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芥叶蒲公英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芥叶蒲公英为菊科蒲公英属的植物。又名大叶蒲公英,分布在俄罗斯远东地区,乌苏里以及中国大陆的黑龙江、内蒙古、辽宁、吉林等地,常生于林缘、河边和路旁。它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钙、铁、磷, 尤其是胡萝卜素和铁的含量为普通蔬菜的2~3倍。蒲公英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作用。在临床上, 对治疗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烧、胃炎、肝炎等有一定的效果。它不仅是常用中药材, 也是市场上深受欢迎的特种蔬菜。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

叶宽倒披针形,或宽线形,似芥叶,长10-35厘米,宽2.5-6厘米,羽状深裂或大头羽裂半裂,基部渐狭成短柄,具翅;侧裂片正三角形或线形,常上倾或稀倒向,全缘或有小齿,裂片间无或有锐尖的小齿;顶端裂片正三角形,极宽,全缘。

花葶数个,高30-50厘米,较粗壮,疏被蛛丝状柔毛,后光滑,常为紫褐色;头状花序直径达55毫米;总苞宽钟状,长22毫米,基部圆形或截圆形,先端具短角状突起;外层总苞片狭卵形或线状披针形;内层总苞片线状披针形,先端带紫色;花序托有小的卵形膜质托片;舌状花黄色,边缘花舌片背面具紫色条纹。

瘦果倒卵状长圆形,淡绿褐色,长约4毫米,上部具刺状突起,中部有短而钝的小瘤,下部渐光滑,顶端略突然缢缩为圆柱形喙基,长0.5-0.7毫米,喙长10-15毫米;冠毛白色,长7-9毫米。

花果期4-6月。1

分布范围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东部、河北东部等。生于河边、林缘及路旁。模式标本采自吉林长春。1

主要价值【药 名】:芥叶蒲公英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芥叶蒲公英的全草。
【相关药材】朝鲜蒲公英,雾灵蒲公英,细裂蒲公英,丽花蒲公英,红梗蒲公英,多裂蒲公英,光苞蒲公英,亚洲蒲公英,白花蒲公英
【功 效】:清热解毒、除湿利尿。
【主 治】:用于咽喉痛、痈肿、疔毒、乳痈、肺痈、肠痈、大头瘟等热毒壅盛者。用于湿热黄疸、小便淋涩痛。
【性味归经】:甘、苦,寒。入肝、胃二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一10克。外用:适量捣敷患处,鲜品尤宜。
【动植物资源分布】:分布东北、内蒙古、陕西。
【拉丁名】:Taraxacum brassicaefolum Kitag.
【考 证】:始载于《东北植物检索表》。2

种植管理1 种子采收及处理1 品种选择:

蒲公英的种类全世界大约有120多种, 生长在东北的蒲公英被中国科学院的专家命名为东北蒲公英。东北蒲公英, 叶倒披针形, 长10~30厘米, 花葶多数高10~20厘米, 头状花序直径25~35毫米;总苞长13~15毫米;瘦果长椭圆形, 麦秆黄色, 长3~3.5毫米, 喙纤细, 长约8~11毫米;冠毛污白色, 长8毫米。花果期4~6月。东北蒲公英, 抗逆性强, 品质好、产量高, 适合冬季的栽培环境及人们的饮食习惯, 我国东北地区利用温室栽培蒲公英, 应首先选择这种蒲公英品种。3

2 种子采收:

蒲公英是多年生宿根性植物, 二年生植株就能开花结籽, 初夏为开花结籽期, 每株开花数随生长年限而增多, 有的单株开花数达10个以上, 开花后13~15天种子即成熟。

在东北一般5月初到6月中旬都有野生种, 可到荒山荒坡采集野生的蒲公英种子。采收的时间一般在上午8、9点钟最好, 最晚不要超过11点, 因为中午和下午种盘已经干燥, 接近成熟的种子容易开裂。更不要等花盘开裂时采收, 否则种子极易飞散失落损失较大。要采八至九分成熟的种子, 标准是当花盘外壳由绿变为黄绿色, 种子由乳白色变褐色时即可采收, 一般每个头状花序种子数都在100粒以上。蒲公英种子千粒重为2克左右。

3 种子处理

将采摘的蒲公英花盘种子用丝袋装好, 放到通风阴凉处后熟1~2天, 待白状花絮基本吐出时进行晾晒。将经后熟的花盘白状花絮基本吐出时的种子, 选择一处光照充足无风的棚室内摊开使其花盘全部散开并使其干燥。将散开的带有棉絮状绒毛的种子放到筛孔在5~10毫米的筛子上用手在网筛上揉搓, 搓掉棉絮状绒毛, 种子脱落到网筛下面。将脱落下种子进行风选去掉较轻杂质, 然后再用筛选去掉风选没有去掉的较大杂质晒干后备用。4

2 整地施肥1 清洁棚室:

不管是新建棚还是轮茬棚, 要将棚内枯枝败叶及杂草彻底清除出棚外, 特别是杂草一定要清除干净。免得遗落草籽增加田间劳动强度。

2 施肥、翻耕平整土地:

将清洁好的棚室土地, 每1000平方米施入3000~5000千克腐熟的优质农家肥, 最好是腐熟好的鹿粪, 将农家肥散铺到土壤表面, 然后用旋耕机翻耙、旋耕深度在15厘米左右, 使粪肥与土壤充分混均, 田间土壤要平整细腻, 坷拉尽量要小、田间要平整以利于播种。如果农家肥少, 可酌情施用一些化肥, 每1000平方米施用复合肥15千克。如果地面不平整可人工将地搂平待用。

3 田间播种蒲公英植株生育时间越长, 其根系就越发达, 后期植株生长也就越繁茂, 产量越高, 质量越好。所以尽量早播种, 经过我们多年的栽培试验长春地区以8月中旬播种较好。由于是敞棚播种, 播种要选择无风或微风天气进行, 以免种子被风吹跑, 播种可采用仿野生方式, 不作畦、不起垄、采用平播、满撒方式。播种前如果土地坷拉较多或不平整, 可用耙子搂平扒细后再播种。播种量一般每平方米3克左右, 可出苗1000~1500株。播种后用微喷浇透水, 注意不要大水漫灌或大水冲灌, 以免将种子漂浮到低洼处集堆, 同时水一定要浇透使种子与土壤充分粘合, 覆盖土壤, 一般从种子播种到出苗需15天左右。

4 田间管理1 水分管理:

蒲公英虽然抗旱能力较强, 但缺水会影响植株正常生长, 根系发育不好, 会直接影响蒲公英的产量。所以, 蒲公英在生长期不要过分干旱, 要及时浇水保持田间土壤适当湿度, 温室人工栽培蒲公英, 播种时一次浇透水后一般不需浇水。由于是揭膜敞棚栽培且此时正处在8~9月份, 降雨就可基本满足蒲公英苗期水分需求, 如遇到干旱一定要浇水, 否则根系发育不良, 会影响后期产量。

2 田间除草:

当蒲公英出苗后其它杂草也相继出土, 当幼苗2~3片真叶时, 幼苗根系基本扎牢, 这时要及时进行田间除草, 可结合除草进行第一次轻微间苗。以后要随时检查田间杂草生长情况, 及时进行田间除草, 除草的同时进行间苗, 防止由于植株过密, 影响后期的品质及商品性, 苗间距一般在2厘米左右为宜, 一般在上冻前要进行2~3次田间除草。

3 割叶养根:

蒲公英根系的好坏, 直接影响以后的产量与品质。所以, 养好根是温室人工栽培的关键问题, 蒲公英在8月份播种后, 到9月下旬至10月初, 这时蒲公英生长繁茂叶片肥厚, 是蒲公英营养生长的旺盛期, 此时市场上蔬菜种类繁多, 同时田间也有野生蒲公英可供采摘, 市场对蒲公英需求量不大, 这时我们要抑制其茎叶生长, 促进根系生长, 要及时将叶片割掉, 割叶时注意不要损坏生长点, 一般保留生长点上1厘米左右叶柄即可。割叶时最好是选择晴天利于伤口尽快愈合, 同时割叶后严禁浇水防止伤口感染病菌引发病害。割掉的蒲公英叶片可加工成咸菜, 也可晒干后当茶饮用, 也可用作家畜食料。割掉无用的叶片及时清理出去, 而后让其蒲公英自然生长, 到11月温度降低叶片干枯进入休眠状态。

4 病害防治:2

蒲公英抗病、抗旱、抗虫能力很强, 一般不发生病害及虫害, 同时生育期较短, 在适宜的生育环境下, 一般从植株露头到达到商品需25~35天, 基本无病害发生。同时它是冬季生产基本无虫害、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刘玉峰 - 副教授 - 辽宁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