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农业生态系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释义

农业生态系(AgricultureEcology,Agroecology)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及系统论的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其自然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应用性科学。 农业生态系是生态学在农业领域应用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研究由农业生物与其环境构成的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调控和管理途径等。学习农业生态系的目的意义一方面要了解有关生态学的一般知识及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要运用农业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分析农业生态系统的资源生态问题与系统优化途径。1

特点农业生态态系是指自然界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因子(植物、动物、微生物)与非生物的物理因子(无机物质、有机物质、气候因子等)所构成的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自然综合体。它包括四个基本组成部分,即生产原料(水、土、元素、光、气体等)、生产者(植物等自养生物)、消费者(动物)和还原者(腐生生物)。它具有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自我调节的功能。在正常情况下,生态系统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而建立起一个动态平衡,即生态平衡。这一过程是通过营养联系(食物链)来实现的2

研究方法运用农业生态系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研究农业领域中的生态问题,探讨协调农业生态系统组分结构及其功能,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高效发展,是农业生态学的根本任务。

农业生态学不仅要进行基础性的理论研究,更要为发展农业生产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途径,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人类社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必然要以牺牲自然资源为代价。如何尽可能减轻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和降低资源成本,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生态学面临的重大问题。同样,这也是农业生态学要探索的问题。把握农业生产的“生态―技术―经济”复合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与特点,从整体结构优化和提高系统功能上进行合理调控,以促进农业生产持续高效发展,是农业生态学未来发展中面临的重要任务。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分析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以获得最高生物产量、最佳经济效益而又能维护生态平衡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有:不同社会条件和自然环境下的农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特点、发展规律、调节、控制和优化。对于充分利用并合理保护农业资源,因地制宜地协调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生产,稳步提高农业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20世纪40年代末由意大利和美国首先提出;70年代后,随着世界人口、资源、环境等危机的加剧,在现代生态系统理论的推动下,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至今,理论、体系和应用上仍待进一步地充实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