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莱芜猪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追溯历史

莱芜猪属于华北型地方猪,其形成历史悠久。据作家田茂泉考证,莱芜猪饲养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位于莱芜猪产区的大汶口文化遗址(距今4500年~6000年,为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动物骨胳中,以猪骨最多,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鉴定,墓葬中出土的猪头骨是人工饲养的家猪头骨,与现今的莱芜猪头骨相比较进行颅骨学研究,几乎看不出明显的差异。同时从随葬骨骼的种类和数量分析,当时饲养家猪已是人类重要的生产活动,直接与人们的生养死葬攸关,可见远在原始社会莱芜猪产区养猪之盛。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出土,为研究莱芜猪的形成历史找到了重要渊源。

莱芜猪中心产区在山东省莱芜市,分布于泰山山脉、汶河流域,遍及泰安地区各县市。历史上莱芜市原为莱芜县,地处齐鲁文化的交汇地带,交通闭塞。春秋时期,齐、鲁两国以齐长城为分水岭,莱芜县境是两国频繁争夺的边缘地区。其地势东高西低,东、南、北部为丘陵山区,西部为冲击平原,大汶河借地势由东向西横贯中部。境内土地肥沃,农产品丰富。泰山周围,汶河两岸是大汶口文化(新石器时代遗址)发展的中心地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自东向西日夜奔流的汶河,创造了肥沃的泰莱平原和汶阳之田,孕育了大汶口文化,为我们的祖先——大汶口文化的创造者,提供了劳动、居住和生息的基地。

莱芜养猪历史悠久。据《中国农业志·山东省》记载:“山东产猪……以莱芜外销之最大,计20万头……。1935年的《续修莱芜县志》记载:“境内农家盛行养猪,普遍饲料为糟糠、高粱及豆饼,其肉香醇,历年销于临境者也有相当数量,……故数亩之家,辄养一头或数多头不等。”这一简短的记载,基本上概括了莱芜境内养猪的历史面貌。据老农介绍,莱芜自古盛行养猪,并素有繁殖仔猪的习惯。历史上以辛庄、颜庄、矿山、口镇、寨里等地为主要产区。全县有颜庄、辛庄、东关、口镇、雪野、寨里、水北、方下为莱芜猪的集散地。所产肥猪,畅销于济南、章丘、博山、桓台、博兴等地。素有“流不尽的汶河水、赶不尽的莱芜猪”之民谣。

种猪成因优良地方种猪的成因:历史上莱芜猪中心产区交通闭塞的环境条件、丰富的饲料资源优势,再加上群众素有养猪习惯和丰富的选种经验,从而加速了这一品种的形成过程。莱芜猪是历史上经长期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又经过多年选育形成的一个优良地方猪种。

莱芜猪5000多年的历史沿革,物化出其特有的肉质、繁殖和抗逆等优良特性。2

主要产区莱芜猪中心产区为莱芜市,分布于泰安市及毗邻各县。莱芜市莱芜猪原种场,生产的良种猪远销江苏、广东、福建、吉林、辽宁等省及山东省内很多市地。

近年来,莱芜猪已推广到山东省内各地及河南、福建、广东、北京、安徽、江苏、上海等省市,累计推广1万余头,成为这些地区生产与育种的首选种质材料,并被众多养殖场户引入进行优质肉猪生产,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引领并推动了我国特色优质肉猪产业的健康发展。3

体型特征莱芜猪体型中等,体质结实,被毛全黑,毛密鬃长,有绒毛,耳根软,耳大下垂齐嘴角,嘴筒长直,额部较窄有6~8条倒“八”字纵纹。单脊背,背腰较平直,腹大下垂,后躯欠丰满,斜尻,铺蹄卧系,尾粗长,有效乳头7~8对,排列整齐,乳房发育良好。

莱芜猪的优缺点莱芜猪突出特点是性成熟早,发情明显,容易受胎,母猪产仔数多,利用年限长。小母猪2.5~3个月、体重15~20千克就表现发情。一般4~6月龄、体重25~30千克时就可配种。一般年产两窝。莱芜猪具有很高的产仔能力,初产仔猪10头左右,经产仔数12~18头,存活率96%以上。母猪2胎以后表现持续高产,直至15胎并无明显下降趋势,10年以上的母猪仍不舍淘汰,最长有18年者。

莱芜猪缺点是肥育能力和胴体性能稍差。增重慢,体成熟晚,饲料报酬低。皮厚、膘厚、眼肌面积和后腿比例小,瘦肉率低。

莱芜猪突出的优点是肉质比较好。据测定,肌肉脂肪的含量达到10.14%,而国外猪肌肉脂肪的含量一般都在5%以下,所以肉质口感比较粗糙。由于肌肉的高脂肪含量使其呈现明显的大理石纹,烹调以后口感细嫩香顺,居山东省地方猪种之首。

莱芜猪的繁殖性能较高。通过科研人员7个世代的选育,经产母猪的产仔数平均达到15头以上。母猪比较强壮,乳头多,排列整齐,奶水非常充足,所以仔猪往往表现出很好的生长势,断奶成活数也能达到12头以上。

莱芜猪还有一个优点是适应性强,有很好的抗逆性,饲养起来很容易,一般很少得病。

列入保护莱芜猪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4。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662号

根据《畜牧法》第十二条的规定,我部确定八眉猪等138个畜禽品种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现予公告。

二ΟΟ六年六月二日

打造品牌莱芜猪新品种选育据作家田茂泉介绍说,莱芜猪被专家誉为“中国华北第一猪”,具有五千多年的饲养历史,民谣唱曰:“流不尽的汶河水,赶不尽的莱芜猪。”1982年,莱芜猪被收录《中国猪品种 志》,2004年,取得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证书》,2009年“莱芜黑猪”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莱芜猪具有繁殖力高、肉质好、耐粗抗病、 杂交优势明显等特点。近年来,莱芜猪的开发利用步伐不断加快,培育出1个专门化新品种——— 鲁莱黑猪,各项指标符合新品种审定要求,被确定为优质肉猪新品种。此外,还培育出2个优质肉猪配套系——— 欧得莱猪配套系、鲁农1号猪配套系,各项指标均有大幅提升。

莱芜猪生态养殖规划莱芜市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具备了加快莱芜猪市场化开发的良好基础和条件。

调整完善了莱芜猪生态养殖布局规划,着力构建“一核、两区、三片”的格局。一核:杨庄种质保护核心区。两区:杨庄、里辛扩繁区。三片:东部、北部、南部山区三个生态放养片区,三个片区所处位置为生态保护区,植被茂密,交通便利,利于生猪的生态养殖和运输。

初步建立了集“种质保护、良种开发、健康养殖、疾病防控、品牌打造、产品研发”于一体的生产繁育体系。目前,全市已建立2个莱芜猪原种场、10个二级扩繁 场、50个生态养殖基地,全市优质商品肉猪年出栏50万头,莱芜猪、鲁莱黑猪等特色品牌肉猪年出栏1万多头,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优势。

市场空及发展前景莱芜猪市场空间大,发展前景广阔。莱芜猪在省内外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每公斤猪肉达到120元,是普通肉猪的6倍,产品销往四川、河南、江苏、上海 及省内各地市,供不应求。该市以莱芜猪为原料,开发冷鲜肉、烤肉、香肠三大系列20多个品种的肉制品,很受市场欢迎。

莱芜猪精深加工园区莱芜猪精深加工园区的规划建设正在开展,着力引建国内外大型食品工业集团。同时,已与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农科院联系,加快组建莱芜黑猪研发平台,并申请认定省级、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

“有政策的支持,有资金的支撑,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莱芜猪会越来越香。”市畜牧部门还会着力完善推进莱芜猪产业化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莱芜猪产业发展规划、繁育研发、龙头企业引育、专业合作社发展等政策体系,尽快做大做强莱芜猪产业。

发挥莱芜猪种质特性和肉质优势,在学习借鉴国内其他地方猪种开发经验的基础上,莱芜市结合实际,制定了莱芜猪产业化开发方案,组织成立研发机构,建立莱芜猪繁育生产体系和特色品牌优质肉猪生态养殖基地,注册“莱芜黑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和“莱黑”牌猪肉产品商标5,进行肉质测定研究,根据不同消费层次开发特色系列产品,打造极品猪肉品牌。

莱芜猪现状产业化莱芜畜牧局科研项目办的沈彦锋介绍说,在2008年之前,虽然他们尽了最大努力去争取财政支持和政策倾向,但资金仍然非常紧张。据当地提供的数字显示,在2006到2008年期间,莱芜市总共出栏特色品牌肉猪(包括莱芜黑猪和莱芜黑猪的杂交品种)5000头,开发冷鲜肉、风味烤肉、香肠等品牌猪肉产品仅110吨。莱芜市畜牧局局长魏述东也向记者表示:“虽然我们保护了纯种的莱芜黑猪,可还存在饲养规模小、年出栏量少、市场开拓能力差等问题,很难实现产业化发展。” 2008年6月24日,在莱芜市政府的协调下,莱芜市畜牧局将莱芜黑猪“嫁”到了“婆家”——山东六润食品有限公司。由莱芜市畜牧部门把莱芜黑猪、鲁莱黑猪生产繁育、畜产品商标及品牌的使用权、产业化开发权益交给了山东六润食品有限公司负责经营,期限为30年。同时为保证莱芜黑猪、鲁莱黑猪的科技研发体系完善,六润食品有限公司付给畜牧部门200万元科技研究经费,用于莱芜猪种质资源、饲养技术等研究。同时,莱芜黑猪种质资源所有权仍归莱芜市政府所有。
市场检验在济南,每斤卖百元
“现在在济南暂定的价格是每斤100元左右。将来进军北京、深圳、广州等城市的话,价格还会更高。”8月22日,位于省城玉函路的莱芜黑猪济南专卖店正式开业。开业典礼上,山东六润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洪凯对莱芜黑猪肉的市场前景充满了信心。 据王洪凯介绍,2008年六润公司接手了莱芜黑猪的市场开发后,先后投入巨资进行特色优质品牌肉猪生产,打造国内外中高档猪肉知名品牌。“2009年,我们竞标成为第十一届全运会的肉制品(猪肉)独家供应商,把莱芜黑猪肉推销到了全国的范围内。”王洪凯告诉记者,济南之后,他们将进军北京,随后将是上海、深圳、广州等南方城市。“在北京的话,这种猪肉至少要卖到每斤500元,下一步南方的推广和销售将是公司重点。”

三赢
记者了解到,虽然每斤百元以上的价格算得上是天价猪肉,但莱芜黑猪肉的销售依然非常畅销。 “现在莱芜黑猪已经成为莱芜当地的名优产品了。几乎一提黑猪,大家立马就能想到莱芜。”莱芜市畜牧局相关人员介绍说。他告诉记者,产业化运营的“莱芜黑”给莱芜市带来了三赢的最佳结果。“除了地方扩展了知名度,经营莱芜黑猪的企业和农户也都得到了经济利益。”山东六润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洪凯向记者透露说,2008年以来莱芜黑猪肉出栏量一直在增加,预计2010年出栏的莱芜黑猪、鲁莱黑猪(莱芜黑猪的一个杂交品种)5万头,2020年出栏达到20万头,并全部加工销售,成规模后经济利益将非常可观。编辑本段相关产业 据了解,现在六润公司对莱芜黑猪采取的是“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机制,王洪凯介绍说,公司自己繁育,不外卖,放养时,和农户签订合同,一头猪补助350元,长到90公斤按市场价格回收,仅此一项,当地农户每头猪至少就可获利500元左右。 “对待莱芜黑猪要以猪为本” “对待莱芜黑猪,我们是以猪为本。”山东六润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洪凯笑着对记者说。 猪舍里电脑控温 经过两道消毒程序后,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位于钢城经济开发区双口峪村东的有机农业生态示范园养殖基地。记者在该养殖园内看到,猪舍内有格力空调,电脑控温,四季如春。王洪凯表示:“猪舍内均配备先进的采暖及通风降温设施,母猪产仔也很娇嫩,都是产在每张3000多元的专用产床上。”降生后四个月,小猪都长到35公斤左右,这时候莱芜黑猪被送往放养基地内散养。 王洪凯告诉记者,现在在山东境内的莲花山、沂源山区、苗山、黄庄等地已经建成了总面积超过7200亩的莱芜黑猪放养基地,所选的基地都是50年内没有施用农药和化肥的山地。 经历4—9个月的散养,体重达到90公斤左右时,这些散养的莱芜黑猪将被公司回收。 安乐死前将享受24小时快乐生活 莱芜黑猪从放养基地回收后,将被进行十天的调理饲养。享受洗澡、按摩、听音乐,快乐生活24小时后,它们将被“安乐死”。 王洪凯介绍说,“宰杀前一天,莱芜黑猪将生活在放着轻柔音乐的猪舍内,并且要进行多次洗澡。”记者了解到,现在对莱芜黑猪的宰杀采用的是电击方式,几秒钟内就可以造成它们的脑死亡。“瞬时击晕后,按照程序有专业人员对猪体进行放血、气吹、屠毛等屠宰工艺和悬挂、冷吹、32小时冷排酸等现代手段,最大程度上减少应激,保证猪肉肉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