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蜂子,中药名。为莎草科飘拂草属植物结状飘拂草Fimbristylis rigidula Nees的根。植物结状飘拂草,分布于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广东等地。具有润肺止咳,补虚之功效。主治肺痨久咳,盗汗,体虚头晕。
入药部位根。
性味味甘,性微寒。
归经入肺经。
功效润肺止咳,补虚。
主治肺痨久咳,盗汗,体虚头晕。
相关配伍1、治痨伤盗汗,毛蜂子15g。煨水服。(《贵州草药》)
2、治久咳,毛蜂子9-15g。煨水服。(《贵州草药》)
3、治虚弱头晕,毛蜂子15g。炖肉吃。(《贵州草药》)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炮制采集加工:春、夏季采收,洗净,晒干。
形态特征结壮飘拂草,别名硬飘拂草、茅草箭《贵州草药》,水姜苞、姜苞草(贵州),野韭菜(江苏)。多年生草本,高20-50cm。根茎粗壮,木质,近横生。秆疏丛生,扁圆柱形,基部粗大,有残存老叶鞘。叶短于秆,宽2-3mm,灰绿色,两面疏生柔毛。叶状苞片3-5,常短于花序,背面和边缘疏生柔毛。聚伞花序复出,少有简单的;小穗卵形或椭圆形,长5-10mm,宽约4mm,有多数花;鳞片卵形或宽卵形,长约4mm,先端有短尖,红褐色,背面脉多数;雄蕊3,花药线形;花柱短,有缘毛,基部稍膨大,柱头2。小坚果宽椭圆形,长1.2-l.5mm,表面具细小的六角形网纹,熟时粉白色。花、果期4-6月。
生长环境生于山坡、路旁、草地、荒地或林下。分布于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广东等地。
相关论述1、《贵州草药》:“滋阴润燥,补虚益损。”
2、《全国中草药汇编》:“主治肺痨,盗汗,久咳,虚弱头晕。”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