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草本,通常多年生;根状茎短,具不定根,常具有根功能的退化叶,末端具或不具鳞茎状球茎。叶互生或基生而莲座状密集,被头状粘腺毛,幼叶常拳卷;托叶膜质,常条裂。
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幼时弯卷;花萼5裂,稀4-8裂,基部多少合生,宿存;花瓣5,分离,花时开展,花后聚集扭转,宿存于顶部;雄蕊与花瓣同数,互生;子房上位,1室,侧膜胎座2-5,胚珠多数,稀少数;花柱3-5,稀2-6,呈各式分裂或不裂,宿存。
蒴果,室背开裂;种子小,多数,外种皮具网状脉纹。2
分布情况约100种,主要分布于大洋洲,全世界各大洲均有分布。中国有6种,3变种,多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及台湾省等沿海岛屿,少数分布于东北地区。茅膏菜产云南、四川西南部、贵州西部和西藏南部。生于1200-3650米的松林和疏林下,草丛或灌丛中,田边、水旁、草坪亦可见。2
下级分类有球茎亚属 Subg. Ergaletum (DC.) Diels
无球茎亚属 Subg. Rorella (DC.) Diels in Engl. Pflanzenr.2
主要价值茅膏菜的提取物至少包含二种萘醌衍生物,具有强大的解痉作用。
茅膏菜全草的甘油提取液及甲醇提取液注入蛙胸部淋巴囊及大腿肌肉内,10小时以后检查局部有出血性坏死。
性能:性温,味辛;有小毒。活血散结,止痛。
代表植物长叶茅膏菜DroseraindicaL.
一年生草本,无球茎,高6-38厘米,直立或匍匐状,茎被短腺毛。叶互生,淡绿色或红色,线形,扁平,长2-12厘米,宽1-3毫米,上部叶伸直,下部叶下弯成支柱状;托叶通常不存在,稀退化成毛状;叶柄与叶片常不易区别,有时比叶片狭,被短腺毛或无毛,无毛部位长0.8-2厘米;叶片部位被白色或红色长腺毛。花序与叶近对生或腋生,长6-30厘米,具花5-20朵,被短腺毛;苞片长1.5-7毫米,线形,被短腺毛;花柄长6-10毫米,被短腺毛;萼5裂至近基部,裂片披针形或长圆形,长约4毫米,被短腺毛,全缘或具腺齿;花瓣5,具脉纹,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约6毫米,白色、淡红色至紫红色;雄蕊5,长约5毫米,花丝扁平,花药纵裂;子房圆柱形、倒卵形或近球形,胎座3;花柱3,每个二深裂至近基部,顶部常向内弯卷。蒴果倒卵球形,长4-6毫米,果爿3;种子多数,细小,黑色,种皮脉纹加厚成蜂房格状。花果期全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