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澜沧弓鱼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澜沧弓鱼是鲤形目的一种鱼类。别名长条鲤鱼,澜沧裂腹鱼。形态体延长,稍侧扁,头锥形。口下位,弧形。生态澜沧弓鱼为高原山区冷水性鱼类,经春、夏、秋三季为多。主要生活在 中国澜沧江水系及西藏和云南澜沧江干支流中。其为产区主要食用经济鱼类。

简介澜沧弓鱼淡水鱼。鲤形目,裂腹鱼亚科,裂腹鱼属别名长条鲤鱼、澜沧裂腹鱼。体延长,稍侧扁,头锥形口下位,弧形。下唇较发达,分左右两叶,须2对,前须末端达于眼前缘,后须末端伸至眼后缘。尾鳍叉形体被细鳞排列不齐,胸腹部裸露。臀鳞发达。背部深褆色,体侧黄褐色腹部微黄色。为高原冷水性底层鱼类以摇蚊幼虫、水生昆虫为主食,兼食硅藻、植物碎片体长60厘米,重2.8公斤。常见于囊谦扎曲河中,分布于澜沧江水系1。

形体特征形态体延长,稍侧扁,头锥形。口下位,弧形。下颌前缘无锐利角质;下唇较发达,分左右两叶,且具有小的中间叶。唇后沟连续。须2对,前须末端伸达眼前缘、眼球正中或眼后缘;后须末端伸达眼后缘、前鳃盖骨或超过之。背鳍第3根不分枝鳍条非常粗大形。体被细鳞,排列不甚整齐,胸腹部裸露无鳞。臀鳞发达,沿腹后半部经肛门两侧直达臀鳍部。下咽骨较宽阔,长为其宽的3倍左右。鳔2室,后室长为前室长的2.10倍。肠较短,为体长的1.6倍。腹腊黑色。新鲜标本背部深褐色,体侧黄褐色,腹部微黄色。浸泡甲醛液后,背部灰褐色,侧腹部灰白色,各鳍铅灰色。

生活环境生态澜沧弓鱼为高原山区冷水性鱼类,经春、夏、秋三季为多。经底栖动物摇纹小虫和水生昆虫为主要食物,兼食硅藻和植物碎片。测量最大个体体长60厘米,体重2.8公斤。据访问,产卵期每年4月。

地理分布常见于囊曲河中。分布于中国澜沧江水系及西藏和云南澜沧江干支流。

用途经济意义:为产区主要食用经济鱼类。最大个体体长达60cm,体重2.8kg。云南省一年四季皆可捕获,青海省常见于夏、秋两季2。

生态为高原山区冷水性底层鱼类,以春、夏、秋三季为多。以底栖动物摇蚊幼虫和水生昆虫为主要食物,兼食硅藻和植物碎片.测量最大个体体长60厘米,体重2.8公斤。产卵期每年4-8月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学强 - 教授 - 宁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