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内部感觉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定义及介绍

内部感觉(internal sensation):刺激来自有机体内部,反映各内脏器官状况、身体平衡状态及自身状况的感觉。

其感受器为于人体内各内脏壁内、腹膜、胸膜、关节囊和前庭器官等处,把内脏、关节、肌肉、前庭器官等部位的活动及其变化等各种化学和物理性刺激,经传入神经传向中枢,从而引起饥、渴、饱、胀、恶心、痛、运动平衡等内部感觉。其中一类类似体表感觉,如痛、牵拉和胀等。另一类因与脑的边缘系统密切联系而常形成与情绪、觅食和性活动相关联的复合感觉,如饥、渴、性感觉等。内部感觉通常很不精确,有时很难分辨,有些甚至引不起主观的感觉。有助于调节内脏活动。

包括运动感觉、平衡感觉和内脏感觉。2

运动感觉运动感觉又称动觉,是对身体各部分的位置及相对运动进行反应的感觉。其感受器为肌梭、腱梭和关节小体,位于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中。当机体运动时,肌梭、腱梭和关节小体兴奋,冲动沿脊后索上传,经丘脑至中央皮层前回,产生动觉。

人在活动时,不断有冲动传至中央前回产生动觉。皮层对所有冲动进行分析综合,再下传冲动对肌肉进行控制调节。正是由于这样的过程,人的活动才能动作协调,精密准确,完成复杂的动作。

动觉常常是和其它感觉联合行动的,其它的感觉器官如眼等都离不开运动器官的配合。特别是触觉,经常和动觉一起发生,形成触摸觉。在昏暗的地方,人们常会伸出手摸索前进,以触摸觉补偿视觉。

语言动觉是一种很重要的动觉。大量动觉感受器分布在舌和嘴唇上,以帮助完成大量而又精细的的言语运动。如果没有唇、舌、声带的精确的运动,就不可能想象人的言语活动。

平衡感觉平衡感觉又称静觉,是对人体作直线的加速或减速运动或作旋转运动进行反映的感觉。平衡觉的感受器是位于内耳的半规管和前庭。半规管反映人的旋转运动,前庭反映人的直线加速或减速运动。前庭与小脑关系密切,对保持身体平衡有重要作用。

前庭感受性高的人易产生眩晕。但平衡觉常常与视觉、内脏感觉有联系,经过练习可以改变前庭器官的感受性。对于从事航海或航空工作的人需进行这方面的检查,以便发现个体前庭感受性特点,通过练习去适应工作条件。

内脏感觉内脏感觉又称机体觉,是对机体饥、渴、痛、温等状态的感觉。其感受器位于脏器壁上。它们将内脏的活动及变化信息传入中枢。

当人体各内部器官工作正常时,各种感觉便融合形成所谓人的自我感觉。一般情况下,内部感受器的冲动传至大脑皮层,即被外部感受器的冲动掩蔽了,没有能够在言语系统中得以反映。只有当内部器官受到特别强烈的刺激,内部感受器发放的冲动很强,机体觉才变得鲜明,处于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