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S-300地空导弹系统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研发背景

20世纪60年代,由于美国开始规划由巡航导弹、轰炸机低空突防和战区弹道导弹组成的三维一体空中打击组合。苏联国土防空作战面临的威胁,从敌机高空超音速突防,逐渐向低空、超低空超音速突防与巡航导弹攻击转变,萨姆-2(S-75)和萨姆-5防空导弹(S-200)已经无法满足苏联国土防空的需要,苏联军方决定研制一种性能更加先进的新型防空系统以取代它们,为此要求这套地对空导弹系统具有全空域作战能力、更好的机动性以提高生存能力与隐蔽性、更强的电子对抗能力。这就是S-300的雏形。2

研发历史早在1963-1964年,面对美国巡航导弹和战区弹道导弹的双重威胁,苏联陆军火箭炮兵总部下属的第三研究就首次完成了陆军防空体系的系统总体论证报告。报告认为,地空导弹是对付弹道导弹的有效手段,但必须研制反战术弹道导弹与反巡航导弹通用、反导弹与反飞机通用的野战地空导弹武器系统。这是对过去反飞机专用型地空导弹传统概念的重大挑战。

在1965年,苏联科技委员会与陆军火箭炮兵总部的第三研究所一共制定了“反战术弹道导弹与反巡航导弹通用、反导弹与反飞机通用地空导弹武器系统”战术技术研制任务书。

从1967年开始,苏联政府于1967年正式批准开始新一代地对空导弹研制。前苏联部长会议直接负责新地空导弹系统的研制工作。

于1968年,在一些部门的支持下,苏联国土防空司令部提出研制一种三军通用的反飞机多通道新型防空导弹系统,称为S-500S,只用于反飞机。金刚石设计局与苏联国土防空司令部关系良好,经当时技术论证,难以实现拦截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防空系统。故希望该系统仅为三军通用的反飞机多通道防空系统。其立场确实有一定道理,兼顾反导在六十年代确实挑战了技术极限。

国土防空司令部的“S-500S”提案得到苏联国家军事工业综合系统领导的支持。但陆军火箭炮兵总部表示反对,坚持新型系统必须同时也具备战区反导能力。苏联国家军事工业综合系统领导做出了一个折衷方案,以通用化原则为前提来研制三军通用的防空导弹系统,并命名为S-300系统。国土防空军使用的称为S-300P,陆军使用的称为S-300V,海军使用的称为S-300F。至此,S-300面空导弹族系正式出台。(注:因为是不同设计局、研究所研制,三军通用化目的未能真正实现,只有指控站的搜索雷达等设备达到了约50%的通用性,但这种理念在20世纪60年代末还算是十分超前) 。3

型号S-300家族分三个系列,一是“金刚石”中央设计局研制的S-300P系列,该系列目前共有S-300P、S-300PM、S-300PMU、S-300PMU1、S-300PMU2“骄子”等多种型号;二是“安泰”设计局研制的S-300V系列,北约称为SA-12((萨姆-12),该系列目前有S-300V、S-300V1“安泰”-2500两种型号。三是S-300P的舰载防空版本S-300F。

在研制初期,S-300P系列以拦截低空喷气式进攻性空袭兵器为主,S-300V系列主要拦截战术弹道导弹。但在后续型号中S-300这两大系列地空导弹都已发展成为反巡航导弹、反战术弹道导弹、反飞机并举的多用途防空与反导系统。4

S-300F为S-300P的海军型,1984年服役,是世界上最早的舰载防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用于替换原有的舰载防空M-11风暴(高脚杯SA-N-3)系统,其出口型称为里夫Rif(俄语:Риф — 暗礁 reef)。有一种改进型S-300FM (北约代号SA-N-20),出口型号里夫-M。

S-300P系列原型S-300P于1970年开始研制,1977年装备苏军。其最新改进型S-300PMU2“骄子”于1992年服役,1998年公开亮相。俄军方称其性能优于美国的“爱国者”地空导弹系统。S-300PMU2系统由指挥中心、目标搜索雷达、制导站、48N6E2型导弹及4联装发射车等部分组成,能同时拦截6个目标,具有全天侯全空域作战能力。48N6E2型导弹采用惯性制导和主动雷达末端制导,弹长7.5米,弹径0.5米,起飞重量1800千克,最大射程200千米,最大飞行速度6马赫,采用破片杀伤战斗部,发射方式为垂直发射,可拦截速度3千米/秒、射程2500千米来袭的战术弹道导弹,最大拦截距离120千米,最大拦截高度30千米。据报道,该弹既能在某一距离引爆来袭导弹的弹头,也能引爆导弹燃料箱内的剩余燃料。因此,即使该弹本身的爆炸碎片没有直接击中目标,也能摧毁目标。

S-300P系列型号列表一览

|| ||

S-300V于1987年装备部队,该系统由指挥车、圆扫描雷达、扇面扫描雷达、多通道导弹制导站、9M83型导弹及4联装履带式发射车、9M82型导弹及2联装履带式发射车等部分组成,能同时拦截24个目标。导弹采用惯性制导和半主动雷达末端制导,发射方式为垂直发射,可拦截速度3千米/秒、射程1100千米来袭的战术弹道导弹,最大拦截距离40千米,最大拦截高度25千米。其最新改进型 S-300V1“安泰”-2500于1999年服役,该系统配用9M83M、9M82M型两种导弹,二者可分别对付距离较近和和较远目标,能同时拦截24个气动式目标(即飞机类),或者同时拦截16个速度3千米/秒、射程2500千米来袭的战术弹道导弹,最大拦截距离40千米,最大拦截高度35千米。

S-300V系列型号列表一览

|| ||

S-300F系列型号列表一览

|| ||

S-300系列所使用的导弹列表一览

|| ||

发展特点1.从总体上看S一300是世界上一种先进的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经过多次改进,形成了S一300地空导弹家族,性能有了很大的变化,有些性能已超过了美国的爱国者地空导弹系统。但是整个系统还是比较庞大、笨重,就其计算机技术和元器件的集成化程度等方面也不那么先进,落后于美国。

2.S一300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的发展证明了根据作战需求适时改进系统是一种花费少,效益高,“短、平、快”发展地空导弹的有效途径。

3.俄罗斯(含前苏联)发展S一300地空导弹的思路是,首先推出基本型,发现其地面机动性和杀伤空域适应不了现代战争的需要后,则进行第一次改进,研制出了车载自行式S一300PMU系统,提高了地面机动能力,射程增大到75千米。随着战术弹道导弹的发展和在实战中的使用,在S一300PMU的基础上又研制出S一300PMUI,扩大了对空气动力目标的杀伤范围,对战术弹道导弹的射程达40千米。为了对付战区弹道导弹和空中预警机及电子干扰飞机,又推出了S-300PMU2系统,对空气动力目标的射程增大到200千米,并能引爆战术弹道导弹弹头。S一300地空导弹的发展和改进过程,代表了应用新技术成果改进现役兵器是提高其性能的重要途径,也充分说明空中威胁的发展变化牵引着地空导弹的发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