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蓝冠吸蜜鹦鹉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外形特征

蓝冠吸蜜鹦鹉体长19厘米,体重47-52克。是一种小型绿鹦鹉,脸颊绿色,顶冠蓝色,喉颏处和腹部有大块红色标号,鸟喙深黄色,眼睛黄色,蓝色或者紫色大腿。2

生活习性蓝冠吸蜜鹦鹉在原生地算是普遍的鸟类,但因为鼠类的掠食而数量下滑;主要栖息在林地、棕榈椰林、海岸区、山区、农耕区等有花树的地区,有迁徙的习性,经常会飞行往返各小岛间,有群居性,通常3至6只或一小群约12只左右聚集活动,但繁殖期时多成对在一起,动作迅速敏捷且活跃,声音尖锐,主要以花蜜、花粉与像芒果这种软性水果为食。3

分布范围

分布于美属萨摩亚,斐济,纽埃,萨摩亚,汤加,瓦利斯群岛和富图纳群岛。5

繁殖方式约于每年的6-8月开始繁殖期,主要以中空的腐朽枝干以及棕榈树洞为巢,一次约产1-2枚卵;人工饲养的数量很少,笼养鸟不太会吵,喜爱冲澡,最好不要在冬季引进饲养,对于环境卫生要求高,饲主应多加注意卫生以免发生疾病感染,刚饲养时较为敏感,对于温度、环境、食物需适应一段时间才会较稳定。

蓝冠吸蜜鹦鹉的笼养数量在国际间很不普遍,体型小,雌雄无明显外观上差异,亦无相近的亚种,只生存于一些小海岛上,野外数量有逐年下降的隐忧。人工繁殖的资料相当有限,可以群养繁殖,但成对繁殖的效果较好,繁殖期间可补充一些动物性蛋白质,繁殖期间的过度人为干扰可能会导致幼鸟遭亲鸟杀死情形,不要时常开翻巢箱,欲繁殖成功最好能必免所有非必要的打扰,一次约产2颗蛋,约于23天左右时孵化,幼鸟羽毛长成约7-8周。3

繁殖季节吸蜜鹦鹉一般2~3岁性成熟,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的季节性不明显,只要条件适宜,除换羽期外一年四季均可繁殖。雌鹦鹉在交配季节来临时,骨质钙储备会增加20%,为产蛋作准备,蛋壳是由母体中的钙质沉积而成6,在繁殖前如果不补充钙质,雌鹦鹉会患软骨症,产粗壳蛋或薄壳蛋。同时,鹦鹉在繁殖期能量消耗大,要特别注意各种饲料的质量,供给足够食物,增加维生素和饲料添加剂,可加入少量蜂蜜7。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冰危动物(LC)。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