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椒是各种果皮颜色不同的甜(辣)椒的总称,均为茄科椒类属能结甜味或辣味浆果的一个椒类亚种的最新育成品种。由于它们是选用具有不同颜色花青素的遗传基因培育而成,因而有紫茄色、金黄色或橙红色皮的果实。彩色的柿子椒也含丰富的维生素C以及椒类碱等,适于生食,切成块或丝作凉拌菜使菜肴的色、香、味俱佳,市场前景看好1。
简介灯笼形彩色甜椒品种有红、黄、橙、绿、白、紫、巧克力等色。
红色品种有北京市蔬菜研究中心选育的京彩红星1号、京彩红星2号;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选育的红水晶;美国引进的大西洋、红凯撒;荷兰引进的圣方舟、安达莱;以色列引进的麦卡比等。
黄色品种有北京市蔬菜研究中心选育的京彩黄星l号、京彩黄星2号;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选育的黄玛瑙;由美国引进的黄力士、金凯蒂;由荷兰引进的黄欧宝、金彩椒;由以色列引进的考曼奇、札哈维;由法国引进的安琪等。
紫色品种有北京市蔬菜研究中心选育的京彩紫星l号、京彩紫星2号;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选育的紫晶;由美国引进的紫美人;由荷兰引进的紫贵人等。
白色品种有北京市蔬菜研究中心选育的京彩白星1号、京彩白星2号;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选育的白玉;荷兰引进的白公主;美国引进的白彩椒等。
橙色品种有北京市蔬菜研究中心选育的京彩橙星l号、京彩橙星2号;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选育的橙水晶;荷兰引进的桔西亚等。
绿色品种有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选育的绿水晶;荷兰引进的银卓、萨菲罗等。
巧克力色品种有北京市蔬菜研究中心选育的京彩巧克力甜椒;美国引进的褐彩椒等。
羊角形或牛角形彩色椒品种有北京市蔬菜研究中心选育的京彩紫龙、京彩玉妃、京彩黄妃和京彩红妃;郑州市蔬菜研究所选育的郑研白牛角椒等2。
代表品种橙色甜椒北京蔬菜中心育成。中早熟甜椒,生长势强,叶片绿色方灯笼形果,果柄向下,成熟时果为橙色,单果重150~200克。此果味甜质脆,含糖量高,品质优,转色快,座果多,较耐低温,抗病毒能力强,亩产3500~4500公斤,适于保护地栽培。
黄皮甜椒为中早熟杂种一代甜椒。生长势强,果为方灯笼形,果面光滑,果柄下弯,嫩果为深绿色,成熟时为金黄色,单果重150克左右,品质优,含糖量高,座果率高,转色快,抗病力较强,亩产3500~4500公斤,适于保护地栽培。
白皮甜椒中早熟F1代杂种,生长势强,叶片绿色,方灯笼形果,果柄下弯,嫩果为腊白色,单果重120~150克,味甜质脆,品质优,转色快,抗病毒病能力强,座果率高,亩产3500~4500公斤,适于保护地栽培。
紫色甜椒早熟F1代杂交种,生长势强,叶片绿色,灯笼形果,果柄下弯,商品果为紫色,单果重150克左右,味甜质脆,品质优,营养丰富,转色快,座果多,抗病毒病能力较强,亩产3000~4000公斤,适合于保护地栽培。
种子形态浆果扁圆形,有红、黄、紫、白等色,直径1.5—2.5cm,有较强辣味。种子多数,扁平,肾形或近圆形,淡黄色,解剖镜下观察表面有细纹理,长约4mm,宽3mm,厚约0.7mm,胚弯曲成环状,贴于种皮内部四周。干粒重4.8g3。
生长环境温度椒类性喜温,怕霜冻。种子发芽适温25~30℃,生育期适温20~30℃,苗期要求较高,白天为25~30℃,夜间15~18℃,温度过高则影响其花芽分化,过低则生长缓慢。开花结果期白天适温20~25℃,夜间15~20℃,温度过高或过低均影响其结实率。一般高于35℃时会妨碍花器生育和开花座果。土温17~26℃为宜。
光照椒类属短日照作物,对光照要求不如对温度要求严格,但怕强光,只有在生育期需要较强的光照。一般只需中等强度的光照即可,如散射光。
水分和土壤椒类喜湿润的土壤条件,但又不耐涝。一般要求排水良好的地段栽培。过干过湿均不利于其生长,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60%~80%,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0%左右。椒类喜中性或微酸性土壤,尤以土层深厚、疏松、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为佳,需肥量较大。
分布范围北京地区有彩色甜椒栽培。
栽培技术育苗1、苗床准备:在日光温室内辟出一块地用作育苗床,将这块地整平,铺10厚厘米左右的营养土,营养土可用无病大田土加40%腐熟的有机肥。也可用营养钵育苗。
2、催芽播种:用温汤浸种法将选出的无病虫害的种子浸入温水中4~6小时,捞出沥干于25~30℃下催芽,可用变温催芽,更利于出芽快、出芽齐。将露白的种子播入育苗床内或育苗钵内。
3、苗期管理:椒类是喜温作物,播种后要保持土温白天在28~30℃,夜间不低于18℃,待出苗后再适当降温。
分苗:椒类幼苗分苗适期是第二片真叶展开前后。在分苗前先适当降温,锻炼幼苗,以提高分苗后成活率。移苗床基本与播种床相同,也可用营养钵,1钵1苗。苗床内密度一般为10厘米×10厘米,分苗后及时灌水,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促其缓苗。白天温度25~28℃,夜间20℃左右。缓苗后可适当降温。
水分管理:要根据苗床湿度大小确定水分使用量,保持土壤湿润。在此期间结合浇水,可追施复合肥2~3次,每次每亩10公斤。
定植管理1、定植前准备:定植前要将地块充分翻耕,同时施入腐熟的有机肥5000公斤左右,并施入一定量复合肥,深翻做成平畦或高畦。定植前5~7天,苗床内浇大水,水渗后用长刀把土切成方块,定植时带土坨起苗定植。定植前要炼苗,适当降低温度和控制水分。
2、定植:定植时应选在晴天温度较高的时候进行,起苗后连土坨一起定植,定植株行距为30厘米×50厘米,2株同穴。定植后立即浇水,并保持棚内或温室内,温湿度较高利于缓苗。
3、田间管理
温度管理:定植后要保持高温高湿,一般在塑料薄膜外加盖草毡子,使其不透风。白天温度28~30℃,夜间18~20℃。约7天后缓苗,此时可适当通风,并降低温度,白天26~28℃,夜间15~18℃。因是春早熟栽培,外界气温较低,因而保证较高的温度是关键。温度过低,受精不良,影响开花结果。当外界温度稳定在白天25℃、夜间15℃以上时,可昼夜通风,并除掉部分薄膜。
中耕及肥水管理:缓苗后,可根据土壤湿度情况再行浇水,然后进行蹲苗。蹲苗期间中耕2~3次,并进行培土。前期浇水不宜过大,待第一果座住后,再适当加大浇水量,尤其在开花结果期应保持土壤湿润。追肥一般在第一果结住后开始,随水湿入,每亩可湿腐熟人粪尿2 000公斤或复合肥20公斤,以后根据情况隔20天左右追施一次肥,一般随浇水施入。
整枝及生长素调节:为了使植株间不因枝叶繁茂而互相遮阴,需要进行整枝,一般在第一果座果后进行,将分叉以下的侧枝打掉,并摘除向内生的弱小枝条;中后期及时摘除老叶、病叶、黄叶,保持一定的株型,有利于植株通风,结果良好。 彩色椒同其他普通椒类一样,遇到低温等不良气侯,易造成落花落果。为防止这种现象发生,提高座果率,可采用2,4-D蘸花。一般在开花时直接将10~15毫克/公斤2,4-D或25~30毫克/公斤番茄灵涂抹在花柄或喷洒花器。
甜椒中紫、白、浅绿为嫩果果色;橙、黄、红、巧克力色为成熟果色。因此生产上应根据预计采收,市场供应期及时育苗。由于橙、黄、红为成熟果色,播种期应比紫、白、浅绿色甜椒早播25—30天,可到盛果期各色甜椒同时采收上市。彩椒生产主要是加温温室、现代化连栋温室、一年两茬、每茬采收期可延长至5—8个月,两茬可保证周年供应。也可种植于大棚和日光温室,供应春天市场。
土壤灌水由于甜椒生长相对番茄比较缓慢,必须保证良好的土壤条件。
1、良好的土壤结构;
2、良好的含气量;
3、不要用垂直顶部喷灌,浇水方便;
4、用有机肥改良土壤结构;
5、土壤中含盐量要低(EC小于1.5);
6、合适的土壤基质温度;
①定植前预加热5-7天;
②定植后保证21-22℃八周;
③生长期至少20℃;
④有必要时对土壤基质加热或温室加温。
7、水质要求含盐量低(EC小于0.5);
8、浇水、沟灌、滴灌;
9、高温季节蒸腾强(6升/m2)。
育苗1、播种
①穴盘、营养钵育苗,72孔、12孔育苗均可,营养钵7×7厘米或平盘撒播。
②营养土、草炭∶蛭石=3∶1混均。
③播种1穴1-2粒种子,平盘撒播。
④发芽温度24--28℃,之后为22-24℃。
2.、移栽,主要是平盘育苗,2叶1心移至营养钵。移栽后白天22~24℃,夜间20℃。
3、育苗期8—10周,苗期避免虫害,用纱遮盖。
定植密度严格地讲,最多6—7枝条/m2,枝条由长线牵引。
1、每3.2米栽4行
① 每株2个枝条 3株/m2株距43厘米;
② 每株3个枝条 2株/m2株距65厘米;
2、每3.2米栽3行2株/m2株距50厘米
气候条件1、相对湿度70~80%。
(1)铺地膜
①相对温度高;②反射光线;③有利于土壤结构;④无杂草;⑤土壤低于20℃铺地膜。
(2)加盖塑料膜帘
有利于:①相对湿度高;② 植株温度;③ 节省40%能源;④ 盖6-7周,加双层。
2、温度
(1) 定植:24小时21℃,夜间20℃,白天22-23℃,通风温度26℃;
(2) 定植八周后:24小时20℃,夜17℃,白天20℃,通风21--23℃。
3、CO2浓度:
关窗条件 600—800PPM,开窗条件至少340PPM。
整枝1、建立主枝,留2-3个生长健壮的枝条,绕在长线上,保持枝条高度一致,可用结果数调节:
1)早期,分枝处2-3根线;
2)后期,每个枝条1根线。
2、主枝绕线:
1)取决于生长速度;
2)每3周绕一次。
3、打侧枝:
1)在侧枝3-4片叶,打掉顶部;
2)每3周打一次,配合绕线;
3) 不要去掉叶片;
4) 疏果,取决于光线,尤其是冬季,后期畸形果、座果太多座果后直接去掉。
收获1、采收绿、白、紫椒这三种多为嫩果色,每周采全部发育好、表皮果色均匀、光滑、坚果。
2、采收红、橙、黄果,由于是熟果色,产量要低些,果色均匀。
3、采收
1) 用锋利的小刀或剪刀,在果柄自然窝层处,切口要光滑;
2) 防止果实损伤,采收箱子内部清洁;
3) 不要扔果实;
4) 保持分级机干净。
贮藏1、温度:
1) 低温易腐烂,绿色果低于7℃易腐烂,红果低于0℃易烂;
2) 最佳温度8-10℃;
3) 运输温度7-9℃;
4) 防止冻害的最低温度-0.7℃。
2、湿度:
1)低于70%使果实变软;
2)最佳采收,90-95%相对湿度。
3、彩色椒的无土栽培
在土壤盐碱较重的土地或多年连作的日光温室,采取无土栽培能减少病虫害和获得较好的收成。
1)栽培季节:1月育苗,2月下旬至3月上旬定植,5月中旬始收,可延续采收至秋冬季。
2) 栽培设施的准备:栽培床。在平地上垒起3层砖高、长20厘米、宽80厘米的床体,床体内铺一层厚0.15毫米的塑料膜,铺膜前要认真检查有无破洞,如有破洞漏水的不宜采用。铺膜后上填放培养基质。基质的配制。配料可用草炭1份,经过打碎过筛的芝麻般大小的碎煤渣1份或废菇料1份、碎煤渣1份,充分混合,并按每立方米基质加豆麸或麻渣粉5公斤、膨化鸡粉8公斤、复合肥300克,混合拌匀,填放于培养床上。
3) 定植:定植前一天要把栽培床的基质浇透水,第二天定植后浇透定根水。
4) 定植后的管理:
追肥:定植缓苗后每10天追肥一次,离植株约10厘米周围挖小穴放复合肥,每株5克。
浇水:采用喷灌,根据室内湿度及温度情况,一天1~2次,每次15~20分钟。
其它管理与土栽相同。
病虫害防治1、病害防治
彩色椒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疫病、病毒病、疮痂病等。防止病害首先从种子开始,即种子消毒和床土消毒,可用温汤浸种或浸泡硫酸等方法;第二是轮作,要与非茄果类蔬菜进行2年以上的轮作;第三是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第四是用药物防治,不同病害采用不同方法。如炭疽病可用80%炭疽福美800倍液于发病初期喷,每7天一次,连续2~3次;疫病可用40%甲霜灵600倍液灌根,每株200~500毫升,也可用58%瑞毒锰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施;病毒病防治除了要防治蚜虫外,可用0.1%~0.2%硫酸锌液或1.5%病毒灵1000倍液喷洒防治。
2、虫害防治
彩色椒主要害虫有蚜虫、挤螬、地老虎、棉铃虫、烟青虫、红蜘蛛、茶黄螨等。防治害虫时可采用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及时把带虫卵的幼小枝叶摘除埋掉,或喷洒BT乳剂等等防治。药剂防治可采用杀灭菊酯乳油、菊马乳油、溴氢菊酯等。防治方法基本与普通椒类相同。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学强 - 教授 - 宁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