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木,高12米,嫩枝被灰白色短绵毛。叶厚纸质,披针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4.5-12.5厘米,宽1.5-4.8厘米,顶端长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斜圆形,上面无毛或略被稀疏的短柔毛,下面密被淡黄褐色星状茸毛;叶柄长3-5毫米。花单生于小枝上部的叶腋,白色;小苞片长锥尖状,全缘,长6毫米;花梗长约5毫米;萼片5枚,条形,长3.5-3.8厘米,宽2.5毫米,外面密被黄褐色星状茸毛,内面无毛;花瓣5片,倒卵形,白色,长3厘米,宽8毫米,顶端钝并具小的短尖突,基部渐狭成瓣柄、两面均无毛;雌雄蕊柄长8毫米,无毛;退化雄蕊5枚,长1厘米,无毛,雄蕊每3枚集合成群并与退化雄蕊互生,比退化雄蕊略短;子房卵形,密被淡黄褐色茸毛,长约4毫米。蒴果长椭圆形,长约8厘米,顶端急尖,基部变窄并与果柄连接,果柄长1-2厘米;种子连翅长约3.5厘米。花期4月1。
产地分布产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勐仑1。
生于石灰岩山地疏林中1。
濒危及保护保护级别:中国二级保护野生植物。IUCN:CR(极危)2。
保护价值:科研价值。
致危因素:自然种群过小3。
保护措施:在其产区已建有自然保护区,应加强保护。建议产区有关单位进行引种繁殖试验,并推广种植。
保护状况:一般而言,在气候区内对植物进行引种栽培是比较容易获得成功的。西双版纳自然条件比较复杂,95%的土地属于山地,有高海拔也有低海拔,有砖红壤土也有石灰岩山地钙质土,植物分布在不同的生态系统中。而西双版纳植物园自然条件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海拔较低570-650m,因此引种时尽量以种子繁殖为主,选择与原产地相似的生态环境种植。在引种的45种植物中有31种是采用种子繁殖的,占69%。由于用营养袋育苗,因此定植成活率高,恢复生长快,适应性强。
如野外挖苗则成活率低,恢复生长慢,适应性差。生长差的树种除了采用野外招苗的原因外,还由于原产地与引种地的生境差异大。如景东翅子树原产地是海拔在1200-1460m的石灰岩山地,而引种地为低海拔的砖红壤土生长,迟缓长势差。从45种珍稀濒危植物的物候看,幼树阶段生长节律不明显,一年中各株生长期往往不一致,各年的生长因气候不同生长期也不一致,多数树种生长时间长,有的甚至全年不断出新叶,到了接近成年才开始有节律性。
保护建议:植物的迁地保护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在开展,但仍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如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后的驯化问题。在植物进行迁地保护时,尽管尽可能选择与创造有利于它们生长发育的生境条件,然而不可能创造如此多的生境类型去满足众多的保护物种,因此,被保护的植物会出现驯化而导致一些基因的流失。再如保护植物的再引种,植物园树木园虽然能对一些植物进行迁地保护,但是它毕竟只是这些受威胁植物的“避难所”,而不是最终归宿只有把这些度过危难的植物进行再引种,使其“回归”自然才能达到长久的保护。由于热带植物群落在成分上、结构上比温带植物复杂得多,所以热带植物的再引种难度很大,需要不断探索新方法与规律,并不断提高和总结。
栽培方法用种子繁殖。未见栽培技术报道。
主要价值科研价值勐仑翅子树为中国热带石灰岩山季雨林的特有树种,目前仅见到两个分点的个别植株。对热带植物资源的保存和热带植物区系的研究都有一定价值。
经济价值勐仑翅子树抗逆性强,适应在石头山上生长,是石灰岩山地造林绿化的优良树种。是我国热带石灰岩山地的特有植物,对研究热带植物区系和石灰岩石山绿化方面都有较大的价值。由于分布狭窄,天然资源甚少,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4。
生物多样性分布中心
云南西双版纳地区。本区地处亚洲热带北缘,温度和雨量不及曲型热带区 域,海拔800m以下的地带性植被类型为季节性雨林,种类组成复杂,群落中优势种不明显,主要建群种有千果榄仁、番龙眼、金刀木、肋巴木、老挝天料木、大果仁面子、滇南风吹楠、云南肉豆蔻、大叶红豆树等,局部沟谷有小片以龙脑香科的望天树、版纳青梅羯布罗香为标志的季节性雨林分布。石灰岩地区所形成的季节性雨林,种类组成全然不同,主要建群种为四数木、樟叶朴、油朴、多花白头树、羽叶白头树、勐仑翅子树、常绿榆、闭花木等。海拔800-1000m范围,出现山地季节性雨林,树种组成与海拔低处明显不同,主要建群种为肉托果、滇楠、葱臭木、龙果、毛荔枝、烟斗石栎等。不同季节性雨林遭受破坏后气候变干,会出现不同类型的季雨林。海拔1000-2000m即为山地常绿阔叶林,种类组成与热带森林完全不同,主要建群种为湄公栲、短刺栲、刺栲、印栲、截头石栎、毛叶青冈等。思茅松林,在这一范围内有较大面积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