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种介绍
别名:乌饭果、毛叶乌饭、土千年健、毒瓜毒瓜属 葫芦科常绿丛生低矮攀援小灌木,高达1.5米。生于松林坡地及灌木丛中, 幼枝有开展的灰棕色密长刚毛和短柔毛,叶密生,硬革质,卵状长圆形,顶端钝,常有短尖头或小凸头,基部近圆形,两面有少数刚毛。总状花序腋生于幼枝顶部,总轴有和幼枝上同样的毛。花冠粉红色,筒状坛形。浆果球形,紫褐色。果有毒,不能食用。
物种形状花单生,黄色。瓠果,大形,圆或椭圆状,表面平滑,皮色浓绿、浅绿、墨绿,常有各种条纹。瓤多汁而甜,深红、淡红、黄色或白色。采种子用的品种,果小味淡,子多而大。性喜炎热、干燥和充足阳光,不耐寒。原产于非洲热带地区,我国除少数寒冷地区外,南北均有栽培。为夏季优良果品,解渴消暑,种子含油,可榨油或炒食。中医学上以瓜汁和瓜皮(称西瓜翠衣)入药,功能清暑解热,利小便。
凤瓜栽培技术育苗技术选择早熟、果实适中、皮薄、糖度高、口感好、抗病性较强、坐果率高、产量较高、果形美观的品种,播种凤瓜的土地最好进行轮作,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浸种、催芽,可以有效的提高出苗率和成活率。配制营养土,用口径为8-10厘米的营养钵装土至营养钵高度的五分之四,装土后将营养钵摆入苗床内,播种前应该对营养钵进行浇水,要浇湿浇透,以有利种子出苗。播种后大约5-6天,凤瓜即可出苗。
定植技术定植前应施足基肥,做成畦宽80厘米,畦面宽度40厘米,畦高15-20厘米的高畦。在做好的每个畦面上应该铺设两条滴灌设备。提前预防蚜虫,在定植前铺设白色地膜。铺设白色地膜有地温较稳定,凤瓜长势稳健、不容易早衰等优点。在播种后25-30天,当小苗长到10-12厘米时,及时进行定植。按照株距15-20厘米,行距20-25厘米的标准定植。
田间管理技术在定植后20天左右,瓜蔓长到40厘米以上时进行整枝。在距地面2米左右高度搭好架子,当小西瓜长到50-60厘米左右时就可以进行引蔓了,必须人工授粉,授粉应该在晴天的上午8点-10点,雌花开放时进行,10点以后授粉,坐果率显著降低。先摘下开放正常的雄花,去掉花瓣,将花粉均匀的涂抹在另一株小西瓜雌花柱头上,由于小西瓜一个蔓上只能长一个果,所以在日常管理中不用进行疏果,及时进行吊瓜,吊瓜时一端用尼龙绳将果柄与茎蔓绑紧,另一端绑在架子上,防止小西瓜坠落。
成熟果实凤瓜成熟的主要标志是:果实最大直径11-15厘米,重量1.5-2.0公斤,果面光滑,花纹清晰,果柄、果蒂收缩内陷,果柄毛基本脱落。采收时用剪刀从果柄处剪下即可,采收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防止造成损伤。2
分布地区分布于贵州、四川、云南、西藏、海南等省区, 海南省主要分布于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