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子蝽科(Belostomatidae)是节肢动物门, 昆虫纲半翅目的一个科。体形大,扁阔。触角4节;缺单眼。膜片翅脉网状而数多。腹末的呼吸管扁而短,高等种类可缩入。捕食性,对鱼苗为害大。世界已知143种,广泛分布。
简介负子蝽科( Belostomatidae)Lethocerus属体极大,为本目体形最大者,如桂花蝉 Lethocerus indicas Lep.serv,可供食用。 Sphaerodema属体中形,雌虫产卵于雄虫背上,负至孵化,故称负子虫,如 Sphaerodema rustica Fabr1。
形态特征体长9-110毫米。前足捕捉式,腹部末端的呼吸管短而扁,能缩入。触角4节,前3节一侧具有叶状突起。成虫臭腺发达。
特征:身体卵圆形,褐色。体背面平坦,腹部稍突起,形如船底。头尖,钝三角形。前足为捕捉足,后足为游泳足。
分布范围中国有3属7种。日本、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天津、河北、山西、上海、浙江、广西、四川、云南、陕西、台湾;庆阳(镇原、正宁)2。
生活习性大型的桂花蝉Lethocerus indica Lep. & Serv. 可食用。多生活在静水中,常附着在水草上静伺猎物,捕食凶猛。趋光性强。雌虫产卵于雄虫背上,后者常游到水面或用足划水使卵得到充足的氧气,以利孵化。
负子蝽负子蝽是属于半翅目负子蝽科的一种水生捕食性昆虫,以蝌蚪、小鱼、蚊子等为食。其身体呈褐色卵圆形,足扁平,好像一对船桨,它们在水中滑水的运动器官。负子蝽约有100多种,主要分布在中国及东南亚各国,在大洋洲也有分布。其主要生活在河流、湖泊、池塘等的底层土中,越冬后次年3月开始活动,是鱼类的鱼饵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杨红珍 - 研究馆员 - 北京自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