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内容
群集系数是决定人员负荷的主要因素。在规范中规定,成年女子散热量和散湿量为成年男子对应数值的85%,儿童为成年男子的75%,故群集系数=(成年男子数+成年女子数*85%+小孩人数*75%)/人员总数。
旅客在乘坐铁路客车中,以显热和潜热两种形式向客室散发热量,是形成调客车冷负荷的因素之一。由于成年女性及儿童在相同环境条件下与成年男性比,其散热量是不同的。因此,空调负荷计算时必须考虑旅客的构成情况。美、日等国已对人体散热数据做了修正,日本将这一修正系数称为“群集系数”。
通过研究统计得到的舒适温度范围为22~24℃,在相对湿度为75%的条件下,大部分人仍然感觉舒适。而在ASHREA Standard 55-1992中舒适温度范围为20~26℃,相对湿度范围在60%以下。由此可以看出,舒适区相对湿度范围比ASHRAE标准的范围大,究其原因,是由于顾客驻留时间短,对相对湿度的敏感度不高。而温度范围虽比标准范围小,但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所得舒适区难以具有代表性。2
主要公式节点 i 的局部群集系数Ci为与其相邻的ki个节点之间实际存在的边数Ei与总的可能边数 的比值,即
网络的群集系数C定义为所有节点群集系数的算术平均值,描述网络中所有节点局部群集系数的均值,其定义式为4
式中,n 为网络节点总数,i 表示节点序号。
对网络来说,群集系数C描述的是网络的局部特性,即节点及其邻居间的紧凑程度。5
影响因素人群聚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到人群组成、年龄、动机、建筑结构、周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有很多影响因素是单纯的数学分析所不能表述的。采用BuildingEXODUS对人群聚集的过程进行模拟,可以有效地重现人群聚集过程,模拟结果与定量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同时,对于定量分析中无法确定的变量,如相向流状态下群集系数的变化,可以通过模拟进行确定。
初始阶段,人群密度较低(小于2人/m2),行人可以不受他人影响,群集系数等于人群到达率与入口宽度之比,为恒量。在人群形成相向流后,流入群集系数与流出群集系数是人群密度的函数,它随人群密度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对群集系数与人群密度之间的分析,人群密度一旦达到一定数值,群集系数会急速下降至为0。实践中表现为正常行走的人群突然停止或时走时停的状态,此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疏导或加强管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