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苤菜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基本信息

【作者单位】:中国农科院蔬菜所

【DOI】:cnki:ISSN:1000-6364.0.1983-04-013

【正文快照】:

苤菜学名为Allium hookeri Thwaites宽叶韭、或大叶韭。是百合科葱属的一个种。我国西南部的云、贵、川、藏部分地区和中印、中不(丹)、中缅交界的两侧地区都有分布。多生长在湿润地区,山坡或林下。如西藏错那县南部海拔2400米至3200米的地区都可生长,并为当地门巴族人民所栽培。云南保山地区广为栽培,称苤菜。 苤菜具有葱蒜类蔬菜的辛香味。叶似黄花菜近韭菜图(见封3),根肉质肥壮具韭味,是采食的主要部分,加工盐渍咸菜,或做火锅调料,别具风味。也可单行入药。故有人称根用韭菜。经我所实验室分析苤菜根的成份:鲜重100克,其中含水量为81.8克,含糖2.43克,粗蛋白1.51克,纤维素0,73克,抗坏血酸3,3毫克,含磷74毫克,钙26毫克,铁1,82毫克。

苤菜根能作菜和人药,在云南保山地区从端阳节至七月,先后采食嫩叶,花整和花序妙食或盐演。或者把嫩叶用开水略烫一下,放入冷水降温,捞出凉拌供餐。1

形态特征苤菜叶基生,有九片左右,宽条带状,叶基呈沟槽状,有中脉,叶长四十五厘米左右,叶宽一厘米左右。株丛近似黄花菜。叶片短于花落或等长。伞形花序近球形。花多、白色,较韭菜的花被窄小,呈星芒状开展,小花梗较细,易脱落。花果期八至九月。种子比韭菜小,鳞茎柱状,高10厘米,外皮白色,膜质不破裂。根粗呈肉质柱状,有韭菜味。1

鳞茎圆柱状,具粗壮的根;鳞茎外皮白色,膜质,不破裂。叶条形至宽条形,稀为倒披针状条形,比花葶短或近等长,宽5-10 (-28) 毫米,具明显的中脉。花葶侧生,圆柱状,或略呈三棱柱状,高 (10-) 20-60厘米,下部被叶鞘;总苞2裂,常早落;伞形花序近球状,多花,花较密集;小花梗纤细,近等长,为花被片的2-3 (-4) 倍长,基部无小苞片;花白色,星芒状开展;花被片等长,披针形至条形,长4-7.5毫米,宽1-1.2毫米;先端渐尖或不等的2裂;花丝等长,比花被片短或近等长,在最基部合生并与花被片贴生;子房倒卵形,基部收狭成短柄,外壁平滑,每室1胚珠;花柱比子房长;柱头点状。2

分布特征产四川、云南(西北部)和西藏(东南部)。生于海拔1500-4000米的湿润山坡或林下。斯里兰卡、不丹和印度的北部也有分布。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栽培作蔬菜食用。2

生物价值根可腌制、 油炸以及炖猪蹄、排骨,叶可直接食用,花可腌制韭菜花3。幼苗和花葶作蔬菜食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