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回路塔是指支持双回架空输电线的杆塔。500kV双回或多回同塔架设紧凑型的输电线路,由于其高输送容量,较少的线路走廊占用率和改善线路景观的显著优势将被广泛应用。500kV双回同塔线路的直线塔型,一般有伞型以及鼓型等,其中绝缘子布置有悬垂串及V型串。采用双回路同塔架设能够提高自然传输功率而减少线路投资,有效利用了宝贵的耕地资源,不增加空间电磁场分布,且不会出现同塔双回送出线电压过高等问题。在运行维护上也有可靠的经验,因此,采用双回路塔设计是可行的。
简介500kV双回或多回同塔架设紧凑型的输电线路,由于其高输送容量,较少的线路走廊占用率和改善线路景观的显著优势将被广泛应用1。
的运行检修双回路巡线比两个单回路更方便,但当一回运行一回检修,双回路同塔架设时停运回路的最大静电感应电压约为30kV,两个单回路平行架设时停运回路的最大静电感应电压约为10 kV,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后,停运回路检修时都不需停正常回路。国内已有双回路一回送电,一回检修的经验。
采用双回路同塔架设能够提高自然传输功率而减少线路投资,有效利用了宝贵的耕地资源,不增加空间电磁场分布,且不会出现同塔双回送出线电压过高等问题。在运行维护上也有可靠的经验,因此,采用双回路塔设计是可行的。
双回路塔型的确定500kV双回同塔线路的直线塔型,一般有伞型以及鼓型等,其中绝缘子布置有悬垂串及V型串。
3种基本塔型各有其特点,在工程中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及优缺点。A型伞型塔的横担上短下长,力的分布较为合理,但施工时挂线较为困难;B、C型鼓型塔施工放线较为方便,但相对于伞型塔结构而言,由于最宽的横担在塔的中部,则受力分布相对差一点。另外伞型塔的耗钢量要比鼓型塔的多,增加了工程的本体投资,且其的下横担较宽,水平间距即线路走廊比鼓型塔的大。在浙江省经济发达的杭嘉湖平原地区,采用鼓型塔减小线路走廊,将无可非议的能得到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村镇密集的地区,还可采用V型绝缘子串,据该工程的统计,拆房量可减少5144m2。
从塔型规划的其它方面考虑,由于500kV输电线路工程的交叉跨越较多,水平档距在450m以下的塔很多,为节省投资,按水平档距380m、450m以及550m分了3种塔型SZTOV、SZT1 以及SZT31。
提高双回路同塔500kV线路的防雷性能我国高压线路运行事故统计表明,高压线路总跳闸次数中,由雷电引起的跳闸占40~70 % ,雷害是高压输电线安全运行的一个主要问题。一般一回500kV 超高压输电线路的自然传输功率约为1000MW左右,二回达2000 MW,在系统中所占输送容量的比例较大,故双回线路的允许雷击故障率受到严格限制。
双回同塔500kV线路塔高及塔宽较单回500kV线路都有明显的增加,从而使线路的防雷性能变差。另外同塔并架线路回路之间几何距离较小,相互的感应及耦合导致感应电压较高,双回路顺相序排列使避雷线感应电压有较大的增高。同时,由于对称排列同名相几何位置一致绝缘水平相当,也是导致双回同时跳闸率增高的原因。
要降低同塔双回路的雷击跳闸率,除了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尽可能降低杆塔高度等基本措施之外,还有以下一些措施。
1.采用较小的保护角
我国的单回路500kV输电线路杆塔其避雷线保护角大都在12°~15°之间。华东地区500 kV 输电线路雷击事故分析中可看出有较多的绕击迹象,已经反映了保护角偏大的问题,而同样双回线路塔高增加,也增加了暴露弧段,保护角势必应减小。因此,在设计500 kV输电线路时,已考虑保护角一般为负保护角,两根地线间的水平距离不超过塔上导线与地线垂直间距的5倍。
2.改变导线的排列方式
500kV同塔双回路如果采用顺相序排列,则会因为强调了回路间的平衡而牺牲了防雷性能及线路的其他性能。其原因是:500kV高压输电线路的最大相对地电压峰值达450kV,为绝缘子串雷冲击U50%放电电压的20%左右。一般同层横担为同一相电压时雷击塔顶或避雷线时,双回塔同一层横担的两相导线处于同一电位下;若同一层横担导线相序不同时,在雷击瞬间,两相导线电压的瞬时值电位差最大值可达675kV,这一电压叠加到雷冲击电位上,将导致同一横担上的两回线击穿概率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尽可能将不同相序的导线安排在同一层横担上,能有效地减少同塔双回的同时雷击闪络的发生。
当导线按对称排列(即按顺相序排列) 时,地面电场强度达到1016 kV/cm(导线离地1m高) ,已超过规程要求。而采用该工程的混相排列方式时的地面电场强度只有913 kV/cm;同时由于同一层横担两相导线为异名相时,在雷击瞬间,各工频电压瞬时值差异较大,而与雷电波电压叠加后,各相绝缘两端的电位差也各不相同,最大时几乎达四分之一,正是这一差别导致了各相闪络概率的差异。因此输电线路所采用的非顺相序排列方式在双回同时跳闸率上,较顺相序排列的有较大的下降。
3.采用差绝缘配合
不平衡绝缘(差绝缘) 即两回线路所选取的绝缘水平不一致,可以降低双回同时跳闸率。其原因是当雷击避雷线或塔顶时,雷电波在通过杆塔向大地传播的过程中,塔身上各部位的电位是按塔身对地高度成比例的,即同一高度电位是接近的,而闪络一般发生在同一横担相对较弱绝缘的回路导线上,这时,故障相则成为地线,此时增大了健全相的耦合系数,加强了对另一回路的屏蔽作用,从而减少了它们的同时闪络的次数。
500 kV 线路绝缘子数量的选取是由污秽条件下的工频电压值决定的,因而绝缘子串雷冲击水平也随之而定。据同塔双回线最多的日本,采用差绝缘的习惯做法,通常是在不改变总的泄露距离的前提下(即不减少绝缘子片数) 。牺牲一回路的雷冲击绝缘水平,来获得弱绝缘,而实现差绝缘配合。但运行经验表明,这种差绝缘配合的做法使得总的跳闸率成倍增加,而双回同时跳闸率减少得并不明显。再根据国内的有关设计经验认为:在一回采用正常绝缘水平即28片绝缘子,另一回采用31片绝缘子时(即差绝缘设计的长度差值必须大于0.5 m以上) ,才会下降双回同时跳闸率。
由于秦山- 杭东输电线路的核电站安全运行的原因,对于同一基双回塔,若为了减少两回线的同时跳闸率,采用差绝缘设计必须满足一回的正常绝缘水平,增大另一回的塔头间隙,对该工程60.8km长159基塔而言,势必增加很大的工程量,抬高本体造价,对整个工程而言并不合理。而采用日本的差绝缘设计,很明显两回线总的跳闸率要比两个等长绝缘的要高。所以,该工程根据所设计的塔头间隙,决定采用等长平衡绝缘设计。经计算,双回路同塔架设时的雷击跳闸率约为0.17次/100km·y,双回路同时雷击跳闸率约占总跳闸率的6.3%,双回路同时雷击跳闸的理论机率几乎为零。因此,采用双回路同塔架设与采用两个单回路分开架设相比,对秦山核电站的安全运行没有大的区别。
总结(1) 由于平原地带土地资源的稀有,采用同塔架设双回或多回的500kV输电线路,能减少路径走廊,节省工程投资。在技术、运行方面,也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2) 同塔架设多回500kV输电线路突出的问题是要改善防雷性能。除减小杆塔冲击接地电阻,减小屏蔽角,尽可能降低塔高之外,优化导线相序布型也有较好的效果。
(3) 根据国内的经验,采用差绝缘的不平衡度,应视线路工程全线的具体情况,绝缘结构、地形、杆塔接地电阻等综合确定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徐恒山 - 讲师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