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空穴是足少阳胆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别名颞颥,出自于《针灸甲乙经》,位于枕外隆凸的上缘外侧,头正中线旁开2.25寸,平脑户穴。现代常用于治疗癔病、癫痫、颈部软组织疾患等,平刺0.3~0.5寸。
功能作用祛风开窍。
治法寒则先泻后补或补之灸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
定位枕外隆凸的上缘外侧,头正中线旁开2.25寸,平脑户穴。
解剖在枕肌中;布有枕大神经,枕动、静脉,面神经耳后支。
主治1. 头痛,眩晕;
2. 颈项强痛;
3. 癫痫,惊悸。
操作平刺0.3~0.5寸。
临床运用现代常用于治疗癔病、癫痫、颈部软组织疾患等。
配伍配脑户、风池、昆仑主治后头痛。
相关论述《针灸甲乙经》:“脑风目瞑,头痛,风眩,目痛,脑空主之。”1
《类经图翼》:“治头痛不可忍,项强不得顾,目瞑鼻衄,耳聋。”2
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申荣_ - 博士 - 北京仁医堂(中国中医药科技开发交流中心所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