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衣鱼虫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衣鱼虫,为衣鱼科昆虫衣鱼的全虫,又名白鱼、曋、铰剪虫、壁鱼,是家庭害虫,分布于我国广大地区。在野外常栖息于树叶、石块下或青苔上,在室内则潜藏于书柜、衣柜中,蛀食书籍、衣服。成虫产卵于缝隙中,生长2~3年即可繁殖下一代。衣鱼身体扁长,全长约1厘米。身披灰色鳞片,头前方和侧下部位有银白色长毛。复眼大而突出,由许多小眼聚合而成,呈棕黑色。1

这类昆虫大多数是室内干储物的蠹虫,常出没于衣柜,蛀食衣物、故名衣鱼。其实,衣鱼更是世界性的书籍蠹虫,啮纸蛀书,是各地图书馆里普遍存在的最主要的害虫。在我国,图书馆里最常见的衣鱼是毛衣鱼、家衣鱼和台湾衣鱼等若干种,这些不同种类的衣鱼在形态特征上只有极细微的差别,所以对于不具有昆虫分类专业知识的人来说,凭肉眼看衣鱼,似乎就只有一种。2

外形不计肢体,衣鱼的身长约一厘米。触角又长又嫩,只有三节体节有足;脱皮三次后,银灰色的鳞片便会长成,使其身体带有一种金属般的光泽。

头部有细长30节以上的丝状触角,多数有明显的小型复眼,腹部有三对能疾走、跳跃的脚,行动敏捷,尾部有三根尾巴,因此被称为“总尾目”或“缨尾目”。

生长习性按不同生活环境而定,衣鱼从幼虫变成虫需要至少四个月的时间,不过有时候发育期会长达三年。在室温环境下,大概一年就发育为成虫,寿命约为两到八年。一条衣鱼的一生里会经历大约八次脱皮;不过衣鱼不断生长,一年脱皮四次也不足为奇。当温度在摄氏25至30度,雌虫就会在物件的裂缝里产大约一百颗卵;可是在寒冷或干燥的环境下,衣鱼是不会繁殖的。

衣鱼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特征、食性特点等方面都很相似,个体生活史中没有蛹期,比较原始的无翅昆虫都有这些特点。衣鱼生性活泼,善于爬行,畏光趋暗,白天隐蔽在书堆、书页、缝隙等暗处,晚上出来活动,受亮光刺激会迅速逃离,躲进暗处。衣鱼主要蛀食图书的纸张、也啮食图书的浆糊干渍、装订棉线等,不直接饮水,也无处饮水。可想而知,这些含水率极低的纸书,既是衣鱼的食物,又是唯一的水分来源,可见它的耐旱性。2

食物衣鱼爱好的食物为充满淀粉质或多糖的物品,如:胶水里的葡聚糖、浆糊、书籍装订物、照片、糖、毛发、泥土等。可是它们对棉花、亚麻布、丝和人造纤维等也毫不抗拒,甚至连其他昆虫尸体、自己脱的皮也是照吃如饴。饥饿时甚至连皮革制品、人造纤维布匹等也吃。不过衣鱼能够挨饿数个月,身体机能也不会受任何伤害。

生活环境如斑衣鱼(Thermobia domestica)一样,衣鱼出没于人类聚居地。家居里的各种地方,如冰箱底部、开暖气的浴室、地砖的裂缝里都可能会有衣鱼的踪影。衣鱼喜欢咬破书籍、纤维及纺织品。而斑衣鱼则喜欢如面包店等更温暖的环境,它们非常喜欢进食面粉和面包,不过也会进食动物制品。

繁殖交配时,雄虫跟雌虫会到处窜动。雄虫会产下一个用薄纱包住的精囊;由于生理状态成熟,雌虫会找到该精囊,拾取作受精用。

天敌衣鱼最有名的天敌是蠼螋。

衣鱼为防止蜘蛛、蝇虎等天敌捕食,停息时总是不停地摆动着尾梢,诱使天敌将注意力集中到尾梢上来,当尾巴被抓住,分节的尾毛即断掉,身体便可乘机逃脱。

防治化学措施化学措施主要是指用化工合成的农药杀虫剂来杀灭害虫。图书馆的情况特殊,杀虫剂不能直接喷洒到衣鱼身上。也不宜将杀虫剂喷洒到衣鱼的食物(图书)上让衣鱼吃下后产生胃毒作用,比较可行的化学措施是用熏蒸剂进行熏蒸。熏蒸要在密闭、狭小的室内持续一定的时间才会有比较好的效果,熏蒸后必须通风透气一定的时间才能让有毒气体散完。所以,图书原架不动,就地熏蒸是行不通的,必须将图书下架,运到专门的熏蒸室进行熏蒸后再运回书库上架,也就是说,熏蒸一次的工作量不小。熏蒸持续时间一般为24~72小时,熏蒸对衣鱼的幼虫和成虫的毒杀效果一般都很好,毒杀率可接近100%,但是对卵的毒杀效果不太理想。农药熏蒸的安全风险比较大,如毒气泄漏、工作人员不慎吸入中毒或皮肤受刺激产生过敏反应、高浓度毒气易燃易爆、毒气分子被图书吸附留下残毒污染等等。另一个可以考虑的化学措施是用毒饵诱杀衣鱼。毒饵对衣鱼的毒杀率远远低于熏蒸,因为只有吃到了毒饵的幼虫和成虫才会中毒死亡,对卵则无效,所以毒饵不能用来控制、扑灭暴发的虫灾。但是用毒饵杀衣鱼,工作量小,技术要求不高,经济成本也低,可以作为一种常年使用的辅助性预防措施。2

物理措施冷冻杀虫可以算是一种比较可行的物理措施。一般的图书馆并不具备大规模冷冻杀虫的基本设施———冷冻室,但是可以通过租用附近肉类加工厂、屠宰厂的冷库来解决这个问题。冷冻不仅能杀死成虫和幼虫,还能杀死虫卵,而且杀死率是100%。冷冻杀虫的成本低,主要是图书搬运费和冷库租用费,有报道说,平均摊到每册图书的费用只有1分钱。冷库的相对湿度比较高,图书会轻度受潮,冷冻处理后应立即置于干热通风环境中,切忌曝晒,所以最好在夏季干热的日子里进行冷冻杀虫。2

另一方面,夏季是昆虫抗寒性最差的时期,最容易冻死。经冷冻后,图书里的衣鱼连卵都死绝了,如果同时又做好图书馆室内、书架上、书橱里的衣鱼及其卵的灭杀、清除工作,那么应该在今后好几年里都会不容易看见衣鱼的踪影了。物理措施中有些简单的人力手工办法往往被认为太原始、工效低而不考虑作为主要的防治手段,但是可以考虑作为辅助手段,有时效果还是不错的,而且条件再简陋的图书馆也能做到。如人工翻扫衣鱼,对数量不多的珍本、善本的防虫保护是有良好效果的。如果衣鱼数量不多,没达到马上非治不可的虫口密度,可以在开春回暖(日最高室温升至20℃以上)后在室内衣鱼可能会经过的虫路上放置市售的粘蝇纸,衣鱼爬到纸上就会被粘住,此法可作为常年的防虫控虫辅助性措施。2

害虫管理措施“害虫管理”是上世纪后半叶提出的概念,具体到图书害虫的管理措施,就是合理调整日常管理工作,改革传统做法,营造不利于害虫滋生、发展、传播、猖獗的生态环境,达到预防虫害的目的。大多数有一定规模和较长历史的图书馆都会有一些比较珍贵的藏书需要妥善保藏,通常的做法是保藏于比较密封的书橱里,橱里再放些樟脑丸和吸潮剂,尽量少开橱门,这样就可以确保这些藏书长期不霉不蛀。橱内放置的樟脑丸有点学问,樟脑丸有天然樟脑丸与合成樟脑丸之分,天然樟脑丸是从樟树枝叶中提炼出来的有芳香清凉气味的有机化合物,而合成樟脑丸含萘或者对二氯苯,价廉,有强烈的煤焦油气味,对人体健康有害,长期使用会使纸张变脆。天然樟脑丸与合成樟脑丸都是以挥发出来的气体杀虫或驱虫,效果差不多。樟脑丸挥发的气体比重略大于空气,因而在橱内会向下沉积,所以樟脑丸应置于橱内上方为好。樟脑丸也可以算是熏蒸剂,高浓度的樟脑气体能熏死某些昆虫,但是对于活泼善动的衣鱼而言,在低浓度时它就走了,没有机会熏死它,只能体现驱虫作用。樟脑丸颗粒随挥发逐渐变小,直至消失,所以隔一段时间就需要添加一点樟脑丸。2

害虫容易大量滋生、聚集的场所称为虫源基地,清除虫源基地是预防各种虫害的重要管理措施之一,预防图书馆里的衣鱼也不例外。

随着电脑集成管理技术的普及,现今大多数图书馆已不再使用卡片来检索图书。许多图书馆对弃之不用的卡片柜可能成为衣鱼的虫源基地认识不足,并没有及时处理掉卡片,让装有卡片的卡片柜闲置于离书库很近且没有隔离措施的地方,甚至就置于书库内的一角。卡片的厚纸本来就比较招衣鱼,卡片又间隙宽松,便于衣鱼栖息和通行,再加上卡片废弃不用、长期静止,卡片柜长期不开,柜内长期黑暗,日久必然会成为衣鱼集中取食、产卵、越冬的场所。随着图书馆管理技术进步,检索卡片无用了,就应该作为废纸处理掉。如果有必要保存,就应该隔离存放,定期熏蒸或放置樟脑丸驱虫。旧报纸也容易成为衣鱼的虫源基地,也应该隔离存放,定期熏蒸或放置樟脑丸驱虫。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玉峰 - 副教授 - 辽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