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爪学名(Aloe arborescens Mill.)原产于南非,叶汁极苦。耐干旱,不耐水湿,土壤过湿容易烂根,生长速度一般,冬季较耐寒冷。
简介龙爪的学名是木立芦荟,为百合科多年生植物,茎短或明显,叶肉质,呈莲座状簇生或有时二列着生,先端锐尖,边缘常有硬齿或刺。花葶从叶丛中抽出;花多朵排成总状花序或伞形花序;花被圆筒状,有时稍弯曲;通常外轮3枚花被片合生至中部;雄蕊6,着生于基部;花丝较长,花药背着;花柱细长,柱头小。蒴果具多数种子。
茎高可达1~2米,茎上长侧芽,其形像树。叶轮生,宽3~4厘米,长30厘米左右,厚1~1.5厘米。秋冬开橙红色花。生长两年以上,单叶重40克左右,老叶药效好。在药用方面,叶子除了可以生吃、打果汁外,还可以加工成健康食品或化妆品等,内含抗癌成分, 能治疗糖尿病等,。由于容易处理,它也适合作食用的家庭菜。也可用在美容上。 由于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茎高度无法确定,属于不断生长类型。形状也不相同,有的叶片稀疏,有的则叶片叠加在一起,成塔状。多年培育的植株经常开花,而且花串较大,自下而上分批开放。历史:
木立芦荟得到重视、发展、研究得益于“二战”时期,其中惊人发现是美国在日本长崎和广岛投下的两颗原子弹,大量的幸存者被原子弹同位素辐射灼伤。在任何药用医治无效的情况下有人用“木立芦荟”涂抹伤口,奇迹惊人出现,伤口愈合的又快又好,比其它药物再生速度快两倍,伤口处不留痕迹。从此日本和美国进行了科学研究,日本的科学家主要研究“木立芦荟”,它不仅含有高效抗癌的成份,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而且还无副作用。美国的专家主要研究“美国库拉索”称芦荟为“天然清毒王”能增强人体新陈代谢。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用芦荟作为烧伤,放射性灼伤药,还认定用芦荟使皮肤组织新生和康复是非常有效的。1
栽培要点温度龙爪适宜长在高温热、高湿度的环境,土壤则可采用易排水或沙质培土,一般采用播种或扦插的方式培育幼苗。其育苗温度以20-28℃为佳,最高不要超过30℃,最低不可在12℃以下,因为过低的成长温度会使得其叶子掉落,影响其可观性,因此在冬季5℃以下时一定要对其进行防寒保温。
光照同许多植物一样,龙爪也需要充足的光照,但是在夏季不可长时间接受强光照射,否则会出现黄叶和掉叶现象,因此在春夏两季要进行适当的遮阴,秋冬两季光照不强,可采用一些增加光照的方法。
肥水春季和秋季并不是极端天气的时期,其土壤可干可湿,冬季又寒又干,生长比较缓慢,土壤一般比较干,夏季酷热,需要不断浇水给予降温和补充水分,故以湿性土壤为主。因4-10月为其生长旺盛期,可每隔15天左右施一次肥。
土壤土质使用泥炭土,腐叶土加一点基肥或者沙土都可以栽培。保证土质的透气性及排水性良好。
病害防治龙爪易患炭疽病和叶斑病,在虫害方面,也易受到潜叶蛾、红蜘蛛、介壳虫、蓟马等的危害,所以,需加强防治,必要时喷涂一些农药。2
功效与作用含有许多宝贵的营养素,包括维生素、矿物质、酶、油脂(脂肪)、氨基酸和具有治疗功效的粘多糖。在化学组成中含量最大的有效成分是芦荟宁、芦荟大黄素、芦荟苦素、芦荟多糖、芦荟皂甙,同时也有多种氨基酸、有机酸、纤维素、活性物质、酵素物质、微量元素等。已发现营养素(多糖和氨基酸)70种、有机酸20种、矿物质20多种、烷烃类30多种、酶10多种等。
1、通便利肠:芦荟能促进动物的大肠蠕动,而对小肠影响不大,因此证实了芦荟的泻下作用的主要部位在大肠,而起作用的化合物是芦荟细胞内所含的蒽醌衍生物。
2、强心降压:芦荟茎中的提取物有降压作用,提取的柠檬酸钙是强心剂。
3、促进免疫:芦荟有免疫刺激能力,它可刺激白细胞DNA的快速合成,还可刺激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细胞快速增生,既可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又可促进坏死细胞脱落,对创伤有促进愈合的作用。
4、拮抗肿瘤:芦荟含有抗肿瘤的活性物质,可抑制肉瘤S180和艾氏腹水癌的生长。芦荟中的芦荟素A是一个高分子糖蛋白,具有显著的抗癌作用,主要抗致纤维肉瘤和淋巴细胞白血病。
5、抗菌消炎:芦荟有抗大肠杆菌、绿脓杆菌,须发癣菌等菌类的活性,而其醇浸液对人体结核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
辨别龙爪和芦荟的方法1、从叶子形状
叶子像爪子的就是龙爪(木立芦荟),鳞茎近球形,外被紫褐色薄膜,叶基生,狭条形,深绿色,背部有粉绿色带。芦荟的叶子针形或叶短宽,边缘有尖齿状刺。4
2、从叶断面看
龙爪叶断面呈V形,叶面无斑点,叶缘齿刻明显,单叶较小。芦荟的叶比龙爪宽。
3、从花序看
龙爪的花序伞形花序顶生,有花5-7朵,红艳奇特,花瓣反卷如龙爪。芦荟的花序为伞形、总状、穗状、圆锥形等,色呈红、黄或具赤色斑点,花瓣六片、雌蕊六枚。花被基部多连合成筒状。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玉峰 - 副教授 - 辽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