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测试
1938年2月8日,Amiot370在驾驶莫里斯·罗西少校(MajorMauriceRossi)和领航M·维格鲁(M.Vigroux)两人的操纵下於2,000公里闭合航线上分别在无载重,载重500公斤(1,102磅),1,000公斤(2,205磅)和2,000公斤(4,409磅)的不同情况下连破四项速度纪录,平均时速高达437公里/小时(272英里/小时)。1938年6月8日,该机在同一个机组的操纵下再次在5,000公里的闭合航线上刷新了自己创造的无载重及500公斤和1,000公斤载重情况下的速度纪录,平均时速401公里/小时。1939年8月15日至16日,罗西和新搭档M·埃蒙(M.Emont)又一次用Amiot370打破了直线飞行速度纪录,用33个小时完成了10,000公里(6,214英里)的航程,平均时速311公里/小时(193英里/小时)。1
型号Amiot 340Amiot 340 是和 Amiot 370 平行发展的一种高性能三座轰炸机,采用两台 920 匹马力的“土地神-罗纳”14P 型十四缸星型空冷引擎作为动力来源。第一架原型机在 1937 年12月6日于伊斯特尔做了首次试飞。早期的试飞都很顺利,完全证明了该机设计的合理以及与之相应的高性能。但由于 14P 引擎的可靠性不佳,导致了厂方不得不用同样功率的 14N01/02 发动机予以替换。更换引擎后的原型机(Amiot 340 No 01)从伊斯特尔飞到了巴黎附近的维拉库布莱(Villacoublay),由 CEMA 接手进行官方的性能测试。
在对原型机做了各项测试后,航空技术局的技术人员提议对飞机做一些修改,包括:增加第五名乘员,更换引擎罩的设计以减小飞行时的阻力等。就在阿米奥公司落实这些改良前,这架原型机被选中用于一次计划外的宣传飞行。德国空军技术部门的负责人恩斯特.乌戴特将军(Gen.Ernst Udet)邀请法国空军参谋总长约瑟夫·维耶曼将军(Gen.Joseph Vuillemin)访问德国,而后者决意借机用外形摩登的 Amiot 340 来展现法国空军的不凡实力。为了让德国人相信该机已经大量装备了法国空军,所有表明原型机身份的标志和编号被统统涂抹掉。1938 年 8 月 16 日,Amiot 340 从维拉库布莱直飞柏林(Berlin),平均时速达到了 440 公里/小时(273 英里/小时)。当访问在五天后结束时,该机又回到维拉库布莱继续其作为原型机的使命。1
Amiot 351根据航空技术局的要求,阿米奥公司为 Amiot 340 换装了两台 1,020 马力的土地神.罗纳 14N20/21 发动机,同时为了在机身内容纳第四名乘员而改用双垂尾布局取代原来的单垂尾设计。经过这一番改头换面后,该机被重新命名为 Amiot 351 No 01 并在 1939 年1月21 日作了处女航。1
Amiot 350生产型的 Amiot 350 与 Amiot 351 No 01 号原型机有诸多不同之处。比如说,翼展从 23 米(75 英尺 6 英寸)缩短到 22.8 米(74 英尺 10 英寸),翼面积则相应地从 67.5 平方米(727 平方英尺)减小到 67 平方米(721 平方英尺)。机身由独立制造的三个部分结合而成,长度从原型机的 14 米(45 英尺 11 英寸)增加到 14.5 米(47 英尺 7 英寸),4.5 米(14 英尺 9 英寸)的高度则保持不变。除了几何尺寸外,新飞机在外观上也有显著的不同。原型机上偏向机身左侧的座舱被延长并移到了机体的中心线上,而机翼内的六个燃料箱可以携带 2,798 升燃料(739 加仑)。防御武器包括机头和机腹的两挺 7.5 毫米 MAC 1934 型机枪以及一门安置在座舱尾段的依斯帕诺.西扎 HS404 20 毫米机炮。1
Amiot 354 B4Amiot 354 B4 轰炸机的翼展为 22.8 米(74 英尺 10 英寸),翼面积近 67 平方米(721 平方英尺)。全机长 14.5 米(47 英尺 7 英寸),高 4.5 米(14 英尺 9 英寸)。该机空重为 4,719 公斤(10,403 磅),满载时为 11,285 公斤(24,879 磅),动力为两台 1,060 匹马力的土地神.罗纳 14N48/49 星型气冷发动机。Amiot 354 在 4,000 米高度(13,123 英尺)的最大平飞速度为 480 公里/小时(298 英里/小时),升限达 10,000 米(32,808 英尺),航程 2,500 公里(1,553 英里)。
该机的弹舱内可容纳 1,250 公斤(2,756 磅)有效载荷,组合方式包括:两枚 500 公斤(1,102 磅)炸弹或六枚 200 公斤(441 磅)炸弹,也可以是十枚 100 公斤(220 磅)炸弹或二十枚 50 公斤(110 磅)炸弹,八十枚 10 公斤(22 磅)的杀伤弹亦是常见的挂载方案。
Amiot 354 的武装包括机头一挺备弹 500 发的 7.5 毫米 MAC 1934 型机枪,另一挺备弹 800 发的相同武器则布置在机腹处,以防备从后下方进攻的敌机。除此以外,在座舱后端还有一门备弹 120 发的依斯帕诺.西扎 HS404 20 毫米机炮。该机机组共四人,包括:驾驶,投弹手/领航员,腹部机枪手和背部炮手/无线电报务员。
为了试验1,200 马力的土地神.罗纳 14R2/3 增压发动机,阿米奥公司从生产线上抽出了第十二架,这便成了 Amiot 355 的原型机。该机在 1940 年 6 月被送到巴黎附近的布尔歇(Le Bourget)准备进行飞行测试。由于德国军队不断逼近,该机不得不飞往波城(Pau),并在克莱蒙费朗(Clermont-Ferrand)被封存。而 Amiot 356 No.01 则在 40 年 6 月初于维拉库布莱进行了首次试飞,后撤往图卢兹(Toulouse)并被封存。Amiot 357 是装备增压座舱的高空轰炸机,动力为两台 1,200 匹马力的依斯帕诺.西扎 12Z 型涡轮增压发动机,当德军在 1940 年 6 月 14 日占领布尔歇工厂时该机正接近完成。1
其它型号卡尔维和他的设计小组更改了引擎架的设计并简化了机体和尾段的设计,此举使得该机能配合几种不同的引擎,也更适合于投入大批量生产。Amiot 350 采用两台 920 匹马力的伊斯帕诺.絮扎(Hispano-Suiza)12Y29/29 十二缸液冷引擎,生产型的 Amiot 351 则使用两台 950 匹马力的“土地神-罗纳”14N38/39 十四缸气冷发动机,而 Amiot 352 则计划采用 1,100 马力的伊斯帕诺.絮扎 12Y50/51 型引擎。同时,计划中的还有装备 1,030 马力罗尔斯.罗伊斯“灰背隼”III 型发动机的 Amiot 353,采用 1,070 马力“土地神-罗纳”14N48/49 发动机的 Amiot 354,采用 1,030 马力“土地神-罗纳”14P 型引擎的 Amiot 355 以及装备 1,130 马力罗尔斯.罗伊斯“灰背隼”X型液冷发动机的 Amiot 356。1
性能数据(Amiot354)飞机参数翼展为22.8米(74英尺10英寸)
翼面积近67平方米(721平方英尺)
全机长14.5米(47英尺7英寸)
高4.5米(14英尺9英寸)
该机空重为4,719公斤(10,403磅)
满载时为11,285公斤(24,879磅)
动力为两台1,060匹马力的土地神.罗纳14N48/49星型气冷发动机
Amiot354在4,000米高度(13,123英尺)的最大平飞速度为480公里/小时(298英里/小时)
升限达10,000米(32,808英尺)
航程2,500公里(1,553英里)。2
武器装备该机的弹舱内可容纳1,250公斤(2,756磅)有效载荷,组合方式包括:两枚500公斤(1,102磅)炸弹或六枚200公斤(441磅)炸弹,也可以是十枚100公斤(220磅)炸弹或二十枚50公斤(110磅)炸弹,八十枚10公斤(22磅)的杀伤弹亦是常见的挂载方案。
Amiot354的武装包括机头一挺备弹500发的7.5毫米MAC1934型机枪,另一挺备弹800发的相同武器则布置在机腹处,以防备从后下方进攻的敌机。除此以外,在座舱后端还有一门备弹120发的依斯帕诺.西扎HS40420毫米机炮。该机机组共四人,包括:驾驶,投弹手/领航员,腹部机枪手和背部炮手/无线电报务员。2
服役情况1939 年 12 月 1 日,空军部又一次修改生产合同,要求阿米奥公司生产 880 架 350 系列轰炸机,其中包括:140 架 351,560 架 352,100 架 353,40 架 354 以及 40 架 356。如此庞大的需求明显超出了阿米奥公司的生产能力,所有这些型号最终都没能生产出足够的数量。1940 年 1 月,空军只收到了5 架阿米奥系列轰炸机,到 3 月 1 日也只拿到 17 架飞机而已,比预定的生产计划足足少了 80 架。更加不堪的是,由于供应问题,其中的十一架没有安装 20 毫米机炮,三挺 7.5 毫米“达纳(Darne)”机枪成了临时性的替换措施。直到第四十七架飞机出厂时,HS404 机炮的供应才恢复正常。1940 年 4 月 1 日,空军的装备清单中共有 21 架 Amiot 350 系列轰炸机;一个月后,这一数字上升到了 37 架飞机,而计划上的数字则是 285 架。虽然数量严重不足,空军还是决定让一部分部队开始换装新飞机。
1940 年春,好几个轰炸机大队开始用 Amiot 351/354 型替换手中的 MB.210 轰炸机。当年 4 月 7 日,驻蒙巴尔(Montbard)的 GB I/34 和 GB II/34 各接受了一架阿米奥轰炸机,而驻阿维尼翁-沙托布朗克(白城堡)(Avignon-Chǎteaublanc)的 GB I/21 和 GB II/21 也在 5 月 10 日收到了六架飞机。在这四个大队的基础上空军组建了第九轰炸机集群,不过第二十一中队始终没能装备足够数量的 Amiot 轰炸机,不得不保留了一些老式的 MB.210 用于夜间轰炸任务。空军部希望部队在完成换装工作后,第九集群所有的中队能马上就投入了战斗。
该机的第一次实战任务是在 1940 年 5 月 16/17 日夜间对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Masstricht)地区进行的一次强行侦察。随后,装备阿米奥轰炸机的两个联队全部集中到高歇堡(Ferte-Gaucher)进行训练并作一些零星的出击。德军的快速挺进导致第九轰炸机集群在 6 月 15 日带着所有幸存的飞机撤往贝尔热拉克(Bergerac)和阿让(Agen)两地的机场。
生产上的困难导致该机无法大量配备到部队手中。到法国在 6 月 22 日投降时为止,空军总共只接受了六十一架阿米奥 351/354 轰炸机。由于战况紧急,据信也有些飞机直接从工厂送到了部队手中而没有经过任何正式的官方手续。当德国人在 6 月 14 日占领工厂时,SNCAC 已经生产了八十至八十五架阿米奥轰炸机。
6 月 20 日,也就是法国投降前两天,四个大队共计三十七架 Amiot 351/354 在其飞行员的驾驶下越过地中海撤往北非的奥兰(Oran)。除了一架飞机在途中因故障而损失外,其他飞机均平安抵达。两天后,为了准备对意大利发起攻击(意大利在 6 月 11 日对法国宣战),第九轰炸机集群的飞机从奥兰移往杰尔达堡(Kalaa-Djerda)。然而,6 月 22 日法国政府向德国投降,使得预定的出击计划被取消。
到法国之战结束时,共有四十二架阿米奥轰炸机幸存。其中三十五架在北非(有两架撤到北非的飞机在训练中坠毁),法国本土只保留了七架飞机。
1941 年 4 月,德国占领军同意维希政府在法国南方和法属北非之间开辟一条航线。五架拆去了武装的阿米奥轰炸机(三架 Amiot 354,一架 Amiot 356 和一架 Amiot 370)在注册了民用编号后交给法航用于该航线。7 月 22 日,首次飞行由 Amiot 370(民用编号 F-AREU)执行,该机从马赛(Marseilles)附近的马里尼亚讷(Marignane)机场起飞后经由希腊雅典飞往北非的吉布提(Djibouti),全程长达 5,000 公里。而这条航线的营运直到德国在 1942 年 11 月占领法国全境才被迫终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