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白玉簪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形态特征

根茎
玉簪的根状茎粗厚,粗1.5-3厘米。

玉簪的叶卵状心形、卵形或卵圆形,长14-24厘米,宽8-16厘米,先端近渐尖,基部心形,具6-10对侧脉;叶柄长20-40厘米。

玉簪的花葶高40-80厘米,具几朵至十几朵花;花的外苞片卵形或披针形,长2.5-7厘米,宽1-1.5厘米;内苞片很小;花单生或2-3朵簇生,长10-13厘米,白色,芬香;花梗长约1厘米;雄蕊与花被近等长或略短,基部约15-20毫米贴生于花被管上。

玉簪的蒴果圆柱状,有三棱,长约6厘米,直径约1厘米。
玉簪的花果期8-10月。1

生长环境玉簪属典型的阴性植物,喜阴湿环境,受强光照射则叶片变黄,生长不良,喜肥沃、湿润的沙壤土,性极耐寒,我国大部分地区均能在露地越冬,地上部分经霜后枯萎,翌春宿萌发新芽。忌强烈日光暴晒。1

分布范围白玉簪原产我国, 是古老而名贵的观赏花卉2

玉簪原产中国和日本。我国各地均有栽培。玉簪性强健,耐寒冷,性喜阴湿环境,不耐强烈日光照射,要求土层深厚,排水良好且肥沃的砂质壤土。玉簪产四川(峨眉山至川东)、湖北,湖南、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和广东。生于海拔2200米以下的林下、草坡或岩石边。各地常见栽培,公园尤多,供观赏。1

主要价值玉簪叶色苍翠,夏天能开出美丽的花序,且有香味,宜成片种植于林下,是良好的观叶观花地被植物。
玉簪是较好的阴生植物,在园林中可用于树下作地被植物,或植于岩石园或建筑物北侧,也可盆栽观赏或作切花用。花期是6~9月。现代庭园,多配植地林下草地、岩石园或建筑物背面,正是“玉簪香好在,墙角几枝开”。也可三两成丛点缀于花境中。因花夜间开放,芳香浓郁,是夜花园中不可缺少的花卉。还可以盆栽布置室内及廊下。
玉簪叶娇莹,花苞似簪,色白如玉,清香宜人,是中国古典庭园中重要花卉之一。现代庭园,多培植于林下草地、岩石园或建筑物背面,正是“玉簪香好在,墙角几枝开”。也可三两成丛点缀于花园中。因花夜间开放,芳香浓郁,是夜花园中不可缺少的花卉,还可以盆栽布置室内及廊下。
成片种植玉簪花,更是发展旅游业的好项目。紫玉簪花七月上旬开花,盛花期约十天;白玉簪花八月礽开花,盛花期二十天。1

栽培技术栽植
每年春天上盆或栽植。盆养每年春天换1攻盆,地栽3年左右分栽次。新株栽植后放在遮荫处,待恢复生长后便可进行正常管理。盆土一般用腐殖、泥炭土或沙土。1
温度与光照
玉簪是较好的喜阴植物,露天栽植以不受阳光直射的遮荫处为好。室内盆裁可放在明
亮的室内观赏,不能放在有直射阳光的地方,否则叶片会出现严重的日灼病。秋末天气渐冷后,叶片逐渐枯黄。冬季入室,可在0-5℃的冷房内过冬,翌年春季再换盆、分株。露地栽培可稍加覆盖越冬。
1、在 34 ℃以上的生长环境中,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1)尽可能地加强空气对流,以利于它进行蒸腾作用,把体内的温度降下来;
(2)给叶面喷雾,每天2~4次:温度越高,相应地次数也要越多。温度较低的时候或阴雨天则少喷或不喷;
(3)把它周围的地面喷湿,这对降低它周围的环境温度是很有帮助的。
2、在 0 ℃以下的生长环境中,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1)把它搬到不低于 0 ℃ 的室内越冬;
(2)如果不能搬动,就需要用稻草把它包起来或用土把它埋起来;
(3)当温度进一步降低时,还要考虑用薄膜把它包起来,但要每隔两天就要在中午温度较高时把薄膜揭开让它透气。
3.浇水与施肥
生长期每7-10天施1次稀薄液肥。春季发芽期和开花前可施氮肥及少量磷肥作追肥,促进叶绿花茂。生长期雨量少的地区要经常浇水,疏松土壤,以利生长。冬季适当控制浇水,停止施肥。1
每月管理
1月:检查根状茎过冬情况,防止结冰覆盖等发生。
2月:播种繁殖可在温室内进行,采用盆播,播后覆土,浸盆法吸水并盖上玻璃,放庇荫处,保持湿润,约40天可出苗,第3年可以开花。
3月:结合松土在植株旁开沟施一次基肥。
4月:分株繁殖,2-3年可进行一次。挖起根状茎,抖去泥土,将2-3个芽切为一段,待切口晾干后再进行分栽,株距50厘米左右,深5-6厘米,栽前穴内要施适量基肥,栽后浇足水,上面再加遮荫。栽后当年即可开花。种植地要防止阳光直射。母株分株繁殖2-3年可进行一次。
5月:继续分株繁殖。中耕除草,浇水施肥,防止干旱发生,防止虫害。
6月:雨后注意及时排水。盆栽宜放庇荫处,忌太阳直晒,否则叶片会由绿变淡绿色,严重时变黄白色,边缘产生枯焦。
7月:开始开花,适施磷肥,以有利开花结实。
8月:继续开花,花谢后应及时剪掉枯黄的花葶,以免影响观叶及养分消耗。
9月:开花期结束,注意及时清除残花枯葶。
10月:秋季分株繁殖。果熟期,及时采收种子。晾干种子,在干燥冷凉处贮藏。
11月:分株繁殖。地上部逐渐枯萎,留下根状茎和休眠芽露地越冬。
12月:将地上部枯叶剪除,根部覆以细土,以防风寒。1

病虫害防治玉簪斑点病
主要为害叶片,且多从老叶上叶尖或叶缘开始发病。初呈不渍汰褪绿小斑点,后逐渐扩大成半圆形至不规则形成片大斑,大小5-20毫米,边缘青褐色,界限不太明显,中间呈灰白色,后期斑上密生黑色小粒点。严重时病斑汇合连片,导致叶片枯黄。影响产量和质量。一般在高温高湿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斑点病发病的适宜温度为22-28℃,相对湿度85%以上。但高温干旱而夜间结露的情况下,也易发病。此外,缺肥、缺水,或大水漫灌,生长不良等都容易发病。1

防****治方法

应注意.加强管理 施足肥料,培育壮苗,防雨遮荫,定植后适时浇水,防止大水漫灌。加强棚室通风,降低温度。及时清除病残体。发病初期,及时摘除病叶,然后立即喷药防治,可用1:0.5:200倍的波尔多液加0.1%硫磺粉,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或50%代森铵800-1000倍,每5-7天喷一次,共喷2~3次。1

繁殖分株繁殖
春季发芽前或秋季叶片枯黄后,将其挖出,去掉根际的土壤,根据要求用刀将地下茎切开,最好每丛有2-3块地下茎和尽量多的保留根系,栽在盆中。这样利于成活,不影响翌年开花。1
播种繁殖
秋季种子成熟后采集晾干,翌春3-4月播种。播种苗第一年幼苗生长缓慢,要精心养护,第二年迅速生长,第三年便开始开花,种植穴内最好施足基肥。播种2~3年才能开花,家庭一般少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