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肾两虚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因久病或年老体衰,气血亏虚,肾精不足,髓海失养或气损及阳所表现出来的腰膝酸软,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脉沉细一类病证。本病证见于痴呆及肾癌、膀胱癌等。
病因久病或年老体衰。
病机气血亏虚,肾精不足,髓海失养,故见表情呆滞,记忆减退;肾精不足,故见腰膝酸软;脾虚运化功能失司,故见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脉沉细为脾肾两虚之象。
辨证要点腰膝酸软,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补肾健脾。
常用中药熟地、枸杞子、山萸肉、党参、白术、茯苓、山药、大枣、肉苁蓉。
常见病证1.脾肾两虚证 肾癌、膀胱癌
临床表现 腰痛,腹胀,尿血,腰腹部肿块,纳差,呕恶,消瘦,气短乏力,便溏,畏寒肢冷,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 健脾益肾,软坚散结。
常用方剂 大补元煎加减。
常用中药 人参、山药、黄芪、熟地、杜仲、枸杞子、山茱萸、海藻、昆布。
2.脾肾两虚证 痴呆
临床表现 表情呆滞,沉默寡言,记忆减退,失认失算,口齿含糊,词不达意,伴腰膝酸软,肌肉萎缩,食少纳呆,气短懒言,口涎外溢,或四肢不温,腹痛喜按,鸡鸣泄泻,舌质淡白,舌体胖大,苔白,或舌红,苔少或无苔,脉沉细弱,双尺尤甚。
治法 补肾健脾,益气生精。
常用方剂 还少丹加减。
常用中药 熟地、枸杞子、山萸肉、肉苁蓉、巴戟天、小茴香、杜仲、怀牛膝、楮实子、人参、茯苓、山药、大枣、远志、五味子、石菖蒲。
预防调护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戒烟,保持心情愉快。既病之后,应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要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起居有节,调畅情志,宜进易于消化而富于营养的食物,禁食辛辣腌炸、海膻发物,适当参加锻炼。
转归预后预后一般较差。
12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李丽 - 中医副主任医师 - 北京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