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根奴(学名:Origanum vulgare‘Rogeukuppel’)是唇形科、牛至属下的一个植物种。原产于地中海地区,意大利、墨西哥、美国也有种植。其花有一种刺鼻的芳香,与牛膝革相似,常用于烟草业,在烹调中使用以意大利最普遍1。
简介牛至( Oregano)又称阿里根奴等,在地中海地区应用广泛,常用于沙司的制作2。
茎有四棱,叶对生,花淡紫色,茎和叶子有清凉的香味。其性寒、味麻,既可入药又可作清凉饮料和调料,还可酿酒。在农历六、七月开花,此时就可采集。用镰刀将植株带叶部分割下来,晒干或晾干,叶呈绿黄色,去杆除花后,取其叶供药用3。
形态特征常绿宿根草本,生长茂盛,生长高度25厘米。秋冬叶转为暗红色。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芳香;根茎斜生,其节上具纤细的须根,多少木质。茎直立或近基部伏地,通常高25-60厘米,多少带紫色,四稜形,具倒向或微卷曲的短柔毛,多数,从根茎发出,中上部各节有具花的分枝,下部各节有不育的短枝,近基部常无叶。叶具柄,柄长2-7毫米,腹面具槽,背面近圆形,被柔毛,叶片卵圆形或长圆状卵圆形,长1-4厘米,宽0.4-1.5厘米,先端钝或稍钝,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或微心形,全缘或有远离的小锯齿,上面呈亮绿色,常带紫晕,具不明显的柔毛及凹陷的腺点,下面淡绿色,明显被柔毛及凹陷的腺点,侧脉3-5对,与中脉在上面不显著,下面多少突出;苞叶大多无柄,常带紫色。花序呈伞房状圆锥花序,开张,多花密集,由多数长圆状在果时多少伸长的小穗状花序所组成;苞片长圆状倒卵形至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锐尖,绿色或带紫晕,长约5毫米,具平行脉,全缘。花萼钟状,连齿长3毫米,外面被硬毛或近无毛,内面在喉部有白色柔毛环,13脉,多少显著,萼齿5,三角形,等大,长0.5毫米。花冠紫红、淡红至白色,管状鈡形,长7毫米,两性花冠筒长5毫米,显著超出花萼,而雌性花冠筒短于花萼,长约3毫米,外面疏被短柔毛,内面在喉部被疏短柔毛,冠檐二唇形,上唇直立,卵圆形,长1.5毫米,先端2浅裂,下唇张开,长2毫米,3裂,中裂片较大,侧裂片较小,均长圆状卵圆形。雄蕊4,在两性花中,后对短于上唇,前对略伸出花冠,在雌性花中,前后对近相等,内藏,花丝丝状,扁平,无毛,花药卵圆形,2室,两性花有三角状楔形的药隔分隔,室叉开,而雌性花中药隔退化雄蕊的药室近于平行。花盘顶端。花柱略超出雄蕊,先端不相等2浅裂,裂片钻形。小坚果卵圆形,长约0.6毫米,先端圆,基部骤狭,微具稜,褐色,无毛。花期7-9月,果期10-12月。
生长环境喜光,耐瘠薄,宜植于排水良好处。喜碱性土,是良好的地被植物。
产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贵州,四川,云南,陕西,甘肃,新疆及西藏;生于路旁、山坡、林下及草地,海拔500-3600米。欧、亚两洲及北非也有,北美亦有引入。
分布范围原产于非洲北部和亚洲地区,牛至的分布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都可生产一定量的牛至。在我国,牛至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至长江以南各地。
主要价值牛至全草含挥发油,每1毫克中含抗衰老素超氧化物岐化酶187.80微克,是蔬菜中含量最高者,其抗氧化功能非常强,以其消除自由基的抗氧化效力而言,必苹果高出42倍,比马铃薯高出30倍,比橘子高出12倍。牛至全草可提取芳香油,也可以用作香蕾入药,还能作为资源植物使用。
牛至风味广泛用于欧式烹饪。它可成功地用于酱汁和番茄制品、肉制品和烤猪肉、牛肉、羊肉、鸡肉、奶酪涂布物、汤、各种蔬菜制品和各种比萨饼4。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学强 - 教授 - 宁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