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蒌(Piper sarmentosum Roxb. )为胡椒科胡椒属植物,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极具开发潜力的热带植物。山蒌的果实具有芳香气味,可以在食品加工业中用作香料,山蒌的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以及矿质营养元素,可以作为蔬菜食用。目前,山蒌还是一种待开发利用的野生植物,关于山蒌的研究报道极少。
形态特征山蒌生根土层较浅,根系无明显主根,主茎轴上分枝多为两叉或三叉分枝,枝条有明显的节与节间,匍匐在地面的枝条会在节上形成不定根。叶互生,叶片呈亮绿色或暗绿色(夏季生长旺盛时呈亮绿色,冬季生长缓慢时呈深绿色),一般为阔卵形,但偶有浅裂,在近基部呈耳状。花单性,雌雄异株。穗状花序呈白色圆柱状。果实为浆果,在绿色的桑椹状果穗上密集排列,种子为黑色球状。山蒌开花期从7月下旬或8月开始,持续时间达40~90d,结果期11月开始,持续时间可达30~50d。每株山蒌年平均结果量为8~27g。1
分布范围中国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福建等南部省区均有分布。2
繁殖方法山蒌繁殖可以用扦插、压条、种子进行繁殖。
主要价值食用价值山蒌叶面光亮有革质,有一种特异的香味,与紫苏叶相类。广东、广西人包粽子时用山蒌叶包肥猪肉作馅,一是可以消除猪肉的肥腻,二是中和糯米的湿热,祛热毒。用其叶子煮蛤蒌饭,有特殊香气。在海南本地,人们常常用它的叶子来做菜,以山蒌叶为原料做出的菜品香味浓郁。如,以山蒌叶为原料之一的“黎家绿叶宝”、“山蒌叶肉碎煎蛋角”、“山蒌叶爆炒、红烧、干煸,煲鸡肉、鸭肉、鹅肉、羊肉、狗肉、猪肉、鱼肉、螺、蛇(山蒌叶炒文昌鸡、水煮假蒌香排骨田螺)”等,口感鲜嫩,口味浓香,深受食客欢迎。3
杀虫作用近年来,许多国内外的学者研究表明,假蒌提取物对斜纹夜蛾、椰心叶甲、比哈小菜蛾、皮氏叶螨等害虫,及番木瓜炭疽菌、香蕉炭疽病、芒果炭疽菌等植物病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菌活性作用。4
园林价值假蒌植物目前正在被广泛的应用于垂直绿化中。有专家建议用假篓叶来加强生态住宅的空间布局,使之高低起伏、远近不同的视觉效果。因此,假篓叶用作城市、乡村的绿化、观赏有较好的开发前景。4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岩 - 副研究员 -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