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花粉分析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简介

花粉分析(Pollen analysis)又叫孢子花粉分析(Spore-Pollen analysis),它是孢粉学的一部分(另一部分是研究孢粉的形态结构)。是本世纪3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目前它已广泛地用于地学、生物学、气候学等各个领域。第四纪花粉分析是第四纪花粉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通过对第四纪花粉化石的研究,达到恢复第四纪古植物、古气候及古地理环境,进而划分和对比第四纪地层。所以它是研究第四纪地质,生物等各个方面的有效方法和手段。1

特点花粉分析是研究和鉴定不同岩石中所遇见的木本和草本植物的花粉,第四纪花粉分析的主要对象则是各种松散沉积物、如淤泥、黏土、泥炭等所含的花粉及孢子,孢子和花粉就是我们经常所见到的植物的繁殖细胞,前者由被子植物产生,后者由种子植物产生、花粉具有十分复杂的形态、结构和构造总的来说具有以下特点。

(1)花粉的体积小、重量轻,它们的直径一般只有10-100um、大者在100-200um之间;重量4到10-9g、所以肉眼看不清楚,只能借助显微镜辨其形状和大小.因其体积小、重量轻,故能被风生水搬运至一定距离,但所有植物的花粉、绝大部分还是落在母体植物的附近,故而岩层中所包含的花粉组合,能够反映原始植被的面貌。

(2)花粉的产量多,根据厄尔德曼资料,一些植物每朵花中花粉的平均数量为榛2550000粒、山毛榉637000粒、械94000粒、椴43000粒。由下花粉数量多,因此保留下来的可能性也就很大、在沉积物中容易找到、故可用下地层的划分和对比。

(3)花粉外壁坚固、花粉的外壁系由一种复杂的称为孢粉素的有机化合物组成,不易氧化,能抵抗一定的酸、碱、热和压力的作用,不易破坏,因此在第四纪沉积物中可以比较完整地保留下来,形成地层中的化石花粉。

(4)花粉的形态复杂、外壁底纹繁多,不同种类植物,可在小小的花粉形态上表现出来,有圆球、长球,扁球体等形状花粉萌发口有角、孔之类不同;花粉外壁上有制、颐粒,网、瘤、疣等纹饰。据此能鉴别其属、种。

由于花粉产量大、个体小、外壁坚、所以被保存成为化石的可能性也比其他化石多、因此用于研究第四纪古植被、古气候及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上具有重要意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