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柴胡,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根。银柴胡多年生草本,生于干燥摹及山坡石缝中,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宁夏等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部分地区有栽培。
简介基本信息:药材名:银柴胡;**英文名:**Starwort Root.**拉丁名:**Radix Stellariae.
**别名:**银胡,山菜根,山马踏菜根,牛肚根,沙参儿,白根子,土参,丝石竹,霞草,欧石头花,山蚂蚱,锥花丝石竹,线形瞿麦,圆叶丝石竹,蝇子草,鹤草,旱麦瓶草,黄柴胡,铁柴胡。
名称考证:银胡(《本草求真》)、山菜根、山马踏菜根(《山东中药》)、牛肚根、沙参儿、白根子、土参(《中药志》)。
秋季采挖根部,除去茎叶,洗净,晒干。银柴胡根呈类圆柱形,长15至40厘米,直径1至2.5厘米,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纵皱纹明显,向下渐成左扭曲状,疏具细根痕孔凹陷,习称“砂眼”。顶端根头部略膨大,有疣状突起的茎痕及不育芽苞,习称“珍珠盘”。质脆,易折断,断面有裂隙,皮部甚薄,木部有黄、白相间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淡,略甘。以根条细长,表面黄白色而显光泽,顶端有“珍珠盘”,质细润者为佳。
分类学中文名称银柴胡;拉丁文名Radix Stellariae。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中央种子目;石竹科;繁缕属;银柴胡种。
药用价值同属植物药材:
①丝石竹(又名:霞草、欧石头花、山蚂蚱)。
②锥花丝石竹(又名:线形瞿麦、圆叶丝石竹)
③蝇子草(又名:鹤草)
④旱麦瓶草:商品又称黄柴胡、铁柴胡。
**科目来源:**双子叶植物药石竹科植物。
**采集:**秋季采挖,除去茎、叶及须根,洗净,晒干。
**药用部位:**银柴胡的根。
性味:甘苦,凉
①《本经逢原》:“甘,微寒,无毒。”
②《医林纂要》:“苦,寒。”
③《陕西中草药》:“味甘微苦,性凉。”
归经:入肝、胃经。
①《本经逢原》:“行足阳明、少阴。”
②《本草便读》:“入肝、胆。”
**功效分类:**清热药,清虚热药
**功效主治:**清热凉血。治虚劳骨蒸,阴虚久疟,小儿瘠热羸瘦。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
用药忌宜
外感风寒及血虚无热者忌服。
用药配伍
配胡黄连,除虚热;配鳖甲,清退虚热;配南薄荷,辛散风温;配青蒿,善清热透络。
炮制方法
银柴胡:拣去杂质,去芦,用水洗净,稍浸泡捞出,润透,切片,晒干。鳖血银柴胡:取银柴胡片,置大盆内,淋人用温水少许稀释的鳖血,拌匀,闷润,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取出,放凉。(每银柴胡100斤,用活鳖200个取血)
①丝石竹,产于山东、山西等地。
②锥花丝石竹,产于山西、甘肃、新疆等地。
③灯心草蚤缀,产于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河北等地。
④旱麦瓶草,产于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黑龙江等地。
⑤蝇子草,产于甘肃、陕西等地。
生态环境:野生银柴胡多生于海拔1200米左右的荒漠草原地带,或灌丛及天然林地。悬岩的石缝或碎石中。伴生植物主要为沙蒿、黄花铁线莲、麻黄、甘草、酸枣、杠柳、冰草、摩松草、羊草等。土壤多为土层深厚,质地疏松,透水性好的砂质壤上。
生物学特性:银柴胡喜温暖、冷凉气候,具有耐旱、耐寒、喜光、忌水渍的特性。要求年平均气温7.9—8.8℃,极端最高气温37.7℃,极端最低气温-30.3℃,年降水量178—254毫米,无霜期153—205天。
种子在温度9℃,水分充足的条件下,10天发芽率达83%。出苗、返青期4月上、中旬,花期6—8月,果期8—9月,植株枯萎及种子成熟期9月下旬。
药材鉴别药材性状
该品呈类圆柱形,偶有分枝,长15~40cm,直径0.5~2.5cm。表面浅棕黄色至浅棕色,有扭曲的纵皱纹及支根痕,多具孔穴状或盘状凹陷,习称“砂眼”,从砂眼处折断可见棕色裂隙中有细砂散出,根头部略膨大,有密集的呈疣状突起的芽苞、茎或根茎的残基,习称“珍珠盘”。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较疏松,有裂隙,皮部甚薄,木部有黄、白色相间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甘。栽培品有分枝,下部多扭曲,直径0.3~1.2cm。表面浅棕黄色或浅黄棕色,纵皱纹细腻明显,细支根痕多呈点状凹陷。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几无砂眼。折断面质地较紧密,几无裂隙,略显粉性,木部放射状纹理不甚明显。味微甜。
银柴胡为中国常用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该品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的燥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收载。银柴胡之名始见明《本草纲目》,作为柴胡的伪充品记载。银柴胡性寒,味微甘,归肝、胃经。有清虚热,除疳热的作用。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小儿疳热等。
性状鉴别
根呈类圆柱形,长15-40cm,直径1-2.5cm,支根多已碎断。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花,纵皱纹。明显,向下渐吴向左扭曲状,疏具孔状凹陷(细根痕),习称“沙眼”。顶端根头部略膨大,密集灰棕黄色、疣状突起的茎痕及不育芽胞,习称“珍珠盘”。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有裂隙;皮部甚薄,木部有黄、白色相间的放射状纹理(射线与木质部束相间而致)。气微,味淡、略甘。以根条细长、表面黄白色并显光泽、顶端有“珍珠盘”。质细润者为佳。
理化鉴别
取该品粉末1g。加无水乙醇10ml,浸渍15min,滤过。取滤液2ml,置紫外光灯(365nm)下观察,显亮蓝微紫色荧光。
药物应用鉴别
1、银柴胡,青蒿均为凉血除蒸之品,然青蒿辛香透骨,可使温邪由阴分透达致阳分,故温邪伤营,夜热早凉,用之为宜。且能清热解暑热,疗疟疾寒热,为一味退热之佳品;而银柴胡无清透之力,但能除小儿疳热。
2、银柴胡与柴胡,名称相似且均有退热之功。然银柴胡能清虚热,除疳热,尤善治疗阴虚发热、小儿疳热;而柴胡能发表退热,善治外感发热、邪在少阳之往来寒热。
显微鉴别
木栓细胞数列至10余列,扁长方形或类方形,棕黄色。皮层窄,为4-8列切向延长的薄壁细胞;韧皮部筛管群明显;形成层成环;木质部以达,导管略作放射状排列,木射线宽至10余列细胞。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尤以射线细胞中为多,尚可见草酸钙簇晶及细小油滴状物。
粉末特征:黄白色。
1、草酸钙砂晶极多,散在或充塞了薄壁细胞中;晶体呈三角形、类方形、箭头形、楔形、菱形或不规(根)外则形,直径2-9(-18)μm。
2、草酸钙簇晶较多,散在或与砂晶聚集于薄壁细胞中,直径9-3μm。纹和具缘纹孔导管较多,直径9-134μm。
3、木栓细胞淡棕黄色,壁薄,微木化。
临床应用1、阴虚发热。该品甘寒益阴,清热凉血,退热而不苦泄,理阴而不升腾,为退虚热除骨蒸之常用药。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潮热盗汗,多与地骨皮、青蒿、鳖甲同用,如清骨散(《证治准绳》)。
2、疳积发热。该品能清虚热,消疳热,故用治小儿食滞或虫积所致的疳积发热,腹部膨大,口渴消瘦,毛发焦枯等症,常与胡黄连、鸡内金、使君子等药同用,以共奏消积杀虫,健脾疗疳之效;亦可与栀子、人参、薄荷等同用,如柴胡清肝汤(《证治准绳》)。
3、治疗骨蒸劳热: 银柴胡7.5克,胡黄连、秦艽、鳖甲(醋炙)、地骨皮、青蒿、知母各5克,甘草2.5克.水二钟,煎八分,食远服。(《证治准绳》清骨散)
4、银柴胡配伍鳖甲 银柴胡甘寒,清热凉血、退虚热、除骨蒸;鳖甲咸寒,滋阴潜阳、退热除蒸。二者合用,共奏养阴清热除蒸之功效,用于治疗阴虚发热、骨蒸、小儿疳积;或热病后期、余热未尽者。
文献论述《本草从新》:治虚劳肌热骨蒸,劳疟热从髓出,小儿五疳赢热。
《医林纂要》:坚肾水,乎相火。
《本草经疏》:治劳热骨蒸。
《本草备要》:治疳良。
《《本草求原》:清肺、胃、脾、肾热,兼能凉血。洽五脏虚损,肌肤劳热,骨蒸烦痛;湿痹拘挛。
《新疆中草药手册》:清热凉血。洽肺结核潮热。
《本经逢原》:银柴胡,其性味与石斛不甚相远。不独清热,兼能凉血。《和剂局方》治上下诸血龙脑鸡苏丸中用之。凡人虚劳方中,惟银州者为宜,若用北柴胡,升动虚阳、发热喘嗽,愈无宁字,可不辨而混用乎、按柴胡条下,《本经》推陈致新,明目益精,皆指银夏者而言。非北柴胡所能也。
《本草便读》:银柴胡,无解表之性。从来注《本草》者,皆言其能治小儿府热,大人痨热,大抵有入肝胆凉血之功。
《本草正义》:柴胡,古以银州产者为胜。宋之苏颂己有是说,陈承亦谓银夏者最良,然虽有其说,而尚未分用,故濒湖《纲目》仍未显为区别。今之二种分用者,盖即石顽提倡主力。而以今之功用言之,治虚热骨蒸,自有实效,断非北柴胡之升阳泄汗可比;然则古人谓柴胡为虚劳之药者,亦捐银柴胡言之也,赵恕轩《纲目拾遗》,谓热在骨髓,非银柴胡莫疗,用以治虚劳肌热骨蒸,劳疟热从髓出及小儿五疳赢热,盖退热而不苦泄,理阴而不升腾,固虚热之良药。苟劳怯而未至血液枯绝,以此清理虚火之烙的,再合之育阴补脾,尚可徐图挽救,非北柴胡之发泄者所可同日语也。
《本草正义》“柴胡……今之二种分用者,盖即石顽提倡之力.而以今之功用言之,亦指银柴胡言之也。赵恕轩《纲目拾遗》,谓热在骨髓,非银柴胡莫疗,用以治虚劳肌热骨蒸,劳疟热从髓出及小儿五疳羸热,盖退热而不苦泄,理阴而不升腾,固虚热之良药。苟劳怯而未至血液枯绝,以此清理虚火之燔灼,再合之育阴补脾,尚可徐图挽救,非北柴胡之发泄者所可同日语也。”
《本草便读》“银柴胡,无解表之性.从来注《本草》者,皆言其能治小儿疳热,大人痨热,大抵有入肝胆凉血之功。”
《本经逢原》“银柴胡,其性味与石斛不甚相远。不独清热,兼能凉血。《和剂局方》治上下诸血龙脑鸡苏丸中用之。凡入虚劳方中,惟银州者为宜,若用北柴胡,升动虚阳,发热喘嗽,愈无宁宇,可不辨而混用乎!”
药理作用抗菌,降低血清胆甾醇浓度,并可使主动脉类脂质含量降低;皂甙可作用于血浆脂蛋白,阻止胆甾醇的酯化及其在血管壁的沉积,也可以阻止胆甾醇从肠道吸收等。银柴胡可清虚热、除疳热,还有良好的抗菌作用,是生产传统中成药乌鸡白凤丸的主要原料。
同属植物太平洋丝石竹Gypsophila pacifica Kom. 内提取的三萜皂甙 Gypsozid,给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家兔灌服,可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能使胆固醇/脑磷脂系数降低。对于动脉硬化家兔所表现的兴奋、脱毛及肢体皮下类脂质增厚等症状均有改善。
药材鉴定银柴胡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① 丝石竹(又名:霞草、欧石头花、山蚂蚱)的根,呈略扁的长圆锥形,扭曲不直,长10~22厘米,直径0.7~4.5厘米。根头部常有分叉,有多数小形突起的茎痕。外皮大半已除去,未去净处,具棕白相间的花纹。质坚体重,不易折断,断面不平坦,有多数黄白色花纹交互排列成近似环状,一般为2~4层。气弱,味苦、麻舌,并有刺激性。产于山东、山西等地。
② 锥花丝石竹(又名:线形瞿麦、圆叶丝石竹)的根,呈圆柱形,外皮淡黄色,顶端有多数残茎痕迹。断面黄白色。味甘。产于山西、甘肃、新疆等地。
③灯心草蚤缀的根,略呈圆锥形,粗约2~4厘米,根头部有多数地上茎残基,近根头部有细横纹。表面灰棕色或淡棕色,栓皮剥落处呈黄色斑痕。断面黄白色,射线较窄。味苦。产于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河北等地。
④ 旱麦瓶草的根,呈圆柱状,粗约0.5~2厘米,表面黄褐色,有纵皱纹,根头有小疙瘩。断面类白色。味较淡。商品又称黄柴胡、铁柴胡。产于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黑龙江等地。
⑤ 蝇子草(又名:鹤草)的根,根部有时有分枝,粗约1~2厘米,根头有时带有地上茎残基,表面浅黄色,有纵纹,仔细观察,纵纹上布有稍突起之横纹。质坚硬,断面淡黄色,较平坦。味微甘、后涩。产于甘肃、陕西等地。该品的全草江苏称为脱力草。
古籍考证银柴胡出自《本草纲目》;
①《本草图经》:“柴胡,以银川者为胜。二月生苗,甚香,茎青紫,叶似竹叶而稍紧,亦有似斜蒿,亦有似麦门冬而短者;七月开黄花,生丹州结青子,与他处者不类。恨赤色,似前胡而强;芦头有赤毛如鼠尾,独窠长者好。二月、八月采根暴干。”
②《本草别说》:“柴胡唯银夏者最良。根如鼠尾,长一、二尺,香味甚佳。”
③《纲目》:“银川,即今延安府神木县,五原城是其废迹。所产柴胡,长尺余而微白且软,不易得也。近有一种根似桔。梗、沙参,白色而大,市人以伪充银柴胡,殊万气味,不可不辨。
④《百草镜》:“银柴胡出陕西宁夏镇。二月采叶,名芸蒿。长尺余微白,力弱于柴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