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苔(学名:Brassica parachinensis L. H. Bailey )是十字花科,芸苔属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50厘米,全体无毛;叶片长椭圆形或宽卵形,顶端圆形,叶柄白色或绿色,总状花序顶生,呈圆锥状,花浅黄色,种子球形,紫褐色,有蜂窝纹,花期4月,果期5月。
中国各地栽培。长日照植物但多数品种对光照长短、要求不严格,其生长发育主要受温度的影响,其中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适温下都都能正常生长。
菜苔作蔬菜食用。主食部分为花苔, 品质柔嫩。风味佳,是著名的特种蔬菜。
(概述图参考来源:)
形态特征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30-50厘米,全体无毛;茎直立或上升。基生叶长椭圆形或宽卵形,长6-8厘米,宽2-3厘米,顶端圆形,全缘,有宽中脉及显明侧脉;叶柄白色或绿色,长3-4.5厘米,稍具边缘;下部茎生叶和基生叶相似,宽卵形,叶柄无边缘,不抱茎;其他茎生叶卵形、披针形或窄长圆形,除顶部叶外皆有叶柄且不抱茎。总状花序顶生,呈圆锥状;花浅黄色,长约1厘米,授粉后长达1.5厘米;花梗细,和花等长或较短;萼片长圆形,长3-4毫米,直立开展,白色或黄色;花瓣长圆形,长约5毫米,顶端圆钝,有脉纹,具宽爪。长角果线形,长2-6厘米,宽3-4毫米,坚硬,无毛,果瓣有明显中脉及网结侧脉;喙顶端细,基部宽,长8-12毫米;果梗长8-30毫米。种子球形,直径1-1.5毫米,紫褐色,有蜂窝纹。花期4月,果期5月其。1
生长环境菜苔属长日照植物但多数品种对光照长短、要求不严格,其生长发育主要受温度的影响,其中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适温25-30℃,叶片生长适温20-25℃,花薹形成适温15-20℃,一般在月平均气温11-28℃的条件下都都能正常生长。
分布范围中国各地栽培。模式标本采自亚洲东部。1
繁殖方法**播种期:**中国衡水地区播种期为6月上旬至8月中旬,从7月上中旬至9月中下旬开始收获,从播种至初收仅30余天。以后分期采收侧苔,可连续收10-20天,生育期40-50天。如为了安排茬次或加茬种植也可一次收获。
**播种:**菜苔可直播,也可充苗移栽,在夏秋高温多雨季用直播栽培。撒播每亩用种量500-600克左右,播种后用覆盖物遮阳以预防高温多雨天气。当子叶出土后立即揭开覆盖物以避免闷苗。出苗后在第1片真叶展开时追一次肥,随即浇水,3片真叶时及时间苗,当子叶长至4-5片时定植。株行距13×15厘米。在苗期追肥2次,水分以保持畦面湿润为准。为降低土壤温度,利于幼苗生长,苗期早、晚要淋水。
栽培技术1 播期安排菜苔播种弹性大,露地栽培于4月上旬至10月下旬均可播种;本试验选择在九月下旬播种,播种方式撒播为主,每100m2用种150g,用种500g/667m2。要求播种均匀。育苗移栽。2
1 育苗床准备:苗床要选择地势平缓、向阳、灌溉方便、杂草、杂质少、肥力高蔬菜地或稻田土为宜。做床前清理杂草翻细耧平,按施经充分腐熟的有机肥5~6kg/m2,加50g研碎的硫酸钾型蔬菜专用复合肥施足底肥,犁耙时做到肥土均匀混合、床土细碎,整厢时厢面要耙平踩实,为便于管理,苗床宽1.2~1.3m为宜,苗床长度可因地势而定,同时预备足过筛好覆盖土。
2 播种:选择粒大均匀、发芽势好、发芽率高的种子,播种前厢面淋足水,做到厢畦充分湿润,然后均匀播种,播后覆盖上0.3cm厚度的经过筛选好的细土,再充分淋水,完成播种后在畦面平铺上地膜或支小拱棚以保温、保湿。
3 苗床管理:播后一般2~3天可出齐苗。注意查看温湿度,及时揭膜通风防灼伤苗,当苗达3片真叶龄期时,进行间苗、均苗、移密补稀工作。肥水管理:出苗后从第1片真叶展开时即追施1次提苗肥,以后每隔4~5天施追肥1次。追肥以氮肥为主,可用稀人粪尿加适量尿素浇施。它较耐湿而不耐干旱,播种后要保持土壤湿润,确保全苗。夏秋季节在播种后可用稻草等覆盖保湿,出苗后应结合追肥搞好抗旱保苗,遇雨仍需及时排水防渍;发现畦面土壤发白时,要及时补水。发现潜叶蝇、蚜虫等害虫,要及时防治。
4 移栽:当苗龄20~25天,即可进行大田移栽,为保证收主苔后还能继续采收侧苔以增加产量,移植时应适当疏一些。栽植密度一般掌握在株×行距40cm×45cm,定值9 000~10 000株/667m2即可。在定植前,结合整地每亩施入充分腐熟有机肥5 000kg、蔬菜专用复合肥50kg。采取开垄起厢方式种植,以厢面宽1.2m,厢高0.2m,沟宽0.4m为标准。
2 肥水管理该品种较耐肥,生长速度快,因此,充足的肥水供应是夺取优质高产的关键。要重施底肥,施腐熟人粪尿或猪粪肥1 000kg/667m2,施过磷酸钙25kg/667m2、高含量复合肥50~60kg/667m2。在大部分植株主茎采摘后要猛追1次接力肥,促进侧苔快发壮发。2
3防治病虫害菜苔较抗病虫,但在高温季节种植仍要加强对虫害特别是菜青虫、小菜蛾和蚜虫的防治,要注意合理用药,培育无公害蔬菜。防治菜青虫和小菜蛾可选用溴氰菊酯喷治,蚜虫可用吡虫啉防治,采收前20天停止用药。2
4 适时采收菜苔以采收主苔为主,当苔高与株高齐头时为最适宜的采收期。未及齐口则太嫩,产量较低;过迟采收则太老,品质变差。如要留收侧苔,应在基部留2~3片叶采摘主苔,侧苔不宜过多留用,否则苔茎纤细品质差。采收时,可用小刀从茎伸长处切断。收获菜苔宜在早晨无露水后进行,收后在上面覆盖一层湿毡布保持湿润。一般早熟种收获期较短,迟熟种收获期较长,最长为10~15天。出口菜苔采后需及时预冷,保证货架鲜嫩。2
繁殖方法中国长江流域及苏州地区一般早熟品种于8-9月播种育苗,中熟品种在9月左右播种,晚熟品种于9-10月播种。播种过早,易发生病毒病和软腐病;播种过晚,叶片少,生长量不足,菜薹产量低。育苗床宜采用砂壤土或壤土,每亩苗床播种0.5-0.75千克,可供1-1.2公顷大田定植。育苗期自真叶开展后可分批间苗1-2次。结合间苗进行追肥。每亩追施尿素2-3千克,以促进幼苗生长。苗龄一般以25-30天为宜,但不宜过长。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少斌 - 副教授 - 长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