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米,又名沙蓬,生长于干旱、 半干旱及半湿润地区流动沙丘和裸露沙地上, 沙米具有悠久的民间食用历史,是我国沙区传统的野生食用植物。1
形态特征植株高14~60厘米。茎直立,坚硬,浅绿色,具不明显的条稜,幼时密被分枝毛,后脱落;由基部分枝,最下部的一层分枝通常对生或轮生,平卧,上部枝条互生,斜展。2
叶无柄,披针形、披针状条形或条形,长1.3~7厘米,宽0.1~1厘米,先端(渐尖具小尖头,)向基部渐狭,叶脉浮凸,纵行,3~9条。穗状花序紧密,卵圆状或椭圆状,无梗,1~(3)腋生;苞片宽卵形,先端急缩,具小尖头,后期反折,背部密被分枝毛。花被片1~3,膜质;雄蕊2~3,花丝锥形,膜质,花药卵圆形。果实卵圆形或椭圆形,两面扁平或背部稍凸,幼时在背部被毛,后期秃净,上部边缘略具翅缘;果喙深裂成两个扁平的条状小喙,微向外弯,小喙先端外侧各具一小齿突。种子近圆形,光滑,有时具浅褐色的斑点。花果期8~10月。2
分布范围产东北、河北、河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西藏。喜生于沙丘或流动沙丘之背风坡上,为我国北部沙漠地区常见的沙生植物。分布于蒙古和苏联。2
栽培技术播种时间沙播种时间一般以春季4月下旬,夏季5月中上旬为宜。3
土壤要求选择疏松的沙土、砂壤土,沙蓬原为野生植物,浅根性,主根很短小,侧根发达,向四周延伸,多分布于沙表层。具有极强的抗逆性和抗旱性,耐贫瘠,对土壤肥力要求不高,可在中等肥力以下的偏沙性土壤种植。沙地栽培可不施肥,也可施入腐熟的农家肥1000kg/667m2,底肥施入5kg/667m2的磷酸二铵为宜,所施肥料应符合NY/T496规定。施肥后进行深翻,使肥料和表土混合均匀,整细耙平。在垄面中间铺设滴灌管。3
播种方法采用种子直播,播前不需处理,人工驯化栽培沙蓬生长环境适应性强,植株生长高,株展宽,为了便于通风透光,采用以下株行距。春季栽培:采用株行距为60cm×60cm为宜。夏季栽培:采用株行距为50cm×50cm为宜。3
由于种子具有休眠特性,沙蓬出苗率低,人工种植可加大播种量,播种量为0.5~1kg/667m2。播种方法采用穴播,穴深1~2cm,每穴播10~15粒种子,播前浇足水,待沙土用手捏指缝间无滴水现象,松开手掌湿润时即可播种,播种后覆盖湿沙。由于沙蓬苗细,顶土力弱,在顶土出苗期间需保持沙土湿润松软以利于出苗,播后出苗前,如墒情好,不宜浇水,以免沙土板结和降低地温,但若地干,应即浇浅表水,确保出苗和出全苗。为防止表层沙土水分蒸发快,不利出苗,用覆盖物或杂草覆盖看不到地面为好。沙蓬出苗慢,气温高时15d出苗,气温低时20d出苗,出苗后可以除去覆盖物。3
间苗当沙蓬幼苗第一片真叶中间长出一对分枝时,进行间苗,间苗时去小留大,去弱留强,每穴留一株,间苗期同时进行中耕除草。3
肥水管理沙蓬虽然是抗旱植物,但对水分要求较高,水分满足时生长发育快,长势强,全生育期要根据土壤墒情及时灌水,灌水以浅灌为宜,苗期一般20d灌一次,开花到灌浆时要及时灌水,以满足籽粒灌浆所需水分。
沙蓬生长在流动半流动的纯沙地,野生条件下全生育期对肥料要求低,人工种植对土壤进行整地耙耱时施入腐熟的农家肥1000kg/667m2,底肥施入磷酸二铵5kg/667m2为宜,生育期根据沙生长情况,在营养生长期进行施少量的碳铵3~4kg/667m2为宜。3
病虫害防治目前还未发现病虫害,在栽培过程中采用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发现病虫危害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3
主要价值饲用价值沙蓬在荒漠及荒漠草原地区,是重要的饲用植物。骆驼终年喜食,有些牧民认为是骆驼的催肥牧草之一,山羊、绵羊仅采食其幼嫩的茎叶,牛和马采食较差,也仅吃幼嫩部分。开花后适口性降低,各种家畜不食或少食,干枯后骆驼、羊仍采食。种子可作精料,补饲家畜,或磨粉后熬成糊状,作为幼畜的代乳品。冬,季植株保存不良,因干枯的植株较脆弱,易折断。沙蓬的群体如不遭扰动,则保存较好。冬季为牲畜主要采食牧草。若8月肝花以前刈割调制干草,枝叶嫩绿,营养价值高,大小家畜皆喜食。4
药用价值1、降血糖作用
临床观察证实,17位高血糖患者(其中糖尿病患者5人)自愿服用沙蓬浸膏一周后发现血糖指标下降者人数为13人,其中糖尿病患者3人。服用三周后12例高血糖患者中空腹全血血糖小于等于6.2mmol/L、血浆血糖小于等于6.8mmol/L的有8人,5例糖尿病患者中空腹全血血糖控制在7mmol/L以下者4人,患者自诉良好。5
2、抗氧化作用
沙蓬水提物能有效升高大鼠血清SOD活力,能降低MDA的活性,表明沙蓬水提物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5
3、治疗肺胀
据《中华本草》中记载,沙蓬的种子能健脾和胃,消食调中。治饮食停滞,胸痞腹胀,呕吐泻痢,产后癖血腹痛,腹大坚积。包玲丽制备了一种含有东庙子的中药组合,患有肺胀的35个病人服用该中成药每日3次,疗程为30天。依据全国肺胀临床专业会议的诊断标准评价发现,治疗有效人数为33人,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4.29%,优于所选取的阳性药头孢拉定。5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赵磊 - 副教授 - 中国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