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起迄点调查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基本概念

1.出行:人、车、货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移动的全过程,分别称为个人出行、车辆出行和货物出行。

2.OD矩阵:即表示起讫区之间出行交通数量的表格。

3.出行端点:出行起点、讫点的总称,一次出行必有且只有两个端点,出行端点的总数为出行次数的两倍(即交通发生量)。

4.交通分区形心:代表同一分区内所有出行端点的某一集中点,是该分区的交通流的中心点,或分区居住或岗位分布的重心,不一定是该分区的几何中心。

5.期望线:是连接各分区形心间的直线,因其反映人们期望的最短距离而得名,与实际出行距离无关,它的宽度表示区间出行的次数。

6.调查区域境界线:包围全部调查区域的一条假想线,有时还分设内线和外线,内线常为城市商业中心区的包围线。

7.分隔查核线:为校核OD调查成果精度而在调查区内部按天然或人工障碍设定的调查线。可设一条或多条,它(们)将调查区内划分成几个部分,用以实测穿越该线的各道路断面上的交通量。2

目的1.通过搜集出行类别与数量资料,在计算机上模拟并评价现状出行,发现主要交通症结,调整与改善道路系统功能,从系统上和政策上对近期及远期工程项目排序提供依据。

2.根据土地使用资料、经济发展资料、OD调查数据等资料建立各类交通预测模型,为中长期交通规划提供依据。

3.分析评价各类交通出行的特征,特别是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为提高公共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制定近期、远期交通政策提供有效信息。3

分类1.个人出行OD调查。个人出行包括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的出行,居民出行OD调查的内容包括居民的职业、年龄、性别、收人等基础情况,以及各次出行的起讫点、时间、距离、出行目的、所采用的交通工具等出行情况。

流动人口的组成十分复杂,调查难度较大。对不同类别的流动人口应采取相应的调查方法。常住、暂住流动人口一般可采用与居民出行OD调查类似的旅馆访问等方法,对当日进出城的流动人口则可采用在城市的出入口,如车站、码头等直接询问的方法进行。

2.车辆出行OD调查。机动车辆包括货车与客车。机动车出行调查包括所有牌照车辆和调查日进入调查区域的外地车辆。摩托车、出租车和公共汽车应包含在客车调查范畴。由于管理集中,可以通过交通或公路管理部门对车辆进行大样本或全样调查,但特种车辆除外。

车辆出行OD调查包括车型、营业特点、装载客(货)、出行目的、出行次数、出发和到达时间、地点、经过主要江河桥址以及主要路口等。

3.货物流通出行OD调查。一般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货物流通集散点调查,调查运输设施能力(岸线、码头、泊位、年吞吐量以及铁路专用线、货运汽车)、停车场地、仓储情况;另一部分是货物种类、运入量、运出量、运输方式等。4

方法OD调查方法主要有家访调查法、发表调查法、路边询问调查法、明信片调查法和车辆牌照调查法等,可根据实际情况和调查要求进行选择。

1.家访调查法

家访调查法适用于居民出行调查,是对调查区域内的住户进行抽样家访。由调查员当面了解各户家庭的基本信息(收入、车辆拥有情况等)以及家庭全体成员一天的出行情况。在进行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时,居民出行调查经常采用这种方法。家访调查的特点是调查数据比较可靠,表格回收率高。在调查前,应事先进行充分宣传,获得居民的理解和配合,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发表调查法

发表调查法是将调查表发给拥有机动车的单位、停车场的机动车驾驶员或利用收费站发放表格,由调查对象逐项填写并返回,多用于车辆OD调查或货流OD调查。

3.路边询问调查法

路边询问调查法是在主要道路或城市出入口设置调查点,使车辆停下来接受询问调查,获得该车辆的出发地、目的地及其他出行信息。路边询问调查法一般需要交警的协助使驾驶员停车配合调查,询问的问题应尽量简单、清楚和准确,避免对方反感和由此导致交通拥堵。路边询问调查法在国内公路网规划中采用较多。

4.明信片调查法

明信片调查法就是向调查对象发放明信片,要求调查对象按要求填好以后投递寄回。这种调查方法的优点是需要的现场调查人员少;缺点是明信片回收率低,一般只有25%~35%。

5.车辆牌照调查法

在调查区域的主要出发点和目的点设置观测站,由调查员记录车辆的牌照号码,调查结束后对全部观测站的记录进行汇总校对,整理得到车辆的出行信息:第一次出现的地点视为起点,最后一次出现的地点视为终点。这种方法需要投入很大的人力,而且得到的信息比较粗糙,仅在研究一个枢纽地区内的交通流量流向时采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