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己科(Menispermaceae)是被子植物门毛茛目下的一个科,该科多属攀援或缠绕藤本植物,少数物种为直立灌木或小乔木植物。该属共约约约65属350余种,分布全世界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温带很少。中国有19属78种1亚种5变种1变型,主产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区,尤以南部和西南部各省区为多,北部很少。该科的模式属:蝙蝠葛属(Menispermum Linn.)。
简介多年生草本或木质藤本;枝叶常有苦味;茎枝横切面可见明显的车辐状纹理。叶螺旋状排列,单叶,叶柄常盾状着生于叶片的近基部,叶脉掌状,极少羽状。聚伞花序或圆锥花序;花小,单性,雌雄异株;萼片6(—8)、花瓣6(—8),2轮;雄蕊6—8;雌花有或无退化雄蕊,心皮3-6,离生;子房上位,1室,胚珠2枚,(1枚早期退化)。核果,外果皮革质或膜质,中果皮肉质,内果皮骨质或木质,表面有凸起的饰纹,
本科约65属、350余种,分布于全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我国有19属、78种、1亚种、5变种、1变型,多数可药用,主产于长江流域及其长江以南各省区。主要药用属有蝙蝠葛属(Menispermum)、木防己属(Cocc“JILs)、天仙藤属(Fibraurea)、干金藤属(Stephania)、青牛胆属(Tin.ospora)、锡生藤属(CLssampelos)、秤钩风属(Diplo-clisia)等 主要的生药有粉防己、千金藤、青风藤、金果榄、北豆根、地不容、锡生藤、木防己、黄藤等:
本科植物常具异常显微结构:正常维管束的外方可见l至多个同心性或偏心性的三生维管组织,即多环维管束(cncentral polycyclie vascular bundles),如干金藤属和秤钩风属植物、、同时本科植物组织中含草酸钙方晶、簇品、针晶、柱晶和砂晶。
本科植物含异喹啉类生物碱,如木防己及千金藤属植物中的l—苄基异喹啉(l-benzylisoquinoline);锡生藤属、木防己属、蝙蝠葛属、防己属、轮环藤属、于金藤属及青牛胆属等属植物中含有双苄基异喹啉型生物碱,如粉防己碱(汉防己甲素,d-tetran-drine)、蝙蝠葛碱(dauricine)和锡生藤碱(havatine)等,具有显著的镇痛、抗炎、降压及肌肉松弛作用;存在于防己属等5个属植物中的阿朴啡(aporphinP)型生物碱,如青藤碱( tuduranine)有清热消炎作用;分布于防己属及干金藤属中的吗啡烷型生物碱,如防己碱( sinomenine)有显著镇痛作用;在锡生藤属、黄藤属、蝙蝠葛属、防己属、干金藤属及青牛胆属等中存在原小檗碱型l-四氢巴马亭即罗通定(l-tetrahydropal-matlne,rotundine)等,有明显镇痛、镇静作用1。
形态特征木质部常有车辐状髓线。叶螺旋状排列,无托叶,单叶,稀复叶,常具掌状脉,较少羽状脉;叶柄两端肿胀。聚伞花序,或由聚伞花序再作圆锥花序式、总状花序式或伞形花序式排列,极少退化为单花;苞片通常小,稀叶状。花通常小而不鲜艳,单性,雌雄异株,通常两被(花萼和花冠分化明显),较少单被;萼片通常轮生,每轮3片,较少4或2片,极少退化至1片,有时螺旋状着生,分离,较少合生,覆瓦状排列或镊合状排列;花瓣通常2轮,较少1轮,每轮3片,很少4或2片,有时退化至1片或无花瓣,通常分离,很少合生,覆瓦状排列或镊合状排列;雄蕊2至多数,通常6-8,花丝分离或合生,花药1-2室或假4室,纵裂或横裂,在雌花中有或无退化雄蕊;心皮3-6,较少1-2或多数,分离,子房上位,1室,常一侧肿胀,内有胚珠2颗,其中1颗早期退化,花柱顶生,柱头分裂或条裂,较少全缘,在雄花中退化雌蕊很小,或没有。核果,外果皮革质或膜质,中果皮通常肉质,内果皮骨质或有时木质,较少革质,表面有皱纹或有各式凸起,较少平坦;胎座迹半球状、球状、隔膜状或片状,有时不明显或没有;种子通常弯,种皮薄,有或无胚乳;胚通常弯,胚根小,对着花柱残迹,子叶扁平而叶状或厚而半柱状。胎座迹(condyle)通常存在,有时穿孔。化石最早发现于白垩纪晚期。染色体基数x=11,12,13,19,25。2
物种对比该科与木通科和小檗科(特别是木本属)都有系统发育上的关系,但与木通科更密切。如都有藤本习性,花部构造也有许多共同点,二者花粉特征也较相似。茎部维管束被阔的初生髓射线分隔开是上述 3科植物的共同特点,木通科茎解剖特征的某些方面是介于该科与小檗科之间的。本科植物常含小檗碱,这与小檗科植物是相同的。2
所有科属
|| || 防己科(全世界共有5族72属)
2
价值该科的粉防己、风龙(中药名青藤或青风藤)和青牛胆(中药名金果榄)都是常用中药。千金藤属许多种的大型块根是重要制药原料。
轮胚藤属和锡生藤属含有多种可作肌松剂的生物碱。南美产的一种箭毒植物(Chon-chodendron tomentosum)所含的(1-tubercurarine)和(1-Curine)均为著名的肌松剂。
印度东北部产的(Anamirtacocculus)的果实是驱虫药,又可毒鱼。非洲东南部产的(Jatrorrhiza palmata)的根是一种商品药材,有强壮和健胃作用。
风龙和细圆藤的枝条是川产藤器的原料。
非洲西部产的(Dioscoreophyllum cumminsii)肉质果皮中可分离出一种甜味物质(monellin),其甜度约为蔗糖的3000倍。 该科植物大多富含生物碱,达百种以上,种类虽多,但类型并不太复杂,基本上集中在双苄基异喹啉类(bis-benzylisoquinoline alkaloids),原小檗碱类(proto-berberine alkaloids) 和阿朴啡类 (aporphine alka-loids)。2
分类L.迪尔斯主要根据内果皮的特点将本科分为以下 8族:
①Tiliacoreae(=Triclisieae)约15属,中国有3属。
②Peniantheae,2属,中国不产。
③Coscinieae(=Ana-mirteae),3属;中国有1属。
④Fibraureae,3属,中国有2属。
⑤Tinosporeae,19属,中国有3属。
⑥Anomos-permeae,3属,中国不产。
⑦Hyperbaeneae,1属,中国不产。
⑧Menispermeae(=Cocculeae),3亚族,18~19属;中国有11属。 2
防己科植物防己
【异名】粉防己、汉防己、石蟾蜍、倒地拱、白术香。
【来源】为防己科植物粉防己stephania tetrandra S.Moore的根。
【植物形态】多年生落叶缠绕藤本:茎纤细,有纵条纹叶互生,宽三角状卵形,先端钝,具小突尖基部截形或略心形,两面均被短柔毛,全缘,掌状脉5条;叶柄盾状着生。花小,单性,雌雄异株;雄花序为头状聚伞花序,排成总状,萼片4片,花瓣4片,雄蕊4枚,花丝连成柱状体,上部盘状,花药着生其上;雌花萼片、化瓣与雄花同,心皮异j核果球形,熟时红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境及分布】生于山坡、丘陵地带的草丛及灌木林缘贵州j都、荔波、罗甸、平塘、独山等地有分布。
【性昧】苦、辛,寒。
【功能】祛风止痛,利水消肿,清热燥湿。
【主治】水肿臌胀,湿热脚气,手足挛痛,癣疥疮肿。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剂:5—15g;或研末,作丸、散。
【附方】
1.膀胱水蓄胀满,几咸水肿:汉防己6g,车前、韭菜子、泽泻各9g,水煎服。
2.水臌胀:汉防己30g,生姜15g。同炒,随水煎服半饥时饮之。
3.中风历节,病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无寒热,其脉浮:《金匮要略》防己地黄汤。
4.脚气肿痛:汉防己、木瓜、牛膝各9g,桂枝1.5g,枳壳3g,水煎服。
5.肺痿喘嗽:汉防己为细末每服9g,浆水100ml,同煮至50ml,和渣温服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丹宁 - 教授 -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