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科普中国]-大气改正

科学百科
原创
科学百科为用户提供权威科普内容,打造知识科普阵地
收藏

光在大气中的传播速度.随大气的温度和气压而变化。大气改正值是由大气温度、大气压力、海拔高度、空气湿度推算出来的。1

光电测距时测距仪发出之光束通过大气,测距仪在大气环绕的环境中完成了测距的任务,观测成果必然受到大气的影响。消除或肖0弱这种影响,就是大气改正的任务。大气改正包括有气象改正。第二速度改正和光径曲率改正。

大气改正的种类气象改正测距仪设计制造时,都有其大气参考点。如JCY-2激光测距仪以标准大气参考点确定折射率打,从而得出一整套相应的频率,测尺。BJC-1激光测距仪也是如此,以标准大气参考点确定测距计算的光速值299702478m/s。DI4L红外测距仪是以某一非标准大气状态为参考点,折射率为nR,用以确定测距仪的测尺频率及测尺长度。这就是说,测距仪若以设计的大气参考点之大气状况进行距离测量,其得之观测值必然与设计的参数相符合。但是,在实际上无法找到实际大气状况与设计的大气参考点相符合酌情况。也就是说,光电测距是在千变万化的大气状况中进行的。大气状态的气温,气压等因素不同,光的折射率也不同,那么测距仪所测的距离必然是不同的。

设测距仪原有大气参考点的折射率为刀。,则测距仪的测尺长u0有c真/2n0f(检相周期为2π)或c真/4n0f。(检相周期为π),由此测得的距离符合下式(式1-1)(以2π检相周期讨沦)

测距仪在任意大气状态下的折射率为n,相应的测尺长为u,由此测得距离符合下式(式1-2)

因为测距仪是以D0测得距离,故观测值D0加上气象状态不同于大气参考点的距离改正数才可能与实际距离D相等,即(式1-3)

上式中ΔD就是气象状态下不同于大气参考点的距离改正数,称为气象改正。这里用ΔD1p表示,即(式1-4)

现把式1-1,式1-2代入式1-4中,得

上式分母n≈1,用n=1表示分母,影响可以忽略,故上式为

该式表明光在大气中的折射率对所测距离的影响。

上式中n0表示测距仪设计时所选用大气参考点的折射率,n表示测距仪在一般大气状态下所存在的实际折射率,D0是以设计的测尺u0测得的距离。显然仅以气象改正的原理公式还不能达到气象改正的目的,在实际上应根据原理公式结合测距仪求出实雨气象改正公式来。

第二速度改正ΔDv所谓速度指的是光在大气中由折射率所决定的传播速度。气象改正,实际上是一种速度改正。测距时在测线的端点(测站,镜站)测定气象元素求得端点折射率,确定光的实际速度,以便使测得距离为实际值。不过,这一实际值是利用气象改正的方法实现的,这种改正又称为第一速变改正。

在大气中,大气的密度随高度而异,故折射率是变化的:在一般情况近地面大气密度大,离地面越高大气密度就越稀疏,这样折射率的变化将使测眶光束的路径呈弧形,如图1所示。由此可见,整条测线的折射率应是测线上各点折射率的积分平均值。而在实际无法测得各点折射率的情况,只是利用’端点(测站、镜站)测得的气象元素之平均值求取折射率,亦即端点折射率代替积分平均值。那么以端点折射率代替积分平均折射率必然存在不符合的情况,故必须对这种不符合的情况施加一改正数,这就是第二速度改正。改正的公式是

式中:K是大气折射系数;RA为测线方向AB的地球曲率半径,D是距离观测值。

光径曲率改正ΔDr上面提到测线呈弧形,这是由于光在大气中折射率不同引起的。设法把弧AB变成弦AB就是要对观测值施加改正数,即光径曲率改正ΔDr

把ΔDv与ΔDr相加,得

根据上式可知ΔDv+r的大小随D而异,见下表。

|| || K=0.13时的ΔDv+r值

由表可见,在K=0.13情况下,距离少于10km时,可不进行ΔDv,ΔDr改正。2

大气改正的设置设置大气改正有两种方法:

(1)测定温度和气压,大气改正值由仪器自动计算出。

(2)由人工计算大气改正值,并直接输入仪器。此项设置关机后被保留。3

本词条内容贡献者为:

张磊 - 副教授 - 西南大学