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岩垂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该草分枝力强,生长速度快,茎节触地生根。叶披针形,叶前半部边缘有锯齿。粉白黄心的小花次第开放,开花不结籽,春夏秋均能看到漂亮的花海,是很好的蜜源植物。植株高矮整齐,生长高度不超过10厘米。1
形态特征姬岩垂草幼茎柔软光滑,可匍匐于地面生长,也可垂吊生长,分枝力极强,不定根生于接地茎节处。节间长1~5cm,低矮整齐,高度250cm以下,能迅速形成绒毡状地被。无主根,须根发达且相互交织成毡状。叶对生,光滑,倒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长1~50cm,宽0.5~17.5cm,叶上半部边缘有2~4对疏齿,叶柄0.3~12.5cm。于叶腋处抽生花序,花序轴长1~125cm,花序直径0.8~30cm。小花由外向内不断开放,每花序上着花数可达30朵,小花次第开放,一般花序上保持7~9朵盛开小花。粉白黄心的小花不断次第开放,从春末至晚秋,均能看到漂亮的花海,宛若雪花洒满绿草地,非常漂亮。2
生态习性姬岩垂草对土壤要求不严,并具有显著的“五耐一抗”特性—耐瘠薄、耐盐碱、耐干旱、耐低温、耐干热、抗病虫。姬岩垂草喜光,较耐荫,在排水良好的土壤,生长速度快,冬季温度-5℃时,叶片仍保持较好的绿色,即使遭受严重霜冻,生长恢复也很快。华中地区一般年份全年绿期可达330d以上。在旱地,姬岩垂草种群优势表现非常突出,因此具有很强的抑制杂草能力。在病虫害方面,目前尚未发现任何病虫害。姬岩垂草也具有较强的耐践踏能力。2
园林应用优势姬岩垂草是近年来我们难得发现的一种新优地被植物,其叶片细小,颜色深绿,能开花,花期长。又因其具有显著的“五耐一抗”特性,在园林绿化方面将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2
护坡绿化护坡绿化的难度不仅在于土壤保水、保肥难,土壤墒情极差,水土流失严重,因此成为园林绿化工作者较为头痛的工作。姬岩垂草生长迅速,匍匐生长特性显著,分枝力强,能迅速形成绒毡状地被,所形成的巨大根系,具有极强的土壤水土保持能力,适宜于护坡绿化。2
屋顶绿化屋顶绿化适宜应用干浅根性乔、灌木和地被植物,重点在干解决恶劣的小气候温变大、水分供应不足等。近年来屋顶绿化应用最为广泛的植物还是景天科植物中的佛甲草、垂盆草、红景天、八宝景天等多肉类植物。姬岩垂草对水分需求不严,可连续忍耐40d的无降雨天气,因此是丰富屋顶绿化植被的又一优势品种,目前在日本屋顶绿化方面已有较多的应用。2
岩石园绿化姬岩垂草对土壤肥力及pH值要求不严,加上无主根,茎节处处生根,在石头、岩缝之处能够“见缝插针”对于不便于土壤改良绿化的场地,可采用姬岩垂草进行地被铺种,既可达到良好的绿化效果,又可节约绿化费用。2
景观石的绿化点缀景观石是园林小品的重要元素之一,于景观石中进行绿植点缀,更是景园建设的常用手笔。利用姬岩垂草上述特性,可在绿化中加以运用。2
普通地被绿化姬岩垂草叶色翠绿,叶形细腻,花期长久,管理粗放,无需修剪,同样可作为普通地被或草坪。其优良特性,决定其必将成为节约型园林建设的重要素材之一。2
繁殖繁殖方式姬岩垂草虽然从4月底~月11花开不断,但在华中地区未见结籽现象,因此只能采用分株或节段埋植等营养繁殖的方式进行繁殖。通常的做法是:用铲子每隔15~20cm的行距,将母本分割成约15cm×15cm的小块,然后铺植于整理好的坪床上,铺种间距依母本材料的多少,选择30~50cm均可。生长旺盛季节个月即可爬满坪床。年繁殖系数可达500倍以上。为保证存活率,根部宜带有0.5~1cm厚的土块。2
繁殖季节姬岩垂草生长适应性很强,除严冬季节外,全年其它时间均可进行扩繁湖北地区、月份不宜进行。但以早春和晚秋繁殖,因其材料生长老练,繁殖材料也更耐储运。繁殖管理姬岩垂草的繁殖对环境条件要求较为粗放。铺种后,只需浇透第一次定根水,并稍加镇压,待土壤干燥后再浇灌次水即可成活,无需遮荫及其他保护措施。2
注意事项姬岩垂草不宜选用砂性过强地块作为母本圃,否则在移植时因根部不易带土,从而影响扩繁成活率扩繁时应该注意将匍旬枝条铺开,以增加枝条与土壤接触的机会,从而有利于节段生根和草坪的恢复,为提高材料的利用效率,对于不带基部根系的匍匍枝条,也可用于埋植,但铺种后应立即在上面铺一层细土,并浇足定根水即可;姬岩垂草不耐水渍,因此不宜用于低洼地块扩繁或绿化。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王建林 - 教授 - 兰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