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超远程鸽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基本情况

能放飞1500公里以上归巢的信鸽。

是指能从1500公里及以上距离外放飞归巢或者能繁殖出完成上述比赛的子代的信鸽群体。国外称为超长距离或者隔夜长距离信鸽,因为这样距离的比赛,一般不能当天回归,鸽子需要在野外独自生活、飞行数天到一个月以上。超远程鸽有很强的记忆力以及不死必归的顽强性格。我国20世纪是开展超远程比赛最好的国家,从1979年上海、江苏等三省一市联合进行的玉门关联翔开始风靡全国。甚至到了称呼超远程信鸽为“国血”的程度。

外貌特点一般其体型中等偏大,骨骼粗且轻盈,胸骨平坦略长,肌肉柔软、有韧性但不丰满。羽色多样,矮脚短颈,头型偏粗大,鼻泡较硬气,眼睛干老厚实,油亮有神,其黄眼者如李鸟,橙黄发红,西翁者褐黄带绿,吴淞鸟姜黄、枯黄居多;其桃花者面砂似杨梅色,底砂如烟灰。与数千公里级的鸽种相比超远程鸽种的底砂较粉厚,中粗砂偏多,眼志宽、前角发达,面砂较高。超远程鸽的双翅最为重要,其臂膀较长且厚,收拢时包紧躯干,特别发达。羽条长,覆羽宽,是其特色。尾羽略长、较宽,且下压,平衡感好,抓在手中平坦、舒服。鸽子脾气不急躁,很贴顺,但一撒手又十分警觉和神气。1

特征外形特征1、赛鸽能从超远距离归巢并获得名次,相貌的出众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的具有鹰似的凶态,嘴壳生的前尖后粗。鼻根部位克紧,眼皮纵皱,头颈粗状,各部位显得紧凑协调。性格既聪明文雅,又敏捷,又有狐狸般的狡黠诡谲活跃的形态,同时举止大方,神气而傲慢。

2、鸽眼的特色,占有很大的比例。虹膜上砂粒颜色明显清晰,眼志部分环绕或全部环绕着瞳孔,深色、宽阔的眼志常常是超远程信鸽的标志,粗粒子是表示长距离飞翔能力体现。面砂色素干老、鲜艳、光亮,眼球在外来光照反射下,炯炯有神,闪闪发光,面砂含有油份也是超远鸽的表现特色。

3、体型,龙骨坚固强韧,耻骨夹得紧,外型上具有明显的流线状,前胸发达,后身饱满并有强韧的弹性。

4、羽毛紧贴身,不断会在羽毛表面产生粉末,具有良好的抗雨性能,后尾收紧,成为剑式尾。

5、条羽带有较大的圆角,羽翅大,羽轴粗而韧,并富有弹性,副羽长大。

6、超远程鸽的血统信鸽,它的上代必有超远程鸽,当然在育种的过程中,要有正确的选择。特别是延续性的变异,淘汰劣质变质,保存有利变质,逐代选择累积适应超远程的种鸽。2

性格特征1、能经受反复竞赛,反复归巢

2、能经受恶劣天气2

3、能识别复杂地理、地貌2

4、聪明警觉,智力水平高,能躲避天敌和人为伤害2

5、抗病抗饥寒交迫能力强2

“国血”20世纪至21世纪初,中国的信鸽爱好者十分钟爱超远程赛事及其优胜鸽,甚至称之为国血,表示是中国人自己建立的赛鸽品种和血统。22

但是国血一词在中国鸽界是颇受争议的用语。在信鸽刊物和信鸽网站、包括中华信鸽杂志在内,均有两种对立的观点。在专栏作家中更不例外。
对于国血一词的出现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以“国内鸽”区别于“国外鸽”(“外血”)的一种说法。即: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洋鸽” 进入国内、与大陆的老品种信鸽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为示区别,信鸽界对洋鸽给予了“外血”的称呼,相应对大陆的老品种信鸽给予了“国血”的称呼。另一种是:为了纪念李梅龄汪顺兴等人在育鸽上的成就。国血是经老一辈养鸽家培养出的一批如李种等超长距离的赛鸽。
袁民先生在《“国血“是历史陈迹!》说:“国血”是指那个年代以李梅龄、汪顺兴为代表的鸽子品系。这个概念有二点特别重要:一、是“那个年代”而非其它任何时期;二、是以李梅龄、汪顺兴为代表的那些鸽子品系。也就是说只有在那种历史背景下才能出现那些人物和那些鸽子,后人为了怀念那段历史称之为国血。国血不是品系,李鸟、汪种算是品系,所以国血的称谓有严格的限止。后人有李鸟、汪种,但绝对没有国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