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心率变异性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心率变异性(HRV)是反映自主神经系统活性和定量评估心脏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张力及其平衡性,从而判断其对心血管疾病的病情及预防,可能是预测心脏性猝死和心律失常性事件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致命性的心律失常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加、迷走神经的兴奋性减少有关,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量化可以通过心率变化的程度表现出来。心率变异(HRV)代表了这样一种量化标测,即通过测量连续正常R-R间期变化的变异性来反映心率变化程度、规律,从而用以判断其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HRV降低为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可降低室颤阈,属不利因素;HRV升高为副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提高室颤阈,属保护因素。大多数人认为SDNN、SDANN、SDNNIndex等时域指标小于50ms,为HRV显著减低,病死率大大增高。

心率变异性的产生心率变异性是指逐次心搏间期的微小差异,它产生于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窦房结的调制,使得心搏间期一般存在几十毫秒的差异和波动。

什么是心率变异性英文名:heart rate variability

缩写:HRV

心率变异性是指逐次心跳周期差异的变化情况,它含有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系统调节的信息。

心率变异性的大小实质上是反映神经体液因素对窦房结的调节作用,也就是反映自主神经系统交感神经活性与迷走神经活性及其平衡协调的关系。

在迷走神经活性增高或交感神经活性减低时,心率变异性增高,反之相反。

心率变异性分析方法分析主要分为:时域、频率和非线性分析。

常用指标及正常参考范围SDNN:全部窦性心搏RR间期(简称NN间期)的标准差。单位为ms 。

正常参考值:141±39,另一种标准值是141.7±29.2.

SDANN: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单位为ms 。

正常参考值130.9±28.3。

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

正常参考值39.0±15.0

PNN50:相邻NN之差>50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

正常参考值:16.7±12.3

临床应用的范围(1)、心脏性猝死(SCD)预测:由于HRV是反映自主神经张力的最敏感的指标,因此HRV降低是预测心脏性猝死最有价值的独立指标。

(2)、急性心肌梗塞后患者危险性评估: HRV的降低是预测急性心肌梗塞后患者发生心脏性猝死和恶性心律失常危险的重要独立指标。一般建议在梗塞后一周开始进行HRV的检测。HRV在梗塞后立即降低,并在几周内开始恢复(2周后逐渐回升),大约6-12个月恢复正常。因此,多次测定HRV可能比单次测定价值更大。梗塞后HRV恢复的快慢对以后死亡的危险性也有预测价值。

(3)、对糖尿病患者自主神经系统损伤的评估:糖尿病患者不论病情轻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HRV是判断糖尿病患者是否伴有自主神经系统损害最准确,最敏感的指标。

(4)、心力衰竭(CHF)患者危险性评估。

(5)、其它临床应用范围:心绞痛、高血压、心肌病、非缺心脏病所致的慢性严重二尖瓣返流、二尖瓣脱垂、心律失常、血管迷走性晕厥等。
(6)、心率变异性生物反馈疗法对于不孕人群受孕几率提高、怀孕人群孕期焦虑症改善、产后人群产后抑郁症情况缓解,起到很好的作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