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竹篙薯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竹篙薯是江南植物类名食,形状似“淮山”,口感比淮山好。竹篙薯是明代弘治年间,原生态山区的野生山药在赣江两岸冲积平原上,经过五百年左右的选育培养而成的。中国少有的绿色食品,江西省泰和县万合镇现有大量种植,万合镇同时被誉为南方人参·竹篙薯之乡。

形态特征地上茎细长,蔓生,缠绕生长,分枝力中等。茎四棱形,青绿色。叶箭形,长10cm,宽5.5cm,深绿色;叶柄长55cm。不产生零余子。地下肉质块茎长棒形,表皮粗糙,须根多,表皮褐色,肉白色。一般单株薯重500g。最大薯重3.75kg。1

分布范围江西省泰和县农家品种,主产于江西省泰和县的万合,塘州、沿溪乡。1

特性晚熟,从播种至采收240天。较耐热,耐早性较强。富含淀粉,胶质多。肉质脆嫩爽口,微甜,品质优良。宜煮食。1

主要价值竹篙薯生长在深层次的土层中,无污染,是纯天然的美味佳肴。它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维生素及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元素和氨基酸2。去皮洗净后,可切片素炒(每盘一斤)炒肉、(每盘配4两),用它做汤元(1斤肉配3两)、包饺子(1斤肉配5两)、煮肉汤、炖鸡汤(一钵配两斤)则更为鲜美。由于松脆清香,老人和小孩更为喜爱。

栽培技术大田准备地块选择选择土质深厚、地下水水位低、不会被洪水淹没、排灌方便的砂壤土或红壤土地块。

整地做畦利用冬季农闲时间进行挖坑,坑深1.0~1.2m,坑宽0.4~0.5m,坑距1.4m,坑长不限。挖出的生土、熟土分别放在坑的两边,将坑晒3~5d后,再将土回填到坑内,结合施基肥将坑填满堆高。

施足底肥将底肥分为2~3层施入坑内,施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1200~1500kg/hm2,腐熟有机肥30~33t/hm2,施入后将土回填到坑内至瓦背形。

定株插草定植10.5万~15.0万株/hm2,待定完株后,为了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可用45%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150kg/hm2或3%辛硫磷22.5kg/hm2拌细沙撒施入条坑内。在坑两边用圆铁杆钻洞,每6~8cm钻一排深1.0~1.2m的洞,将长1.5~1.6m的芝麻杆或油菜杆或稻草插入洞中,留草高20cm,防止松土埋洞口。2

育苗品种选择塘洲镇农民栽薯一直沿用本地农户自繁自育的地方品种,在当地栽培繁衍有几百年历史,如“糯米薯种”“淮山薯种”“竹篙薯种”,又称“野薯”和“脚板薯种”,品种抗逆性降低,使得产量和品质有所下降。选择竹篙薯品种时,应该先选择优良单株,挑选无病、无虫、圆直、皮光和无伤痕的较大种薯,有利于培育壮苗,用种量在3750kg/hm2左右。

种薯处理于晴天对种薯用清水洗净,将毛根除去,滤干后将种薯放入杀虫、灭菌液中浸3~4h,杀虫、灭菌液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和48%毒死蜱乳油2250g/hm2兑水750kg/hm2制成,然后晒种1~2d,之后将种薯按4~5cm折成小段,为了防止病菌感染,在种薯两头蘸草木灰拌石灰粉。

播种种薯播种最适宜时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将种薯分为上、中、下段分开摆放,按照上小下粗原则摆放于苗床上,然后在种薯上面撒一层2cm厚的细沙,为了保湿保温、防雨淋,及时覆盖地膜,出苗后及时揭膜放苗。2

移栽定植搭“人”字棚在定植前1周左右,用竹子搭好“人”字形棚架,用竹量为4.5万~6.0万根/hm2,间隔25~30cm在坑边插1根,将6~8根竹竿扎成一架,竹竿高2m左右,在横竹之间用竹竿串联起来,可以增强抗风能力,每根竹子可以攀缘2~3株薯蔓。

适时移栽移栽时间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可分期分批起苗,壮苗标准为10cm左右,芽苗粗壮,宜于晴天傍晚定植,行株距为140cm×10cm。用适量的粪水对栽薯前沿两侧浇灌,对坑外硬土层锄松深8~10cm,种薯肉质白根靠草洞,在坑壁上摆种薯块。用粗肉质根1条栽插在每个草洞边,每条肉质根只保留壮蔓1根,栽后用稀薄人尿进行浇施,促进发根。2

大田管理肥水管理5月用淡薄液肥根外浇施,以防止烧根死苗;5~6月梅雨季节,排除田间积水;6月看苗施长藤肥,藤色不旺可以施用稀薄人粪尿水9t/hm2;8月施肥1次,结合秋伏灌水2次施入行间,用肥量为硫酸钾150kg/hm2、45%复合肥300kg/hm2,做到以水带肥,促进薯块膨大伸长。

整枝控蔓及时查苗补蔸,在栽后1~2周内,为了防止蔓尖折断,在薯蔓高30cm左右用湿软稻草轻绑引蔓上竿。5~6月及时摘除侧蔓,以防止茎叶徒长及控制氮肥施用量;7~8月施一定量的磷钾肥,有利于促进地下根的生长。

激素化控用植物生长调节剂330g/hm2兑水900kg/hm2,于8~9月续喷施3次,可以降低茎叶呼吸作用,增强根系呼吸强度,以刺激块根膨大,加速养分回流。2

病虫害防治5月中旬至7月上旬,可用20%甲氰菊酯防治褐斑病、炭疽病、红蜘蛛和蚜虫等,每隔7~10d喷1次,连续喷施2~3次。长薯期可用杀虫剂、杀螨剂加杀菌剂适量进行叶面喷施,连续喷施3~4次。2

特色食谱素炒竹篙薯材料:竹篙薯、生姜、芹菜、辣椒、食油、食盐、麻辣鲜、鸡精等。

先将去皮洗净的竹篙薯切成厚度约3毫米的薄片,现切现用。然后将切好的竹篙薯片放入开水里氽40-50秒,捞起后用冷水冲淋一会儿。接下来就可以炒了。烧烫油后将氽好的竹篙片、生姜丝(或末)、辣椒倒入锅中翻炒40秒左右,使竹篙薯均匀受油炙热,放好盐和麻辣鲜、鸡精,再加刚没薯片的沸水煮1-2分钟就可以出锅。芹菜因种类不同,需掌握入锅时机。

佐料可根据个人的口味调配。一般配辣椒、芹菜(香葱、韭菜)、生姜。

注意要点;1、用斜刀将竹篙薯切椭圆片,长4厘米左右,这样切韧性更好。

2、在开水中氽的时间不能久,不般不超过50秒,否则会使薯片失去光泽,没了韧性。

3、炒时煮不能煮过,煮过了薯片会失去光泽,吃起来就没了韧性和脆性。

竹篙薯炒肉材料:竹篙薯、猪肉、辣椒、芹菜、生姜、麻辣鲜、鸡精、食盐、食油等。

先将肉片或肉丝炒好用盆装待用,要放好盐。再将氽好的薯片、辣椒、生姜、食盐入油锅翻炒40秒左右,把炒好待用的肉片或肉丝倒入锅中,炒匀加上刚没料的沸水煮1-2分钟即可出锅。煮时加入麻辣鲜、鸡精。芹菜的因种类不同需掌握入锅时机。

佐料可根据个人的口味调配。一般配辣椒、芹菜、生姜。

注意要点与素炒相同。

如果是宴席上大锅炒,炒法是一样的,不同的是片要切厚点,出锅后立马装盆。

煲竹篙薯汤材料:排骨或鸡、竹篙薯、红枣等滋补中药。

先将鸡或排骨(两样同有,味更佳)、红枣等滋补中药放入冷水中煮熟,待出锅前40分钟放入竹篙薯,中火煮20分钟,再文火煮20分钟即可食用。

注意要点:1、将竹篙薯横截成5厘米左右的小段,在沸水中氽一下,不要超过1分钟,除掉表面的黏液避免汤糊。

2、竹篙薯入锅时间要根据竹篙薯的直径大小决定,一般离出锅有40分钟左右即可。竹篙薯要熟透,全身湿软,像将要开花似的。

3、竹篙薯入锅时,不要翻搅,中火煮沸后再搅匀,保证汤的清澈。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学强 - 教授 - 宁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