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硅孔雀石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硅孔雀石又名凤凰石,是水合铜硅酸盐矿物。在很多铜矿地区都会存在这种由铜矿分解而成的矿物,这是因为铜矿遇到含二氧化硅的水而发生化学变化而产生的。

硅孔雀石具有美丽的绿(或浅绿蓝)色,人们利用这一特点,把它当作装饰材料。

简介硅孔雀石的英文名称Chrysocolla,是来自希腊语中的金(Gold)和胶(Glue)二字,因为它与一种焊金物质非常相似的缘故。针状晶体相当罕见,在自然界中多以皮壳状、葡萄状、纤维状或辐射状集合体出现,从蓝、蓝绿到绿色为主,若含有杂质,也会呈现出褐到黑色。

硅孔雀石为一种次生的含铜矿物,主要产在含铜矿床的氧化带中,常与孔雀石、蓝铜矿、赤铜矿,自然铜共生。此外,也常和玉髓相伴一起出现,为部分蓝色或绿色玉髓的重要内含物。台湾东部所产之蓝玉髓(俗称台湾蓝宝),有些学者认为是因内含硅孔雀石的缘故。1

性质化学成分:( Cu ,Al )2 H 2 Si 2 O 5 (OH) 4 · nH 2 O ,可含其他杂质。

结晶状态:隐晶质或胶状集合体,呈钟乳状、皮壳状、土状,常作致色剂存在于玉髓中。

常见颜色:绿色、浅蓝绿色,含杂质时可变成褐色、黑色。

光泽:蜡状光泽,具陶瓷状外观,玻璃光泽,土状者呈土状光泽。

解理:集合体无。

摩氏硬度:2 ~4 ,有时可达6 ±。

密度:2.0g/cm 3 ~2.4g/cm 3 。

光性特征:非均质集合体。

多色性:无。

折射 率:1.461 ~1.570 ,点测法1.50 左右。

双折射率:集合体不可测。紫外荧光:一般无。

吸收光谱:不特征。

放大检查:隐晶质结构。

特殊光学效应:未见。

优化处理:未知。

主要产地台湾地区:产于金瓜石的金铜矿床中。

世界其它地区:

(1)美国的NewMexico的Chinopit和Hansonburgdistrict、Utah的Tinticdistrict、Arizona的Globe-Mianidistrict和RaypitandSanManuelmine

(2)墨西哥Sonora的Cananea(3)英国的Cornwall

(4)捷克共和国的Lubietova(Libethen)

(5)俄罗斯UralMts.的NizhneTagil

(6)以色列Negev南方的Timna

(7)赞比亚的BrokenHill

(8)纳米比亚的Tsumeb

(9)民主刚果Likasi的Lubumbashi

(10)澳大利亚SouthAustralia的Pinnaclesmine、NewSouthWales的BrokenHill、Queensland的Chillagoedistrict

(11)智利的Chuquicamata

鉴定特征(1)硬度2-4,其外观与绿松石相似,但硬度较绿松石低。

(2)比重为2.0-2.4

(3)加热后,颜色会变暗黑色。

(4)折射率为1.46-1.57。

(5)常呈葡萄状或皮壳状产出。2

主要用途1.可提炼铜,但并不是重要的铜矿原料。

2.少数硅孔雀石被用来收藏或观赏。

3.使情绪不稳定的人达到心境平静。有助于软化固执的个性、脾气。

4.能减轻经痛、治疗不育。对分娩、甲状腺疾病和颈部肌肉紧张也有帮助。

5.能增沟通能力,说服力,主喉轮,能消除任何与喉轮有关的疾病。

相似矿石

《读史方舆纪要》卷五十六载:“天柱山,州(兴安州,今陕西安康县)西五十里,下有碧钿、青绿诸洞二十余处,唐宋俱采取入贡,明始停闭。”夏湘蓉等在《中国古代矿业开发史》中认为:“按元代的碧甸并非甸子,明代的碧钿当不例外。”这是因为绿松石(甸子)一般不与孔雀石(青绿,亦称“石绿”)共生,而“硅孔雀石”则常与孔雀石共生。既然已知与“碧钿”共生的是孔雀石,那么“碧钿”或“碧甸子”很有可能是指“硅孔雀石”。

孔雀石是一种次生氧化矿物,通常产于铜矿上部的氧化带中。孔雀石因呈孔雀绿色而得名,多呈块状、钟乳状、皮壳状及同心条带状。常同褐铁矿、方解石、锰土、玉髓、硅孔雀石等共生。孔雀石的英文名称为Malachite,来源于希腊语Mallache,意思是“绿色”。孔雀石由于颜色酷似孔雀羽毛上斑点的绿色而获得如此美丽的名字。中国古代称孔雀石为“绿青”、“石绿”或“青琅玕”。孔雀石是一种古老的玉料。孔雀石是含铜的碳酸盐矿物,化学成分为Cu2[CO3](OH)2,CuO71.9%,CO219.9%,H2O8.15%。属单斜晶系。晶体形态常呈柱状或针状,十分稀少,通常呈隐晶钟乳状、块状、皮壳状、结核状和纤维状集合体。具同心层状、纤维放射状结构。有绿、孔雀绿、暗绿色等。常有纹带,丝绢光泽或玻璃光泽,似透明至不透明。折光率1.66-1.91,双折射率0.25,多色性为无色-黄绿-暗绿。硬度3.5-4.5,密度3.54-4.1g/cm3。性脆,贝壳状至参差状断口。遇盐酸起反应,并且容易溶解。孔雀石的品种与评价。孔雀石的品种有普通孔雀石、孔雀石宝石、孔雀石猫眼石、青孔雀石。孔雀石宝石是非常罕见的孔雀石晶体。孔雀石作观赏石、工艺观赏品,要求颜色鲜艳,纯正均匀,色带纹带清晰,块体致密无洞,越大越好。孔雀石猫眼石要求其底色正,光带清晰。孔雀石可雕刻鸡心吊坠、蛋形戒面、项链,还可制成印章料。

硅孔雀石也是一种次生矿物,多数由黄铜矿、黝铜矿等受碱性硅酸盐的热溶液作用变化所形成。呈绿、蓝绿至天蓝色,常呈蛋白石或瓷釉状的块体,也有呈土状或葡萄状者。硬度2-4,比重2.0-2.4。和孔雀石一样不透明,玻璃至土状光泽。与孔雀石的区别除化学成分不同外,颜色比孔雀石浅并近于天蓝色(接近于绿松石),比重和硬度都小于孔雀石。此外,硅孔雀石性脆,也是与孔雀石以及绿松石的重要区别特征之一。

古人常把绿松石、孔雀石和硅孔雀石三者相混。今天许多考古工作者仍是如此,常把孔雀石误认为绿松石的不是少数,应在鉴定时注意。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马志飞 - 高级工程师 - 北京市地质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