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征
雌性体长70-84mm。分头胸部和腹部,头胸部由较坚硬的甲壳覆
盖,不能活动。全体分20节,其中头部5节,胸部8节,腹部7节。除最后1节无附肝肢外,共有19对附肢。头部有1对复眼,具眼柄,能转动,有5对附肢,其中1对为小触角,1对为大触角,1对大颚,2对小颚;胸部8对附肢,前3对为颚足,后5对为步足,其中第1对螯足特别发达;腹部有6对附肢,为游泳足,其中第6对腹足特别宽大为尾足,与尾节共同形成尾扇或尾鳍。如其腹部迅速屈曲,则身体很快地跃向后方。2
蝲蛄的生长通过蜕壳来实现,每退掉一次壳就长大一圈。退掉的壳软而成型。最大体长10.7厘米。
长有一对螯足,头部有很长的触须一对,行走靠尾部反向划水。行动和头部方向相反。
生境分布生活于山地溪流或山地附近的河流中,白天隐于石块下,黄昏后开始爬山寻食。分布于松花江、鸭绿江、图门江、镜泊湖、千山附近水域。其中东北蝲蛄分布于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千山附近的水域及镜泊湖等地。朝鲜蝲蛄分布于辽宁。3
生物学习性栖息习性东北蝲蛄生态适应性极强, 对水温、水质等没有特殊要求。在江河、湖泊、水库、沟渠、坑塘、稻田、沼泽等环境中均能生长繁殖, 尤喜生活在水草丛深处; 也能在河岸、沟崖借助于鳌足造洞穴, 栖居繁殖; 可较长时间离水或穴居, 对不良环境的耐受力较强, 有避强光趋弱光及昼伏夜出的习性。东北蝲蛄为广温性动物, 较耐低温, 其生长水温为6-31℃,最适温度为13-24℃;4℃以下停食,2℃以上入洞越冬,32℃以上入深水或入洞穴避暑; 多在水底、水草及其它物体上营爬行生活, 且喜活水新水。生活在水体中的喇蛤, 当环境不适时( 如缺氧、高温、水质混浊等) 便爬上陆地寻找新的适宜栖息处。1
摄食习性东北蝲蛄为典型的杂食性动物。自然水域中贝类、小鱼、小虾、蚯蚓、蝇蛆、水生昆虫、底栖动物和高等植物的种子、嫩叶、碎叶残片、丝状藻类、有机腐屑等各种动植物性饵料均食, 人工饲养也食蝗虫、鱼粉、蚕蛹、昆虫成体或幼体、米糠、酒糟以及各种饼类和粮食。尤喜食动物性饲料, 不论鲜活腐败都食。以第一鳌足捕食大型食物, 第2、3 鳌足捕获小型食物, 猎取后迅速躲藏, 用鳌足保护, 以防被抢。摄食时间多在傍晚、日落3 小时后或天亮前, 而以黄昏为盛期。东北喇姑的耐饥力很强,10-15 天不进食仍能正常生活。在适温范围内, 随着水温的升高, 其摄食强度增加。1
繁殖习性东北蝲蛄的繁殖时间一般在5月初到8月下旬, 而以5 月2 0 日到8 月1 日前后为繁殖盛期。产卵水温为9-28 ℃, 最适水温为16-24 ℃。性成熟的雌、雄喇蛤交配前均不脱壳(其它甲壳类有脱壳现象) , 交配1-3次即可产卵, 产出的卵粘附在雌蝲蛄腹肢上孵化。刚产出的卵为桔红色, 圆球形, 直径1~2mm。随着胚胎发育的进展, 受精卵逐渐呈棕褐色。东北蝲蛄的产卵数量与亲本个体大小及性腺发育程度有关, 一般为90~40粒左右, 水温为20~23 ℃时30~35天孵化出苗。东北蝲蛄产卵数量虽不多, 但由于雌体有抱卵习性,使受精卵受到良好保护, 故孵化率仍较高。这也是该生物种群数量较大、资源较丰富的重要原因之一。1
经济价值可以食用。拽掉尾巴可以带出内脏,在头部贝壳掰开,可以去掉寄生在蝲蛄体内的寄生虫。做熟的蝲蛄,颜色鲜红,有很大的视觉冲击。营养价值丰富。东北蝲蛄的含肉率与个体规格、性别、生长季节、性腺成熟度等相关密切。为取得较好的产品质量, 提高可食部分的利用率, 掌握好采捕季节和适宜的上市规格是重要的一环。
同其它水产品比较, 大蝲蛄肌肉中粗脂肪含量均低于泥鳅、梭鱼、鳊鱼、及河蟹,表明其肉质较嫩, 易于消化;而粗蛋白质平均含量高于梭鱼、黄鳝、甲鱼、日本沼虾、河蟹和鳊鱼。天然水域中生长的东北蝲蛄, 其肝脏十分发达,包埋在头胸甲中, 群众称之为“ 黄” , 是蝲蛄特有风味之所在, 粗脂肪含量高达24.71% ~29.36%。1
人工养殖池塘养殖:主要有单养和鱼、蝲蛄混养两种模式。单养蝲蛄的池塘, 一般投放规格为25~30g的性成熟喇姑10~15kg/100 ;水草较多的池塘放养20kg/100
左右; 有树木遮荫的池塘放养25kg/100; 无水草与树木覆盖而精养条件较好的池塘, 可增加到30~45kg/100
。通过其自然繁殖, 在人工投饲、轮捕与科学管理条件下, 当年可净产蝲蛄600-900kg/100
, 规格为15~20g。
稻田养殖: 在利用稻田饲养之前, 稻田中天然分布的蝲蛄仅作为一种副产品。稻田养殖东北蝲蛄一般有两种方式, 一是稻、蝲蛄双收制; 二是只收蝲蛄不收稻, 水稻只作为蝲蛄的饲料。我国东北地区宜采用双收制, 达到稻谷、蝲蛄双丰收。在三江平原沼泽区, 秧苗返青后一次性放养规格为0.5-2g的幼蝲蛄3.7X ~4.2X只/100 ( 规格尽量整齐), 秋后可净产规格为20~25g的商品蝲蛄250~600kg/100
, 经济效益可比纯种稻提高1.7-2.9 倍。
其它养殖方式: 除利用池塘稻田养殖外, 还可开发农田排水沟渠、废旧河道、沼泽、苇塘、草塘等荒废水域资源, 充分利用这些水体中丰富的天然饵料资源, 实行混养或单养。根据第二松花江流域和桃儿河水域部分农户的养殖实绩, 可净产商品蝲蛄750~1500kg/100 。1
综合应用作为饵料增殖: 东北蝲蛄既可直接食用,还可作为鱼类饵料移植、放养到适宜的水域,增加经济鱼类产量。
加工出口虾仁: 东北蝲蛄作为淡水鳌虾的一种, 除鲜活销售外, 还可加工成鲜虾仁或冻虾仁上市, 进一步提高其经济利用价值, 并试销国外。
提取甲壳素: 东北蝲蛄肉可作为风味独特的高档食品, 其甲壳还是生产可溶性甲壳素的上等原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