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常绿木本植物,株高4-6米,茎干粗壮,直立,根基部常膨大,略带灰棕色,看起来像大象的前腿,所以又叫象脚丝兰、象脚王兰。其叶厚革质,绿色,坚韧,全缘,先端具硬刺尖,圆锥花序由莲座中间抽出,花葶粗壮,姿态优美,花朵洁白繁茂,大而下垂,常于晚间开放,开时放出奇香,花期十月前后。1
生长环境荷兰铁喜阳也耐阴,耐旱,耐寒力强。生长适温为15-25℃,越冬温度为0℃。对土壤要求不严,以疏松、富含腐殖质的壤土为佳。2
分布范围原产北美洲,现温暖地区广泛作露地栽培。1
主要价值小型盆栽可放置在居室、会议室,大株型可置于厅堂地面陈设。巨丝兰能吸收二氧化硫等,是很好的绿化植物。3叶纤维韧性强,可制绳缆。1
栽培技术繁殖技术扦插繁殖:荷兰铁常用扦插繁殖。扦插在整个生长季均可进行,但以春秋季较好。扦插时剪取10-30厘米的芽,待伤口稍晾干后基部沾上黄泥浆,扦插于干净河沙中,一个月左右即可生根。也可截取30-40厘米长的茎段,用杀菌剂消毒伤口后沾上黄泥浆,横卧于沙床,覆沙1/2-2/3,佼茎段隐芽萌发;或将茎段顶端封上石蜡,插于沙床中,使上部隐芽陆续萌发。当芽体长到10厘米以上时剪下来扦插。2
栽培方法荷兰铁盆栽可用园土、腐叶土和河沙等量混合作为培养土。生长季保持盆土湿润即可,避免浇水过多,引起积水,而使根部和茎干腐烂。它生命力旺盛,对肥料要求不高,生长旺盛期每月施2-3次液肥即够。
荷兰铁生长要求充足的阳光,除了炎热夏季需适当遮阴外,其它季节可在全日照下生长。它喜阳也耐阴,可适应不同光线环境。但也不宜过于阴蔽,否则抽长的新叶往往不易老化且发黄,或引起徒长、叶片不健壮而下垂。荷兰铁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极易发生叶斑病,韧发时吁尖叶缘呈黑褐斑迹,严重时蔓延到叶片大部分,应及时防治,药剂宜用800-1000倍百菌清。
荷兰铁生长速度一般,对温度的要求范围较宽,生长最佳温度为15-30℃之间,冬季要保持在2℃之上最适,不耐严寒。在生长季节中,需要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如气温为20℃时,湿度在50%左右即可,气温为30℃左右时,湿度需要调整至70%左右,才可保持较好的生长势头。
荷兰铁在栽培的过程中,需要每月左右施用一次硫酸亚铁,可确保土壤的PH值适宜,呈微酸性,适宜其正常生长。2
病虫害防治炭疽病
症状:该病主要侵染叶尖和叶边缘部位,病状特征与叶斑病相似。发病初期呈现湿润状褐色病斑,有时出现粉红胶质粘液,即病原的分生孢子盘及分生孢子堆。发展扩散后,呈半圆形或不规则的椭圆形、红紫色或暗褐色病斑,中央为淡褐色或灰出色,并稍打下陷,发病后逐渐扩大,四周可见轮纹斑痕,褐色,病斑逐渐萎缩干枯。斑上散生着黑色颗粒状物。发病严重时,引起整个叶片变黄枯萎。
病原:胶抱炭疽病菌,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围小丛壳,属于子囊菌亚门真菌。病菌分生孢子盘初生在叶片表皮下。后突破表皮外露。分生孢子盘聚生或散生,排列成同心轮纹状;分生孢子盘有褐色刚毛,分分生孢子圆筒形,两端钝圆,单胞,无色。
发生规律:病菌以分生孢子盘和菌丝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淋水溅射传播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严生病斑后又形成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导致病害不断发展。高温、多雨季节,生长势弱,容易发病。
防治方法:①增施有机肥,及时排水,防止湿气滞留,适量增施磷、钾肥。②及时修剪病枝叶和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③分生孢子不防治,连片侵染发病时,用29%石硫合剂100-200倍液或30%悬浮剂碱式硫酸铜400-1000倍液(发病前施药)、27%铜高尚500-800倍液、4%农抗120水剂600-800倍液、25%阿密西达悬浮剂100-200mg/l20%噻菌铜500-800倍液喷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