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小果红莓苔子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形态特征

常绿半灌木,高5-10厘米;茎纤细,有细长匍匐的走茎。分枝少,直立上升,直径约0.5毫米,幼枝淡褐色,被微柔毛,老枝暗褐色,无毛,茎皮成条状剥离。叶散生,叶片革质,卵形或椭圆形,通常至基部变宽,长2-6毫米,宽1-2(-3)毫米,顶端锐尖,基部钝圆,边缘反卷,全缘,表面深绿色,背面带灰白色,两面无毛,中脉在表面下陷,在背面隆起,侧脉和网脉在两面不显;叶柄极短,长不超过1毫米,幼时被微柔毛。花1-2朵生于枝顶;花梗细弱,长1.5-2.5厘米,近无毛,顶端稍下弯;苞片着生花梗基部,卵形,长约1毫米,无毛,小苞片2枚,着生花梗中部,线形,长约1.5毫米,无毛;萼筒无毛,萼齿4,半圆形,长约0.5毫米,无毛;花冠粉红色,4深裂,裂片长圆形,向外反折,长约5毫米;雄蕊8,长约4毫米,花丝扁平,长约2毫米,无毛,药室背部无距,药管与药室近等长;子房4室,花柱细长,超出雄蕊。浆果球形,直径约6毫米,红色。花期6-7月,果期7-8月。1

据报道本种染色体数2n=24。1

产地生境产大兴安岭、吉林长白山。生于落叶松林下或苔藓植物生长的水湿台地,植株下部埋在苔藓植物中,仅上部露出。分布亚洲的朝鲜、日本、苏联(东部直至北极地区),欧洲北部延至乌克兰(西北)、喀尔巴阡山、阿尔卑斯山,北美洲北部的阿拉斯加-育空地区。1

主要价值果可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