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DC-8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发展沿革发展概况

DC-8是美国道格拉斯研制的四发动机大型喷气式客机,1955年6月开始设计,1958年开始生产。DC-8于1972年停产,被更大的DC-10所取代。现时仅有的DC-8,多数都被改为货机。 DC-8是1950年代波音707的最大竞争对手。由于DC-8可运载的货物量较波音707稍多,仍有数十架更换引擎后的DC-8在使用,而波音707则在2000年左右停止了其商业运营3。

1955年6月开始设计。1958年5月30日首飞,1959年9月交付投入使用。DC-8是民航历史上第一代喷气式客机之一,动力装置采用喷气式发动机以及使用后掠式机翼。

DC-8是以波音公司的波音707为最大的竞争对手。最初,道格拉斯公司由于DC-7型客机的成功占据了同级别客机市场的主导地位,主要精力投入对DC-7的改进方面,对喷气式客机的研发落后于波音公司。但是,航空公司更青睐于波音公司设计的喷气式客机。在此情况下,道格拉斯公司也着手研制DC-8型喷气式客机。DC-8晚于波音707飞机投入运营,但DC-8客舱更宽大,并可以不经停地横跨大西洋飞行。泛美航空公司与波音公司和道格拉斯公司协商,希望能成为首家运营这些喷气式客机的航空公司。泛美航空公司特别要求波音公司重新设计波音707原型机。当波音公司还在犹豫时,泛美航空公司已订购20架波音707和25架道格拉斯公司的DC-8。美国联合航空公司随后也向道格拉斯公司订购了30架DC-8。美国航空公司成为第三个订购DC-8主要的航空公司。最终波音公司根据市场的反馈重新设计了波音707,重新设计机翼和加宽机身,更换更强大的发动机,拥有更大的载客容量。

早期型DC-8生产了5种不同的型号,各型号几何尺寸、气动特点和主要系统基本相同,主要区别是选用不同的发动机:DC-8-10是国内航线型,1958年5月首次试飞,同年9月18日投入航线使用,载客量为176人;DC-8-20国内航线型,与-10型载客量相同;DC-8-30是远程型,燃油量加大,加强了机翼、后机身、尾翼和起落架,DC-8-40和DC-8-50也是远程型。-30、-40和-50载客量均为189人。

1965年研制发展了几种改变机体结构的DC-8-60系列客机:DC-8-61型客舱加长11.18米,载客量259人;DC-8-62型是超远程型;DC-8-63是改进气动外形的-62型;DC-8CF是远程客货混合型。

以上DC-8各型于1972年5月停产,共生产交付556架。

1976年根据用户的要求将DC-8CF改成全货运型DC-8F,可选用涡轮风扇发动机或涡轮喷气发动机,该型共生产25架。1

1979年,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道格拉斯公司并入麦克唐纳公司)又研制DC-8的新型号:DC-8-71,DC-8-72,DC-8-73,这3种型别为-61,-62,-63的改进型,可选用CFM56或JT3D涡轮风扇发动机,更换发动机后飞机燃油消耗以及噪音大大降低。DC-8-70系列共获110架订货,1987年全部交付完毕4。

衍生型号

DC-8-10

基本型。用于美国国内航线,航程5500公里(3055海里),使用普惠JT3C发动机。

首架DC-8-10型在1958年5月出厂,DC-8-10安装4台JT3C-6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单台推力60千牛。主要为美国本土市场需求研制,后来DC-8-10的改进型——DC-8-11型改良了机翼设计,后来研制的DC-8-12型在-11型基础上改进,重新设计机翼翼梢和额外设备。DC-8-10型载客量为176名,起飞总载重为123吨。DC-8-10型共生产了28架。

DC-8-20

DC-8-20型1958年11月首飞。装4台JT4A-3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单台推力70.28千牛。起飞总载重增加至125吨,DC-8-20型共生产34架。

DC-8-30

第一种洲际型,航程10000公里(5556海里),采用普惠JT4A/JT3D发动机。

DC-8-30型1959年2月首飞。DC-8洲际型客机。该型设计了三种不同型别,燃油容量增加了三分之一。 加强了机体结构和起落架。DC-8-31装4台JT4A-9涡轮喷气式发动机, 单台推力77.9千牛,起飞总载重为136吨。DC-8-32与-31型相似,起飞总载重升至140吨。DC-8-33改为JT4A-11涡轮喷气式发动机,并且在机体内部作一些额外修改,加强了起落架结构,起飞总载重提升至146吨。DC-8-30各型号总共生产了57架。

DC-8-40

DC-8-30型改进型,航程 10500公里(5670海里),采用劳斯莱斯康威发动机(Conway)。

DC-8-40型1959年7月23日首飞,DC-8远程型客机。机体上和-30型相似,发动机采用4台罗尔斯-罗伊斯Royce Conway.12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推力77.9千牛,比较-30型的发动机减少了噪声和烟雾排出。Royce Conway涡轮风扇发动机改善了燃油效率,但-40型的销售情况不佳。1961年又推出了安装4台普惠JT3D涡轮喷气式发动机的-40型。DC-8-41和DC-8-42起飞总重量分别升至136及140吨。DC-8-43型重新设计机翼,改进了尾翼设计,减少阻力。机翼改进也提高了航程(比-40型增加了8%)以及巡航速度(比-40型提升10浬,约19km/h)。DC-8-40各型号总共生产了32架。

DC-8-50

DC-8-50型1960年12月首飞,安装4台JT3D-1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推力75.69千牛。一部分早期的DC-8也改装成这个标准。-50的三种改型:DC-8-51、DC-8-52和DC-8-53。安装普惠JT3D-1(推力76.1kN) 或普惠JT3D-3B(80.6kN推力)发动机。DC-8-50三型的起飞重量分别为126吨、138吨和142吨。1964年6月DC-8-53推出了货机型号,安装普惠JT3D-3B发动机,加强了飞机的结构和将起飞重量增加至147吨。DC-8-50各型共生产143架。

DC-8-60

大容量客运型,航程7600公里(4300海里),还是采用普惠JT4A/JT3D发动机。

DC-8-60系列装4台JT3D涡轮风扇发动机,单台推力84.5千牛。DC-8-61客舱加长11.18米,载客量259人。DC-8-61型1966年3月首飞。 DC-8-62是超远程型,-62型1966年8月首飞。DC-8-63在-62型的基础上改进气动外形,-63型1967年4月首飞。DC-8-63CF是远程客货混合型,1976年根据用户的要求又将DC-8CF改成全货运型DC-8F,可选用涡轮风扇发动机或涡轮喷气发动机。DC-8-60系列各型总共生产了262架。

DC-8-70

80年代DC-8停产后-60型的改进型,换装CFM56-2发动机,航程增大(11000公里/5800海里)。DC-8至1972年5月停产,因为麦道为了与波音竞争,研制出了道格拉斯DC-10,航程10000公里,载客量255人~380人。

DC-8-70系列装4台CFM56或JT3D涡扇发动机,单台推力100千牛。更换发动机后飞机燃油效率提高的同时噪音大大降低。

DC-8-71是DC-8-61更换发动机改进型,-71型1981年8月首飞。DC-8-72是DC-8-62更换发动机改进型,-72型1981年12月首飞。DC-8-73是DC-8-63更换发动机改进型,-73型1982年3月首飞。DC-8-70系列各型号总共生产了110架42。

结构特点

采用后掠式下单翼;

翼下吊挂4台普-惠JT3D或CFM56-2涡轮风扇发动机;

后掠式垂直尾翼和下置水平尾翼;

下巴位置有辅助进气口;

窄长机身2。

技术数据DC-8-32

长度 45.87m

翼展 43.41m

高度 13.21m

机翼面积 257.4平方米

空重 60,800kg

最大起飞重量 140,600kg

最大航速946km/h

最大商载航程 7,400km

(DC-8-60系列)

全长:48m

翼展:45.29m

全高:12.8m

机翼面积:272平方米

巡航速度:898km/h5

DC-8-60系列

全长:48m

翼展:45.29m

全高:12.8m

机翼面积:272平方米

巡航速度:898km/h5

DC-8-63

乘员:262人

机长:57.1米

翼展:45.2米

机高:12.9米

最大飞行速度:965千米每小时2

飞行事故1285号空难

飞箭航空1285号班机是一班国际包机,由麦道DC-8型客机执行。此航班载着256名军人及机组人员从埃及开罗国际机场起飞前往肯塔基州的坎贝尔堡,中间经停德国科隆及加拿大的纽芬兰岛。 1985年12月12日当天早上,1285号班机从加拿大起飞前往坎贝尔堡不久即失速坠毁,机上所有人罹难。  负责对此次空难进行调查的加拿大航空安全局(CASB)认为,事故很有可能是因为机翼前缘产生了大气结冰 ,从而使飞机出现出乎意料的阻力升高而升力降低的情况。 而一份少数派报告则指出事故可能是由于坠毁前机舱内不明原因的爆炸而导致的6。

2120号空难

尼日利亚航空2120号班机是一架在1991年7月11日坠毁在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国际机场的道格拉斯DC-8-61,机上所有261人全部罹难。空难的成因是充气不足的轮胎过热,随后起火。火势蔓延到货舱,令液压系统损坏和在飞机最终准备迫降时解体6。

DC-8与中国

中国大陆的航空公司没有使用DC-8系列飞机的历史,但上海宇航科普中心有1架DC-8-61公开展出。其实这架DC-8-61客机原属日本航空公司,注册号JA8048,曾往返于上海—东京的JL792次国际航班。1982年9月17日,在执行上海虹桥国际机场飞往东京成田机场的航班任务时,起飞后9分钟由于液压系统发生故障,飞机被迫返回虹桥机场作紧急降落,落地36跑道后冲出跑道,直到排水渠附近才停下,机头完全撞毁,飞机机体结构严重损坏。所幸机上113名乘客和机组人员除27人受伤外,无人死亡,飞机报废。1986年,在各有关单位的协助下,DC-8-61大型喷气式客机运到了上海宇航科普中心作为展品,供科普宣传之用1。

国际奥比斯组织(Project Orbis,ORBIS)是一个致力于为世界各国盲人和眼疾患者恢复光明的国际性慈善机构。这个组织的国际奥比斯眼科飞行医院是世界第一所飞机眼科医院。该院于1982年3月在美国休斯敦正式建立,它是由一架美国联合航空公司捐助的DC-8-21型飞机改装而成(注册号N8003U)。机舱内设有检查、手术、护理等各种设备,可施行手术又可从事示范教学,并可通过双向通信设备直接与示范医生进行问答。这架飞行医院1982年起多次来华,为中国几百名眼疾患者做了手术,使2000多名医生得到了技术培训,并进行了学术交流活动。由于DC-8过于老旧,其备件获得、保障维修越来越困难,且空间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需求,后来奥比斯组织获得了1架DC-10型飞机来替换DC-8。1994年,奥比斯主席富特先生访华时将退役的DC-8眼科专用飞机(注册号N220RB)赠送给中国。目前该机在中国航空博物馆展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