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火炭母草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基部近木质。根状茎粗壮。茎直立,高70-100厘米,通常无毛,具纵棱,多分枝,斜上。叶卵形或长卵形,长4-10厘米,宽2-4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截形或宽心形,边缘全缘,两面无毛,有时下面沿叶脉疏生短柔毛,下部叶具叶柄,叶柄长1-2厘米,通常基部具叶耳,上部叶近无柄或抱茎;托叶鞘膜质,无毛,长1.5-2.5厘米,具脉纹,顶端偏斜,无缘毛。 头状花序,通常数个排成圆锥状,顶生或腋生,花序梗被腺毛;苞片宽卵形,每苞内具1-3花;花被5深裂,白色或淡红色,裂片卵形,果时增大,呈肉质,蓝黑色;雄蕊8,比花被短;花柱3,中下部合生。瘦果宽卵形,具3棱,长3-4毫米,黑色,无光泽,包于宿存的花被。

花期7-9月,果期8-10月1。

分布范围产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喜马拉雅山也有。模式标本采自广东1。

生长环境生于海拔30-2400米的山谷湿地、山坡草地2。

主要价值**药用价值:**根状茎供药用,清热解毒、散瘀消肿2。

园林应用:用于园林垂直绿化。植于花径。庭院或建筑物周围3

毒性:全草有小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