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头芒拉丁学名Xanthium sibiricum Patrin,为菊科植物,茎皮制成的纤维可以作麻袋、麻绳。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野生。9~10月间果实成熟时,割取地上部分,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晒干1。
形态特征一年生草本,高可达1米。叶卵状三角形,长6~10厘米,宽5~10厘米,顶端尖,基部浅心形至阔楔形,边缘有不规则的锯齿或常成不明显的3浅裂,两面有贴生糙伏毛;叶柄长3.5~10厘米,密被细毛。壶体状无柄,长椭圆形或卵形,长10~18毫米,宽6~12毫米,表面具钩刺和密生细毛,钩刺长1.5~2毫米,顶端喙长1.5~2毫米。花期8~9月。
别名地葵、枲耳、白胡荽、常枲、爵耳、耳珰草、常思、常思菜、羊负来、只刺、进贤菜、道人头、喝起草、佛耳、缣丝草、野缣丝、野茄、猪耳、痴头婆、虱麻头、粘粘葵、白痴头婆、刺儿颗、假矮瓜、白猪母络、疔疮草、野紫菜、野落苏、狗耳朵草、苍子棵、青棘子、菜耳。
生长采集多生长在树边、路旁。夏秋可采2。
产地全国各地均产,主产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及河北等地3。
化学成分主要含有含脂肪油类成分,如油酸,亚油酸等。氨基酸类成分及蒽醌,苍术苷等3。
用途茎皮制成的纤维可以作麻袋、麻绳。苍耳子油是一种高级香料的原料,并可作油漆、油墨及肥皂硬化油等,还可代替桐油。苍耳子悬浮液可防治蚜虫,如加入樟脑,杀虫率更高,苍耳子石灰合液可杀蚜虫。苍耳子可做猪的精饲料。 果实含脂肪油、树脂、生物碱、维生素C。 苍耳幼苗有剧毒,茎叶中都含有对神经及肌肉有毒的物质。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王建林 - 教授 - 兰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