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安全岛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简介

安全岛【refuge island;safety strip】指的是设置在往返车行道之间,供行人横穿道路临时停留的交通岛。安全岛是设置在道路很宽的人行横道中央的一种“命运岛”用作行人穿越人行横道时避让车辆,以保证安全。公路上的安全岛的作用主要是提供一个相对安全的空间。收费站、城市道路的交通岗亭、距离公路较近的公共设施,都有可能修建安全岛。1

详细介绍1860年,英国利物浦商人约翰·海斯延格斯向当地议会和警察局递交了一项“在交通流量大,危险性多的十字路口设置行人安全地带”的设计方案。当时有人认为这项方案实属多此一举。此方案未被采纳。说来也巧,转年就有位著名的商人在途径海斯延格斯曾警告过的十字路口被一辆公共汽车撞死了。这起车祸引起议会和警察局的高度重视,于是,1863年利物浦警察局决定采纳海斯延格斯的建议,在市内的六个十字路口设置了行人安全地带,还在行人安全地带的两侧各设两盏路灯,以便夜晚行人横穿道路时照明。这就是世界上最旱的行人安全岛雏形。1

更为有趣地是发生在伦敦的一起交通事故。那是1864年,皮亚波因特上校为了自己去俱乐部时不发生交通事故,以个人的名义在圣詹姆斯大街设置了伦敦市最早的行人安全地带。每逢上校路过此地时,他总是反复地欣赏自己的杰作。有一天,他正对自己设置的安全地带看得入神之际,却让一辆出租汽车给撞倒了,用自己的生命论述了设置行人安全地带的重要性。以后欧美各国随着汽车的日渐增多,也先后在繁华的十字路口设置了行人安全地带。1993年,被誉为交通安全之父的威廉·菲尔普斯·伊诺在《交通规则》一书中第一次把“安全地带”称为“安全岛”,这才使它在世界各地被广泛推广和应用。1

婴儿安全岛婴儿安全岛,是儿童福利机构保护弃婴生存权利的一次尝试与探索。建立“弃婴安全岛”的目的是为防止弃婴在野外受到不良环境侵害、延长婴儿存活期,作为弃婴接收设施和临时庇护场所。弃婴岛设在儿童福利机构门口,岛内设有婴儿保温箱、延时报警装置、空调和儿童床等。岛内接收婴儿后,延时报警装置会在5至10分钟后提醒福利院工作人员到岛内察看弃儿,尽快将婴儿转入医院救治或转入福利院院内安置。1

弃婴安全岛的赞同者们认为,设立弃婴岛提高了弃婴的存活率,保障了弃婴的生命安全,体现了社会进步;质疑者则认为,设立弃婴岛是对遗弃行为的变相纵容和鼓励,与法律禁止弃婴的要求不一致。1

中国第一个弃婴岛于2011年6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社会福利院设立。2013年7月,民政部在总结地方经验的基础上,下发《民政部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国儿童福利和收养中心开展“婴儿安全岛”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弃婴岛试点工作。目前,山东、河北、天津、内蒙古、黑龙江、江苏、福建等省区市已建成数十个弃婴岛并投入使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