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品种名称:宁粳4号
品种类型:水稻
审定编号:国审稻2009040
选育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品种来源:越光/镇稻992
生物学特性全生育期为142~145d,比徐稻3号早2~4d,有利于安全齐穗和茬口的安排。株高97~99cm,分蘖中等,株挺叶举,穗大、每穗达120~130粒,千粒重26g。综合抗性好,抗条纹叶枯病、抗白叶枯病、中抗稻瘟、较抗纹枯病。米质优、适口性好。3
该品种属粳型常规水稻。在黄淮地区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55.6天,比对照豫粳6号晚熟2.6天。株高99.1厘米,穗长16.6厘米,每亩有效穗数21.1万,每穗总粒数144.5粒,结实率82.8%,千粒重25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3.6,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主要米质指标:整精米率67.7%,垩白米率33%,垩白度4%,直链淀粉含量16.7%,胶稠度83 毫米。2
适合种植地区适宜在河南沿黄、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淮北地区种植。在江苏苏中地区可作直播稻麦后直播。3
主要特性1、产量高:宁粳 4 号在宿迁市种植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能。
2、稻米品质优:根据种植户反映,米饭软,食可性接近武育粳3号。主要米质指标: 出糙率 85.0% ,整精米率72.8% , 垩白粒率33% ,垩白度4% ,直链淀粉含量16.7% 胶稠度83mm。
3、抗性强:示范表明该品种对纹枯病、条纹叶枯病有较强抗性,稻瘟病和白叶枯病也有很好的抗性,发病率极低。4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较优,中抗稻瘟病。适宜在河南沿黄、山东南部、江苏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区种植。2
种植表现1、表现出较好的高产 、稳产性
娄庄镇百亩示范方平均实产 628.0 kg/667m2 , 有效穗21.8 万/667m2 , 每穗总粒数 108.5 粒 , 结实率97.8%, 千粒重 27g 。 最高田块产量 703. 2kg/667m2 , 有效穗 23.7万/667m2 , 每穗总粒数 115.5 粒 , 结实率 95. 4 %, 千粒重 27 g; 展示基地大区展示实产 581.1kg/667m2 , 有效穗 25.2万/667m2 ,每穗总粒数 97.3 粒 , 结实率 92.4%, 千粒重 27 g, 产量在大区参展 10 个品种中排名第 4, 较对照品种淮稻 5 号(排名第9)增产 10.6 %。 今年展示基地品种大区展示稻作方式为机插 , 因小麦收割推迟 , 所有参展品种均严重超秧龄栽插( 26 d秧龄), 穗型变小 , 产量没有得到真实表现 , 如适期栽插 , 产量应还有较大的潜力 。 江苏省兴化市钓鱼村的“ 宁粳 4 号” 百亩示范方理论测产平均达 743 kg/667m2 , 最高为 767.3kg/667m2 。 综合表明 , 宁粳 4 号一般栽培条件下能稳产单产600kg/667m2 左右 , 高产栽培条件下有 700kg/667m2 以上的产量潜力 , 。
2、熟期适宜
机插全生育期 145d , 15 张叶片 。 5 月 25 日播种 , 8 月 24日抽穗 , 10 月 14 日成熟 , 成熟期较淮稻 5 号提早 7 d 。 株高90cm , 5~ 6 个节间 , 穗长 16. 5 cm , 结实率高 , 灌浆期间叶色较淡 , 转色好 , 成熟期熟相佳。
3、综合抗性强
育种方资料介绍 , 对我地常见的病虫害具有较强的抗性 。 示范结果表明 : 对纹枯病表现较强的抗性 , 7 月 15 日 , 在纹枯病高发期调查 200 穴稻株 , 穴发率为 2 %, 对照品种淮稻5 号为 70% , 武陵粳 1 号 55%, 9 月 15 日调查病指为 0 , 淮稻收稿日期 : 2010-09-275 号为 3. 8 , 武陵粳 1 号 11.2; 条纹叶枯病 , 整个生育期所有田块均没有发现条纹叶枯病株 , 因其它品种发生也较轻 , 其抗性还需经进一步验证 ; 抗倒情况 : 基部第 1 、2 节间长分别为 2. 7 cm 、5.5cm , 资料上介绍抗倒 , 今年本地后期风调雨顺 ,所有田块没有发生一块倒伏 , 抗倒能力还需经特殊年份验证 。
4、米质较优
据种植户反映 , 米饭软 , 食可性接近武育粳 3 号 。 主要米质指标 : 整精米率 67.7%, 垩白米率 33 %, 垩白度 4 %, 直链淀粉含量 16. 7%, 胶稠度 83 mm 。
5、适应性广
示范表明 , 宁粳 4 号虽定为中熟中粳 , 但其成熟期比中熟中粳武运粳 21 号 、连粳 7 号 、华粳 6 号等迟 4 ~ 7d , 熟期更接近于迟熟中粳 , 因此适用区域广泛 , 在我市南部 、北部均可种植 , 稻作方式可作机插 、抛秧和直播 , 作直播 , 抽穗期安全性要好于其它中熟中粳 , 播期弹性也好于迟熟中粳 。1
栽培要点1、 栽培策略
宁粳 4 号分蘖性较强 , 但从田间穗粒结构看 , 穗数 、每穗粒数波动幅度大 , 穗数最高 25万/667m2 以上 , 最少只有 20万/667m2 左右 , 每穗粒数 97~120 粒 , 高产策略应注重在拿足穗数的基础上 , 争大穗 。 700kg 高产田穗粒最佳组合 : 有效穗 25万/667m2 左右 , 每穗粒数 115 粒左右 , 结实率 95%以上 , 千粒重 27g 。
2、适时移栽 , 合理密植
在适宜秧龄内抛栽 , 为拿大穗打好基础 , 机插苗不超过18d, 抛秧苗不超过 22d; 栽足基本苗 , 保证足穗 , 栽插穴数1.7~1.9 万穴/667m2 , 基本苗 7 ~ 8 万/ 667m2。
3、肥料运筹
机插 600~700kg/667m2施纯氮 18~20kg , 机插基蘖肥与穗肥之比以 6∶4 为宜 , 穗肥应侧重促花肥 , 可在倒 4 叶一次施用或倒 4 和倒 3 叶分次施用 , 保花肥可少施或不施 。
4、水浆管理
坚持薄水栽秧 、寸水活棵 、浅水分蘖 、深水抽穗扬花 、后期干湿交替 , 总苗数达 20 万/667m2 左右时 , 分次适度搁田 ,控制高峰苗在 40 万内 , 因其成熟期早 , 后期不能断水过早 ,避免早衰带来隐性缺失和影响米质 。1
5、杂草防除
杂草防除采取农艺防除和化学防除相结合的方法。农艺防除是指采取播前耕翻、中后期以水压草等方式降低杂草产生的数量。化学防除即“一封、二杀、三补”,对耕翻前已有不少杂草发生的田块,在耕翻前2~3d用农达3000mL/hm2进行喷雾。“一封”主要是控制第1个出草高峰,在播种结束灌水后,畦面自然落干后(具体掌握在畦面无积水,沟底有水)选用安全系数高兼治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品种。一般用36%丁恶乳油3000~3375mL/hm2,在喷药封杀后至立苗前要谨防灌水和降雨漫过谷芽引起烧苗。“二杀”主要是控制第2个出草高峰,在秧苗三叶一心期,田间排水后用36%二氯·苄750~900g/hm2对水喷雾,喷雾过后24h建立浅水层。“三补”分蘖末期对千金子发生重的田块, 用“千金”乳油120~135mL/hm2。对稗草阔叶草发生重的田块用“稻杰”乳油1500~1800mL/hm2。对后期阔叶草发生重的田块用“使它隆”乳油450~600mL/hm2加“二甲四氯”2250mL/hm2防除。注意“三补”时,由于草龄大,用药成本高应减少水量采用单喷头细喷雾。
6、巧用生长调节剂
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时用15%多效唑粉剂2250g/hm2,对水喷雾。可有效增强秧苗素质促进大穗形成和后
期抗倒。在拔节前3~5d喷烯效唑可缩短第1节和第2节间长度,降低植株高度,有效减轻倒伏风险。在齐穗期可用“920”纯品,对水喷雾促进提早抽穗,减轻由于低温引起包颈的风险,同时还能提高结实率。齐穗期使用具有调节生长功能的“爱苗”225~300mL/hm2可明显改善叶片的受光姿势,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
7、防治方法
直播稻稻苗较嫩,群体较大,易遭病虫为害,特别要注意前期稻蓟马和中后期纹枯病的防治。采用高效、
低毒、广谱的杀虫杀菌剂。虫害用福戈120g/hm2或48%毒死蜱1500~3000mL/hm2防治,纹枯病和稻曲病分别用“满穗”3000mL/hm2和“爱苗”225~300mL/hm2防治,稻瘟病用20%三环唑1500~1800mL/hm2防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