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云南小狭口蛙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分布

云南小狭口蛙(学名:Calluella yunnanensis)为姬蛙科小狭口蛙属的两栖动物。分布于越南和中国四川、贵州、云南等地,也可能出现于老挝和缅甸。[1]多见于山区水域附近。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1700至20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昆明。

种群状态该蛙分布区宽,其种群数量甚多。受胁等级:无危LC。1

习性生活在海拔1900~3100米的山区,五六月份大雨后的夜晚常大量出现。2

群体数量多,雨后鸣声大,易于捕捉。

该蛙生活于海拔1 900~3 100 m的山区,繁殖季节在5~6月,常在大雨后的夜晚大量集群于水塘或稻田内。雄蛙发出 “哇、哇” 的鸣叫声。卵产于水塘边的水草上或水中枯枝落叶上,卵群成单行附着在枝条上或叶片上。蝌蚪集群浮游于水体表层,1~2个月即可变成幼蛙。新成蛙体长12 mm。1

形态描述雄蛙体长3.2 cm,雌蛙体长4.5 cm。头小,头宽大于头长,吻短而圆,不超出下颌;吻棱不显,上颌具齿,松果体不显;具鼓膜;颞褶明显;犁骨齿发达,在内鼻孔后方左右横置成一长条;舌圆形,微具缺刻,后端游离。 前肢长;皮肤较光滑。背部具疣粒,或呈狭长细疣,平行排列;口角后及肩部前方的腺体发达。生活时背部土棕色,镶有米黄色细边的深棕色斑纹对称分布其上,始自两眼间,呈倒置三角状,后端在枕部分叉,向两侧斜行至胯部,断续不一,体侧各有一条与之平行的深色斜纵纹;胯部有一对醒目的深色眼点状斑;四肢均有横纹;腹面全为不规则云状斑,咽部色深。蝌蚪体扁平。口位于吻端,无唇齿或角质颌,口缘膜状;鼻孔黑点状,相距极近;眼小,位于头部两极侧;出水孔位于腹后部中线上。

雄蛙体长30~36 mm,雌蛙体长40~49 mm。头小,头宽大于头长,吻短圆; 鼓膜不明显,其轮廓较大; 上颌具齿,犁骨齿发达,左右列几乎相连接; 腭部有2列横肤棱,前列短,后列长,甚清晰。背部有细长疣或痣粒,沿脊线及其两侧、眼后斜至胯部的细长疣多断续排列成行,四肢背面有痣粒,雌蛙体腹面光滑。第四指短小,其余3指较宽扁,指侧具缘膜,指末端钝圆,指间无蹼; 后肢粗短,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肩部,趾端钝尖,雄蛙趾间全蹼,雌蛙第四趾之蹼仅达其长的2/5,蹼缘缺刻深,内跖突大成刃状,外跖突小而圆。背面多为灰黄色或棕黄色,其上有镶以米黄色细边的深棕色对称斑纹; 胯部有一对醒目的圆斑点,四肢具横纹或斑纹不规则; 腹面色浅,具深色云斑。雄蛙第三指宽扁而长; 指上无婚垫; 具单咽下外声囊;胸腹部皮肤腺体发达; 无雄性线。卵径1.5~2.0 mm,动物极灰褐色,植物极灰白色。第35期蝌蚪全长40 mm,头体长14 mm左右,尾长约为头体长的176%; 头体较宽,尾肌弱,尾鳍薄而高,尾末端尖细; 背面及尾肌色微绿,尾部有3条黑色纵纹; 口位于吻端,无唇齿和角质颌,口缘膜状。1

繁殖6月可采到卵及蝌蚪,卵产于水塘边浅岸处的水草上或落在水内的树枝上,成单行粘贴于枝条上或成片状连在一起,卵径1.5-2.0mm。雄蛙体长32毫米,雌蛙45毫米左右,体肥壮;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很圆,不突出下颌,吻棱不显;眼间距与鼻间距等,略大于上眼睑之宽;鼓膜为眼径的2/3;舌后端游离,卵圆形微具缺刻;犁骨齿发达,在内鼻孔后方左右横置成一长条;上颌有齿。前肢长,前臂与手为体长之半;指趾端钝圆,指长顺序为3、2、1、4,第四指特别细小;雄性第一、二、三指扁而宽,第三指特别长,指侧有缘膜;关节下瘤发达,掌突三。后肢粗短,胫咐关节前达肩部,胫长为体长的3/5或1/2,比足短;雄蛙的蹼远较雌蛙的发达,为全蹼,雌蛙为半蹼;关节下瘤发达;内蹠突大,具游离刃,外蹠突圆形。皮肤较光滑,背部有疣粒,或成狭长细疣,排列较规则;颞褶明显;口角后方、肩前方之腺体发达,与颞褶构成沟槽状;眼后到胯部有斜行的侧褶,为断续之小疣连缀而成;腹面皮肤光滑。生活时背部土棕基色,上面有镶以米黄色细边的深棕对称的斑纹,始自两眼间成倒置三角状斑,后端在枕部分叉,向两侧斜行至胯部,断续不一;体侧有一条与之平行的深色斜纵纹;胯部有一对醒目的深色眼点状斑;四肢均有横纹;腹面全部为不规则的云斑状,而咽部色深。液浸标本背部红棕色略带灰,深色斑纹明显。雄蛀体较小,有单咽下外声囊;蹼发达几为全蹼,指侧缘膜亦较发达,第三指特别长而宽扁;胸腹部有厚而大的腺体;咽部皮肤疏松,颜色亦较雌蛙的深。

敌敌畏对其毒性的影响用水生生物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杀虫剂敌敌畏(DDVP)对云南小狭口蛙蝌蚪的急性毒性影响.结果表明:在水温21—22℃条件下,DDVP对云南小狭口蛙蝌蚪的24,48,72,96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114.82,102.33,81.28,51.29mg/L,并呈线性关系,安全浓度(SC)为5.13mg/L;敌敌畏对云南小狭口蛙蝌蚪的行为有显著影响,但蝌蚪异常行为的出现与敌敌畏浓度没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