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荷苞牡丹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形态特征

直立草本,高30-60厘米或更高。茎圆柱形,带紫红色。叶片轮廓三角形,长 (15-)20-30(-40)厘米,宽(10-)14-17(-20)厘米,二回三出全裂,第一回裂片具长柄,中裂片的柄较侧裂片的长,第二回裂片近无柄,2或3裂,小裂片通常全缘,表面绿色,背面具白粉,两面叶脉明显;叶柄长约10厘米。

总状花序长约15厘米,有(5-) 8-11 (-15)花,于花序轴的一侧下垂;花梗长1-1.5厘米;苞片钻形或线状长圆形,长3-5(-10)毫米,宽约1毫米。花优美,长2.5-3厘米,宽约2厘米,长为宽的1-1.5倍,基部心形;萼片披针形,长3-4毫米,玫瑰色,于花开前脱落;外花瓣紫红色至粉红色,稀白色,下部囊状,囊长约1.5厘米,宽约1厘米,具数条脉纹,上部变狭并向下反曲,长约1厘米,宽约2毫米,内花瓣长约2.2厘米,花瓣片略呈匙形,长1-1.5厘米,先端圆形部分紫色,背部鸡冠状突起自先端延伸至瓣片基部,高达3毫米,爪长圆形至倒卵形,长约1.5厘米,宽2-5毫米,白色;雄蕊束弧曲上升,花药长圆形;子房狭长圆形,长1-1.2厘米,粗1-1.5毫米,胚珠数枚,2行排列于子房的下半部,花柱细,长0.5-1.1厘米,每边具1沟槽,柱头狭长方形,长约1毫米,宽约0.5毫米,顶端2裂,基部近箭形。果未见。花期4-6月1。

分布范围产我国北部(北至辽宁),河北、甘肃、四川、云南有分布,实则包括许多省区大多是栽培,生于海拔780-2800米的湿润草地和山坡。日本、朝鲜、俄罗斯有分布1。

主要价值全草入药,有镇痛、解痉、利尿、调经、散血、和血、除风、消疮毒等功效。庭园栽培供观赏1。

繁殖方式荷包牡丹的繁殖以分株为主,可于3月初当新芽刚开始萌动时进行,也可在秋季10月份进行。分株时将地下部分挖出,如盆栽的也可倒盆,除去宿土,清除老腐根,按根颈自然段顺势分开。为使翌年能开花,分出的植株一般要带2~3个芽和一部分根系,分株时当心碰伤根颈和芽眼。由于荷包牡丹的根颈脆嫩,易折断,所以在分株前应放在通风处,待萎软时进行。

荷包牡丹也可利用断根进行根插,但需培育两年才能开花,还可在开花期剪取嫩枝进行扦插繁殖。荷包牡丹宜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壤土,并有充分的阳光,避免强烈大风处栽种,特别要避免太阳西晒。一般种植时挖穴深20~25cm,施入发酵的基肥与土拌和,使根茎舒展,加土密接,并覆土45cm,浇足水即可。 如果要选择大盆或缸种植,上盆时盆底用碎盆片或瓦片垫好,加一层粗粒土,如能加一些敲成碎粒状的木炭则更好,有利于排水和防止病菌侵入,然后覆上一层培养土,将植株放入盆中,边加培养,边轻轻摇动盆钵,荷包牡丹最后加土至盆口八分满,根芽低于表土2~3cm,浇灌清水,一次不足可分两次,浇透为止,并置于阳光充足处2。

养护方法:荷包牡丹系肉质根,稍耐早,怕积水,因此受根据天气、上壤墒情和植株的生长情况等因禁适量浇水,坚持“不干不浇,见下即浇,浇必浇透,不可渍水”的原则。春、秋季和夏初生长期的晴天。每日或隔日浇1次水,明天30天浇1次水。经常保持土壤半干,对其生长有利;过湿易烂根,过干生长不良、叶黄。盛夏和冬季休眠期,盆土要相对干一些,微润即可。霜降前浇1次透水,有利于防寒。冬季浇封冻水后,覆盖稻草或树叶保温。

施肥:荷包牡丹喜肥,栽于寓含腐殖质的壤土中生长良好。地裁应选地势较高的地方,栽植前要深翮床土,并施入腐熟的有机肥;生长期可结合灌水进行追肥;生长期10-15天施一次稀薄的氮磷钾液肥,使其叶茂花繁;花蕾显色停止施肥,休眠期不施肥。

修剪:夏季高温,茎叶枯黄进入休眠期,可将枯枝剪去:为改善荷包牡丹的通风透光条件,使养分集中,敢、冬季落叶后,也要进行整形修剪,生长期剪去过密的枝条,如井生枝、受叉技、内向枝及病虫害枝等,使植株保持美丽的造型。

越冬:秋束冬初,将盆裁荷包牡丹埋人土中,纸条露出土外,上边用草或壅土加以覆盖保护越冬。也有的将花盆直接放八地窖中越冬。第2年春天去掉覆盖物,搬出窑外,放置通风向阳处,加强肥水管理,令其自然开花。也有的放在温室或塑料人棚内,根据节日需要促使其提前开花。而北方地区霜降后移入室内养护,室温只要保持在5℃以上即可越冬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