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绿乔木或灌木;小枝近圆柱形或四棱形;冬芽显著。叶全为刺形,三叶轮生,基部有关节,不下延生长,披针形或近条形,上(腹)面平或凹下,有1或2条气孔带,下 (背)面隆起具纵脊。雌雄同株或异株,球花单生叶腋;雄球花卵圆形或矩圆形,雄蕊约5对,交叉对生;雌球花近圆球形,有3枚轮生的珠鳞,胚珠3枚,生于珠鳞之间。球果浆果状,近球形,二年或三年成熟;种鳞3枚,合生,肉质,苞鳞与种鳞结合而生,仅顶端尖头分离,成熟时不张开或仅球果顶端微张开;种子通常3粒,卵圆形,具棱脊,有树脂槽,无翅。2
分布详述本属约10余种,分布于亚洲、欧洲及北美洲。我国产3种,引入栽培1种。3
为很好的庭园观赏树;材淡红色,香而耐腐,可制家具和小玩具用,惜生长慢,大材难得。3
民间百姓一般把这种由刺柏蜕变成的香材称为:柏君香 、本地檀香、土檀香。一直被当地人应用于制香,寺院祭祀,土方治病。
模式种及其描述本属模式种:欧洲刺柏Juniperus communis Linn.
形态特征:乔木,高达12米,或为直立灌木,高1-3米;树皮灰褐色;枝条直展或斜展。叶三叶轮生,全为刺形,宿存树上约三年,通常与小枝成钝角开展,直,条状披针形,先端渐窄成锐尖头,长8-16毫米,宽1-1.2毫米,上面稍凹,具1条较绿色边带为宽的白粉带,白粉带的基部常被绿色中脉分为两条,下面有钝纵脊,常沿脊具细纵槽。球果球形或宽卵圆形,成熟时蓝黑色,径5-6毫米,种子卵圆形,具三棱,顶端尖。
分布:原产欧洲、苏联亚洲部分的中亚细亚地区和西伯利亚及北非、北美。我国河北、青岛、南京、上海、杭州等省市引种栽培作观赏树。
用途:木材坚硬,边材黄白色,心材淡褐色,纹理致密,耐腐力强。可作工艺品、雕刻品、家具、器具及农具等用材。可栽培作庭园树。果实入药,有利尿,发汗、驱风的效用。4
相关属圆柏属Sabina Mill.3
下级分类欧洲刺柏 Juniperus communis Linn.、刺柏 Juniperus formosana Hayata、杜松 Juniperus rigida S. et Z.、西伯利亚刺柏 Juniperus sibirica Burgsd.2
检索表1叶上(腹)面中脉绿色,两侧各有一条白色、稀紫色或淡绿色的气孔带;球果圆球形或宽卵圆形、 熟时淡红色或淡红褐色;乔木(台湾、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刺柏
1叶上(腹)面有一条白粉带,无绿色中脉。(2)
2叶质厚,坚硬,上面凹下成深槽,白粉带较绿色边带为窄,位于凹槽之中,横切面成"V"状;球果圆球形,淡褐黑色,有白粉;乔木或灌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杜松
2叶质较薄,微凹,不成深槽,白粉带常较绿色边带为宽,横切面扁平。(3)
3叶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7-10毫米,稍成弯镰状;球果圆球形,被白粉;匍匐灌木(黑龙江、吉林、新疆、西藏)。西伯利亚刺柏
3叶条状披针形,先端渐尖,长8-16毫米,直而不弯;球果圆球形或宽卵圆形,熟时蓝黑色;乔木或直立灌木(栽培)。欧洲刺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