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翠雀属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稀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

叶为单叶,互生,有时均基生,掌状分裂,有时近羽状分裂。花序多为总状,有时伞房状,有苞片;花梗有2个小苞片。

花两性,两侧对称。萼片5,花瓣状,紫色、蓝色、白色或黄色,卵形或椭圆形,上萼片有距,距囊形至钻形,2侧萼片和2下萼片无距。花瓣(或称上花瓣)2,条形,生于上萼片与雄蕊之间,无爪,有距,黑褐色或与萼片同色,距伸到萼距中,有分泌组织。退化雄蕊(或称下花瓣)2,分别生于二侧萼片与雄蕊之间,黑褐色或与萼片同色,分化成瓣片和爪两部分,瓣片匙形至圆倒卵形,不分裂或二裂,腹面中央常有一簇黄色或白色髯毛,基部常有2鸡冠状小突起。雄蕊多数,花药椭圆球形,花丝披针状线形,有1脉。心皮3-5(-7),花柱短,胚珠多数成二列生于子房室的腹缝线上。蓇葖有脉网,宿存花柱短。

种子四面体形或近球形,只沿稜生膜状翅,或密生鳞状横翅,或生同心的横膜翅1。

地理分布

广布于北温带地区。我国约有113种,除台湾省和广东省的海南岛以外在其他各省区均有分布;翠雀亚属约有110种,分布于西南、西北、华北、东北以及湖北、安徽北部、江苏北部、河南、山东等省区,其中大多数种分布在云南北部、西藏东部和四川西部一带的高山地区;还亮草亚属有1种,分布于自中条山和秦岭至珠江流域的亚热带地区2。

生态习性

一般生于海拔较高的山坡草地或丘陵沙地3。

下级分类

翠雀亚属 Subgen. Delphinastrum (DC.) W. T. Wang
  还亮草亚属 Subgen. Delphinium
  三出翠雀花亚属 Subgen. Oligophyllon Dimitrova in Nov.1

主要价值经济价值

翠雀属植物含有与乌头碱构造近似的生物碱,翠雀碱 Delphinin,有些种类可供药用。我国本属植物有18种在民间供药用,治跌打损伤、风湿、牙痛、肠炎等症。另外,有4种用作土农药,杀虱和蚊、蝇幼虫。

景观价值

翠雀属植物的花美丽,可供观赏,翠雀D. grandiflorum在北京一带栽培已有数百年历史。1

演化特点

翠雀属的演化在外部形态方面大致表现在以下诸点:

(1)根自多年生到二年生、一年生;

(2)叶自深裂到全裂,一回裂片自浅裂到细裂;

(3)萼距自很短、囊状或圆锥状、直到长度超过萼片、钻形、镰状弯曲至螺旋状弯曲;

(4)退化雄蕊的瓣片与爪的分化自不明显到明显,自黑褐色到与萼片同色(蓝色、紫色、黄色),瓣片自小、平滑、无毛到大、有髯毛、并在基部之上有2小突起;

(5)种子自四面体形、只沿稜有翅、表面多少平滑到卵球形或球形、有鳞状或膜质横翅或有网状凹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