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鲈科指的是脊索动物门,辐鳍鱼纲,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的「攀鲈亚目(Anabantoidei)」下「攀鲈科(Anabantidae )」,为一群淡水至咸淡水的中至小型鱼类。成员广布于非洲及南亚热带及亚热带,包含「攀鲈属(Anabas)」、「非洲攀鲈属(Ctenopoma)」、「细梳攀鲈属(Microctenopoma)」、「圆鳞攀鲈属(Sandelia)」4个属,已确认的约有36种。
攀鲈科(Anabantidae )在1831年由波拿巴(Charles Lucien Bonaparte,1803- 1857)建立。 模式属:攀鲈属(Anabas)模式种:Anabas testudineus(Bloch, 1792)龟壳攀鲈。注:在中国观赏鱼市场上的攀鲈科鱼类并不常见,但在中国有不少鱼类资料上常错误的将同归属攀鲈亚目下的丝足鲈科(Osphronemidae)、沼口鱼科(Helostomatidae)鱼类列入攀鲈科,如常见的:斗鱼、招财鱼、蓝曼龙、珍珠马甲、接吻鱼等都不归属攀鲈科。
简介攀鲈科(Anabantidae)归属于鲈形目(Perciformes)的攀鲈亚目(Anabantoidei)。攀鲈科鱼类在鳃内部上方具有辅助呼吸器官,称鳃上器(suprabranchialorgan)或迷路器(labyrinthiformorgan),能纳入空气进行呼吸,在缺氧的滞水里亦能生存。
攀鲈科鱼类的主要特征为有一特殊呼吸器官——褶鳃。当水中缺氧时,攀鲈科鱼类可以游到水面用褶鳃吞咽空气中的氧气,所以一般不会发生因水中缺氧而窒息死亡的情况。口小,腹鳍特化成有触觉的须。此科鱼对水质要求不苛刻,容易饲养1。
攀鲈科又称斗鱼科,以泰国产的暹罗斗鱼最具代表性。各种鱼大小不同,体长3~60厘米不等。主要特征是有一特别辅助呼吸器官褶鳃”。另一特点是大部分鱼类会吐泡,形成泡巢,然后在泡巢内产卵、孵化、育仔。具有保护幼仔的习性2。
.攀鲈科热带鱼的特点本科热带鱼主要分布在亚洲南部,这种鱼的鳃部有辅助呼吸器官―褶鲵,当水中缺氧时,可直接游至水面从空气中获取氧气,一般不会发生缺氧而亡的现象。它们的腹鳍胸位演化成了长须,本科中有凶猛好斗的各种斗鱼,如泰国斗鱼、中国斗鱼,有温和艳丽的丽丽鱼,有活泼敏捷的三星鱼、曼龙鱼,敦厚善良的接吻鱼厚唇攀鲈,还有能发声的发声鱼以及会爬树的其貌不扬的攀鲈。更有一部分是口孵鱼如苏门答腊斗鱼、加里曼丹斗鱼,常由雄鱼将受精卵含在口中孵化。要是你养一缸攀鲈鱼,其色彩也是很和谐漂亮的,蓝色的曼龙、紫红或蓝色的斗鱼、红蓝条相间的丽丽鱼以及褐色的马甲鱼,一定是很有趣的3。
攀鲈科鱼的繁殖本科鱼槃殖比较有趣,亲鱼入殖缸后,产卵前的雌雄鱼色彩明显加深,雄蓝曼龙几乎接近蓝黑的体色,在缸中来回游动,局促不安。产卵的前一天,雄鱼会在鱼缸一角的水体上部吐泡筑巢(接吻鱼不吐泡),直至第二天产卵,这种行为还会继续。
产卵的时刻开始了,雄鱼将雌鱼赶至泡巢下,身体呈“∪”形,夹住雌鱼,雌鱼排岀透亮的浮性卵,雄鱼随即排精,这一过程要重复2~3次。受精卵悬浮在泡巢中,产卵结朿后雄鱼会继续吐泡筑巢增氧,同时将雌鱼赶走,这时应将雌鱼捞岀。雌鱼产卵量1000粒左右,极小,透明,几乎看不见,受精卵约30小时孵出稚鱼,雄鱼继续吐泡、看护,并及时将掉落到旁边的小鱼衔回到泡巢中。
经三四天稚鱼会游动后投喂灰水或蛋黄液等4。
攀鲈属攀鲈属(Anabas)分布于亚洲,西达印支半岛,南至越南,全球仅有2个种,产于中国东南部至印度,为亚洲特有属(endemic genus)。
攀鲈属(Anabas),是在1816年,由法国医生、解剖学及博物学家克洛奎特,在法国动物及博物学家居维叶(Georges Léopold Chrétien Frédéric Dagobert Cuvier,1769-1832)的胞弟居维叶(Frédéric Cuvier,1773-1838)所编自然科学字典(Dictionnaire des sciences naturelles)第二卷的附录中,根据1797年博物学家达尔多尔夫(Baron Dagobert Karl de Daldorff 或 IngobartCarl de Daldorf)在伦敦林奈学会会刊(The Transactions of the Linnean Society of London)第三卷之论文的自然史(Natural history of Perca scandens)所载之攀鲈(Perca scandens=A . testudineus)作为模式种(type species)而建立。
攀鲈之意1797年,博物学家---达尔多尔夫(Daldorff)在印度的特兰奎巴(Tranquebar)探险的时候,竟然在一棵树上发现了鱼,而且还是活著的!根据当地居民的说法,这种鱼会爬树,它们还经常爬上岸边的棕榈树上去吸食果汁,这个发现轰动了当时的西方社会。由于这种鱼在雨天有时会上岸迁移,常常被鸟捕捉,比如池塘旁的乌鸦和鸢,这些鸟把鱼叼走然后把鱼放在树梢和树杈。这种鱼经常在树冠处被发现,发现它有的时候会悬挂在树上,还有时呆在有水的棕榈树的罅隙间的水洼里,于是人们认为这种鱼可以迁徙爬树。在1927年,这个关于攀鲈的神话被一位印度的鱼类专家 B.K Das 撰写的研究报告**“澄清”**,但之后又有研究学者通过观察研究,对这一种说法提出质疑,当这些鸟类或其它动物在捕捉到这些鱼之后,它们锐利的嘴和爪能直接使这些鱼丧命的。虽然攀鲈会爬树的说法没有得到有效的科学证实,但这个名字还是被用在整个攀鲈家族。
攀鲈科(Anabantidae )模式属:攀鲈属(Anabas Cloquet, 1816)模式种(type species): 龟壳攀鲈Anabas testudineus(Bloch,1792)★中国仅有这1个种****★
*. 柯氏攀鲈Anabas cobojius (Hamilton, 1822)。
非洲攀鲈属**非洲攀鲈属(Ctenopoma Peters, 1844 )**模式种(type species):多棘非洲攀鲈Ctenopoma multispine Peters,1844。非洲攀鲈属、多棘非洲攀鲈命名人威廉·彼得斯 :1815年4月22日~1883年4月20日 德国博物学家和探险家。1858年任柏林动物园博物馆馆长,并于同年,他被选为瑞典皇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多棘非洲攀鲈在1844年由彼得斯首次命名并建立非洲攀鲈属(Ctenopoma)。
栖息地分布广泛:刚果、南非、安哥拉等
长度:14厘米
淡水 pH值:6.0 - 7.5; DH值:5 - 20。 温度 :24°C - 27°C。
食物:小鱼、小昆虫
雨天有上岸迁移的习性
*. 斑点非洲攀鲈(Ctenopoma acutirostre)
*. 银腹非洲攀鲈(Ctenopoma argentoventer)
*. 阿氏非洲攀鲈(Ctenopoma ashbysmithi)
*. 短腹非洲攀鲈(Ctenopoma breviventrale)
*. 栉非洲攀鲈(Ctenopoma ctenotis)
*.达维非洲攀鲈(Ctenopoma davidae)
*. 大眼非洲攀鲈(Ctenopoma garuanum)
*. 尾点非洲攀鲈(Ctenopoma kingsleyae)
*. 马氏非洲攀鲈(Ctenopoma machadoi)
*. 斑非洲攀鲈(Ctenopoma maculatum)
*. 穆氏非洲攀鲈(Ctenopoma muriei muriei)
*. 小眼穆氏非洲攀鲈(Ctenopoma muriei ocellifer)
*. 云纹非洲攀鲈(Ctenopoma nebulosum)
*. 双点非洲攀鲈(Ctenopoma nigropannosum)
*.眼点非洲攀鲈(Ctenopoma ocellatum)
*.尖吻非洲攀鲈(Ctenopoma oxyrhynchum)
*. 佩氏非洲攀鲈(Ctenopoma pellegrinii)
*. 彼氏非洲攀鲈(Ctenopoma petherici)
*.里氏非洲攀鲈(Ctenopoma riggenbachi)
*. 多哥非洲攀鲈(Ctenopoma togoensis)
细梳攀鲈属**细梳攀鲈属(Microctenopoma Norris 1995 )**模式种(type species): 黑细梳攀鲈Microctenopoma nigricans Norris,1995。1995年由诺里斯首次命名并建立细梳攀鲈属(Microctenopoma Norris 1995 )之前被列入非洲攀鲈属(Ctenopoma)。
*.安氏细梳攀鲈(Microctenopoma ansorgii)
*. 刚果细梳攀鲈(Microctenopoma congicum)
*. 达氏细梳攀鲈(Microctenopoma damasi)
*. 带纹细梳攀鲈(Microctenopoma fasciolatum)
*. 间细梳攀鲈(Microctenopoma intermedium)
*.线细梳攀鲈(Microctenopoma lineatum)
*. 密氏细梳攀鲈(Microctenopoma milleri)
*. 矮细梳攀鲈(Microctenopoma nanum)
*. 皮氏细梳攀鲈(Microctenopomapekkolai)
*. 非洲细梳攀鲈(Microctenopoma uelense)
圆鳞攀鲈属**圆鳞攀鲈属(Sandelia Castelnau 1861)**模式种(type species):圆鳞攀鲈 Sandelia bainsii Castelnau, 1861,1861年由 卡斯泰尔诺首次命名并建立圆鳞攀鲈属(Sandelia)
*. 岬圆鳞攀鲈(Sandelia capensis)5。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学强 - 教授 - 宁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