用以治外感实热,断无伤人之理,且放胆用之,亦断无不退热之理。惟热实脉虚者,其人必实热兼有虚热,仿白虎加人参汤之义,以人参佐石膏亦必能退热。

特是:药房轧细之石膏多系煅者,即方中明开生石膏,亦恒以煅者充之,因煅者为其所素备,且又自觉慎重也。故凡用生石膏者, 宜买其整块明亮者,自监视轧细(凡石质之药不轧细,则煎不透)方得。若购自药房中难辩其煅与不煆, 待将药煎成,石膏凝结药壶之底, 倾之不出者,必系煅石膏,其药汤即断不可服.

中医器具”据中医理论及民间使用证明:高血压属热症,生石膏性大寒,用石膏磨制而成石膏降压枕,以寒克热能自然调节脑神经和人脑正常温度,使脑血管正常工作,可有效地控制血压升高,长期坚持使用能将血压逐步降低至正常水平。

饮食禁忌1 脾胃虚寒及血虚、阴虚发热者忌服石膏。

2 鸡子为之使。石膏恶莽草、马目毒公《本草经集注》

3 石膏属大寒之品,易伤阳气。

4 石膏恶巴豆,畏铁。《药性论》

5 石膏用量过大,服后会出现疲倦乏力、精神不振。胃口欠佳等情况。

6 石膏不宜与下列西药同时运用:四环素族抗生素,石膏会使该族抗生素溶解度降低而吸收率减少。不宜与异烟肼同服,会使其疗效降低。不宜与强的松同服,能降低其生物利用度。

分类一般所称石膏可泛指生石膏和硬石膏两种矿物。生石膏为二水硫酸钙(CaSO4·2H2O),又称二水石膏、水石膏或软石膏,理论成分CaO 32.6%,SO3 46.5%,H2O 20.9%,单斜晶系,晶体为板状,通常呈致密块状或纤维状, 白色 或灰、 红、褐色,玻璃或丝绢光泽,摩氏硬度为2,解理平行{010}完全,密度2.3g/cm3;硬石膏为无水硫酸钙(CaSO4),理论成分CaO 41.2%,SO3 58.8%,斜方晶系,晶体为板状,通常呈致密块状或粒状,白、灰白色 ,玻璃光泽,摩氏硬度为3~3.5,解理平行{010}完全,密度2.8~3.0g/cm3。两种石膏常伴生产出,在一定的地质作用下又可互相转化,但容易引起爆炸。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包申旭 - 教授 - 武汉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